周明忠
【摘 要】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既然選擇了學習,那就必須做好,從前期的鋪墊到后期的拔高,都必須要有精力和計劃的投入。我們小學語文課堂的培養包括培養小學生對文字的熱愛,培養小學生對閱讀的熱愛,還有培養小學生對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方向的探知。
【關鍵詞】小學語文 興趣培養 漢字與文化 閱讀與思想感情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054
小學語文課堂充滿了生機和樂趣,小學是一個非常容易培養興趣的階段,可以說,這是至關重要的階段,只有自兒時的學習興趣培養好了,才會為日后少則十二年多則二十年的長途跋涉于學海做了充分地準備。語文作為基礎學科就是一開始就與學生接觸的學科,可以說語文是和學生關系最鐵的學科了。時間的久遠釀造了語文這一學科內涵的豐富和令人覺得神奇到難以推測的深邃。
尤其是思想感情的偏離和矯正,能讓我們真正零距離的和作者接觸,是讀者與作者在靈魂上的撞擊,在頭腦風暴中抨擊出思想升華的火花。為了夯實語文學科的三大主科之一的重要地位,我們就要努力改造小學語文課堂,努力培養小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一切教育都要從娃娃抓起。培養語文學習興趣也不例外。
一、小學語文的特點
小學是九年義務教育的開端。這個時期,是小學生們三觀的重要養成期。在這個時期,他們會有自己悄然變化的性格,悄然塑成的三觀,一切變化都在發生,默默的,靜靜的。正是一切變化都在發生,這個時候的學生們毫無防備,像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小天使,隨著周圍環境的變化而變化。這個時候的孩子們才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對于周圍的環境沒有好壞的區分,沒有自我的約束,沒有何為好何為壞的標準。就像剛剛熔化的鐵塊,塑形容易,毀滅也很容易。
記得有新聞報道過很多孩子,大多數為初中的孩子,學習壓力大而跳樓自殺,正是因為小學時期長期的壓抑的自卑心理使得孩子們郁郁寡歡,心里很是缺乏安全感,導致自尊心太強,太要面子,受不了一點打擊。都說語文課堂是最接近圣人的地方,這里有“溫故而后知新”的論語,有論義利之觀的孟子,有呼吁少年們“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一代梟雄岳飛。當然,語文課堂也是最接近世間險惡的地方。有祥林嫂的悲戚,有做著狼王夢并一生為之努力卻無果的紫嵐。如果說數理化是理性的交織融合,那么語文便是很多感性思維的揣摩和度量。在語文課堂上,善與惡并駕齊驅,沖擊著學生受家庭影響形成的三觀,為他們打開了另一片天地,任他們抓取自己喜歡的顏色,裝飾自己的大腦,完善自己的靈魂。
二、培養學生對文字的興趣
小學時期的孩子們剛剛擺脫了蹣跚學步牙牙學語的狀態,開始慢慢的有了自主學習能力。這世間的一切,在他們的眼中,充滿了未知的色彩和天真爛漫的想象。小孩子們對于漢字也是不規范不圓滿的把握。漢字是中華文化歷史悠久的見證,也是學習語文的基礎性工程。要大力培養孩子們對于漢字的認識和解讀。了解王羲之的蘭亭序是怎么樣創造了行書的又一輝煌,知道顏筋柳體等基本文學常識。教給她們橫平豎直左撇右捺。告訴他們做人可以做得像楷書那樣一絲不茍,也可以做得像隸書那樣圓滑而大氣,當然也可以如同草書那般放蕩不羈自在灑脫。練字不僅是掌握知識,更要懂得這一筆一劃之間透露的感情和思想。學習漢字不僅要會讀,還要努力明白這詞中的含義和源遠流長的故事。那么如何培養學生對漢字的興趣呢?那就要利用多媒體技術對中華上下五千年來所形成的各種字體進行展示,讓學生們在浩瀚的文字大海里遨游翩躚。
當然,有條件的學校更可以組織學生去博物館或者藝術館近距離的感受歷史的氣息,歷史的凝重。漢字是我們中華文化的血脈,雖說英語簡單,但是英語遠不如我們中華文化內涵豐富。我們的唐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恬靜,我們宋詞“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欣喜,還有元曲的《牡丹亭》,各自有各自的聲調,各自有各自的情感,并不是簡單的英文字母可以表達的繁雜意義。
三、培養學生對閱讀的喜愛
根據權威組織對全世界的閱讀數量的報道,我們中國的閱讀平均量低于日本的三分之一,低于韓國的二分之一,面對這樣的小國家,作為史書典籍最為豐富的我們來說,是否愧對我們的祖輩留下來的歷史文化?我們中國向來是文明人,以禮儀之邦聞名于世界。“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腹有詩書氣自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無不說明了讀書的重要性,“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語文最重要的就是寫作。而寫作需要有最基本的素材積累。而素材就是來源于我們平常所閱讀的書籍。閱讀對于語文學習來說至關重要。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呢?我覺得學校圖書室一定要大規模、合理的開放。另外,在教室里占一個墻角,放些名著,就可以滿足大多數學生的閱讀需求,既可以幫助學生打發無聊的時間,也可以增長學生的見識,打開他們的眼界。
四、增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俗話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的一篇文章放在不同的學生面前,就會有不同的思想感情的把握。例如魯迅先生的《少年閏土》,有人讀出了少年時代的天真無瑕,有人讀出了封建舊勢力的強大,也有人讀出了成年世界的滄桑,更有人讀出了時間的魔力。這里的每一種感情都是發自肺腑的感知,我們沒有方法去評判對與錯,在我看來他們都是對的,又都是片面的。而需要我們教師努力的就是幫助學生將這些想法全部感知并結合。方法很簡單,熟能生巧,有些方面,沒有技巧,多訓練就是唯一的捷徑。課堂上多提問不同的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比師生之間的溝通強得多。
五、結束語
小學是個錘煉品格的好階段,語文課堂是升華思想感情的好去處。小學語文課堂是打造一個人精神品格的思想聚焦地。我們理應抓住這個絕佳的打造中華好少年的機會,努力拼搏,在工作中創新教育方法。作為新時代的老師,作為在改革浪潮中踴躍前進的老師,要像浴火的鳳凰,脫繭的蝴蝶,自強不息,讓改革的清流洗刷自己陳舊的思想,帶來新生的氣息。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獨立則國獨立。何為少年,陽剛睿智,勇于擔當,敢于挑戰,無所畏懼,有所擔憂,這才是中華好少年。而我們教師,就是要用我們青春的熱血,去澆灌祖國的花朵,就是要用我們激昂的熱情,去推動祖國新的教育時代的到來,就是要用我們自強不息敢于奮斗的教師精神,去滋養新生的靈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