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琦
【摘 要】高校大學生在校園中進行學習和生活的時候,會不可避免地遇到環境適應、人際交往、職業規劃、情緒調適等方面的心理問題。因此,高校輔導員要著力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的提升,及時疏導大學生的相關心理問題,幫助大學生獲得更好地成長和發展。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大學生 心理問題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169
高校輔導員有著極為繁重的工作任務,需要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之中,從高校新生入校的初期就將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予以展開,幫助高校輔導員迅速的了解到學生心理素質方面的一些基本狀況,把高校新生中的一些心理問題高危人員單列出來,對這部分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深入分析,及時的對其施以有效地干預。換句話說,高校輔導員在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候,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了一大重要環節。
一、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表現
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是一個極為寬泛的概念,包括了學習和生活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大多數時候會在細節之處得以有效地體現,如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成績長期達不到預期、人際關系失衡、缺乏積極主動地交往意愿、難以適應校園的學習生活、抗壓和抗挫折能力不足、情緒常處于焦慮的狀態中等問題。這些問題在初期對大學生的影響或許并不明顯,但是等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時,往往會造成極為嚴重的后果,故高校輔導員需時時注意去觀察學生,以便及時的發現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異常情況,只要有上述的問題出現,那么輔導員就需要積極地予以應對,以便對學生的心理問題施以有效地干預。
二、高校輔導員應對心理問題大學生的基本對策
為了使大學生得到更好地成長和發展,高校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力度,在學生心理問題的萌芽伊始就進行有效地干預,做到早發現早預防、快疏導急干預,使學生可能出現或已經出現的心理危機事件得以快速的控制,降低心理危機事件對學生學習和生活造成的不良影響,促使大學生能夠成長得更為健康。
(一)預防為主
高校輔導員需認真對待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問題的預防之上,借助長期在第一線工作所積累起來的工作經驗對學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建立起一套健全的學生心理危機應對機制,只要學生一出現心理問題的苗頭,那么輔導員就可以快速的進行干預,真正的做到防患于未然,使得后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變得更為輕松容易。為此,高校要為學生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課程,讓學生通過較為系統的引導來懂得如何去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善待自己和他人,讓學生的自我意識得到進一步的增強,令學生能更為準確的去對自我進行把握,使學生能夠了解和察覺到自己心理的實時狀態,一旦出現問題就可以及時的向輔導員進行求助,從輔導員那里獲得有效地幫助和及時的干預。
(二)預警機制的建立
高校輔導員除了要狠抓落實學生心理問題的預防工作之外,還需要做好下一步的應對準備,為學生建立起一套較為完備的心理危機早起預警的相關機制,以便更為有效地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把控,盡最大可能的做到早發現、早評估、早治療,以此來使學生的心理危機問題在萌芽時就能被順利的解決。為此,高校輔導員要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引入分級預警機制,以宿舍為最基本的預警單位,再逐級向班級、院系和學習遞進。也就是說,當學生出現了異常的表現后,班級心理委員及時的向輔導員進行匯報,由輔導員來進行具體的協調,如有必要可向學生工作的分管領導進行報告并尋求進一步的幫助,以便為心理出現問題的學生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干預。
(三)干預的具體措施
高校輔導員只要發現學生的心理有所異常,最為必要的就是及時的予以干預。一般來講,要以學生人身安全的保證為主,盡可能的避免讓心理有問題的學生獨處,以免其有過激的傷害自身的行為;同時也要在其與他人的交際中格外的注意,避免其表現出傷害他人的危險舉動。隨后,輔導員要對學生的具體心理異常情況上報到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處,讓其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及時的評估,以便確定當施以何種程度的干預措施。另外,輔導員還要在第一時間和學生的家長進行聯系,將學生的實時情況反饋給家長,讓家長協同學校及時安排學生接受必要的醫學干預,讓學生在醫生的引導下進行更為全面深入的有效治療,盡量讓學生能夠順利的完成學業。
(四)跟蹤回訪
當學生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時,高校輔導員給予的干預具有一定的階段性特征,只是作用于學生心理問題出現或發生的階段之中,一旦問題解決,干預就會立即撤銷。因此,對于出現過心理問題,但已得以有效解決的學生,高效輔導員仍然需要對其進行密切的監護,動員該學生身邊的所有人員參與到監護工作之中,制定危機再次發生的防備預案,以免學生的心理狀況再次惡化。同時,輔導員還要和這些學生的家長長期保持密切的聯系,對學生的實時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以保證學生已經得到了真正的恢復。
三、高校輔導員在應對心理問題學生過程中的反思
高校輔導員的工作任務極為繁重,不光是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負責,還需要對學生學習和生活的諸多方面予以注意,可以說幾乎是要在工作中做到面面俱到,責任可謂是十分重大。因此,高效輔導員在工作之余不是抓緊時間去進行休息,而是要利用這些時間來進行充電,參加一些心理輔導方面的培訓,以求讓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得以有效增強,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好地去對學生的心理狀態進行把握,從而為心理問題學生提供更好地服務。
總而言之,高校輔導員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要做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引導者,讓大學生能夠更為重視心理健康的相關問題,令大學生開始積極主動地去對自己的心理健康進行合理的優化,使得大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高校的環境,從而心理問題也就得到了有效地預防或緩解,此時大學生才能夠處理好環境適應、人際交往、職業規劃、情緒調適等方面的心理問題,這樣大學生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宋偉偉.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方法探析[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2):80-81.
[2]王書會,楊子儀.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初探[J].教書育人,2007(9):52-53.
[3]遲桂榮.淺議高校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現狀及改進措施[J].新西部:理論版,2013(5):100-1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