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摘 要: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對于打好學生數學基礎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如何提高教學效果與水平就成為值得考慮的事情。本文就小學數學生態課堂教學中,“對話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實踐進行闡述,并根據教學實踐活動進行總結與思考,以便于對這種教學模式加以優化,進一步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各教育機構不斷進行著教學模式與方法的嘗試,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也逐漸引入了生態課堂的理念,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不斷凸顯,這個過程中,“對話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起到了改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作用。
一、“對話式教學”在小學數學生態課堂中的實踐
(一)自主學習,發現問題
“素質教育”及“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不僅僅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明確學生之間的不同性格與愛好,根據不同的個性設置不同的教學方法,這就需要教師充分認識并了解每一個學生,明確學生的學習問題及學習進度,并對癥下藥地制定學習計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引導學生發揮其主動性與自主性,幫助學生養成積極學習、主動學習的能力與習慣,引導學生發現學習問題,并主動就問題加以思考,并最終進行解決。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主動發現問題,并樂于深入思考。教師可以有效銜接不同階段的學習內容,并幫助學生充分掌握。例如,學生在學習到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課程中《多邊形的面積》內容時,教師通過有效引導,幫助學生將學習內容同三年級下冊課程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內容相結合,引導學生將多邊形分解成平行四邊形、梯形及三角形等,再計算其面積。
(二)情景教學,自主思考
小學數學生態課堂中,運用“對話式教學”模式,可以通過情景教學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數學學科與生活實踐有著密切的聯系,將學科內容同生活實踐相結合,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教師可以在完成常規的教學任務之后,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踐相融合,構建一個生活化的場景,將教學內容融入進入,并引導學生思考與解答。例如,在教授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課本中《上學時間》一課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思考日常的起床、早飯、午飯、晚飯、作業、休息時間等,啟發學生觀察生活與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課后練習,發散思維
數學科目的學習需要時常復習與練習,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與解題能力。數學學習中,應用合理的學習方法是保障學習效果與水平的重要方式,通常來說,教師會引導學生采用歸納式學習法來對數學規律加以總結,并充分掌握,運用這種方式來提高數學學習成績,就需要安排學生進行適當的課后練習,通過練習來提高數學知識的掌握水平,并從中發現學習規律。例如,教師在教授完除法之后,布置了一道習題“每個空瓶可以裝2.5千克水,老王要把25.5千克的水裝到這樣的瓶子里,至少需要多少個瓶子?”在這一習題中,主要是訓練學生對于除法的應用能力,但題目中隱含了無法整除的情況,經過計算之后,有25千克的水能夠被平均分裝到10個瓶子里,但還剩下0.5千克的水,同樣需要一個瓶子來裝,因而總共需要11個這樣的瓶子。學生在運算過程中,需要對適當的發散性思維來對題目陷阱加以考量。
二、“對話式教學”在小學數學生態課堂中的思考
(一)對教學目標加以明確
經過一系列嘗試與實踐,對于“對話式教學”在小學數學生態課堂中的應用,首先需要對教學目標加以明確。小學數學的教學,其根本目的不僅僅在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與應用水平,還要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從興趣出發,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與能力。因此,“對話式教學”需要建立更加親密的師生關系,學生尊敬并且愛戴教師,愿意聽教師的課堂授課,課堂的氛圍才會更加融洽與輕松。而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愿意將主動權與選擇權交給學生,學生才會更加有能動性、主動性與積極性。例如,在教授小學數學的“比較分數”課程內容時,就“先通分,再比較”的原理要求學生主動思考,并就學生的觀點予以點評,就其中觀點較好的同學予以贊賞及鼓勵,以此激發全體同學的積極性。
(二)對教學方式加以創新
“對話式教學”的應用需要在教學方法上面加以創新。例如,利用課堂游戲,將課程的內容融入到游戲當中,在游戲的過程中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幫助同學們理解并掌握知識。比如,在教授蘇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元、角、分》一課中,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模擬超市購物的過程,在模擬游戲過程中幫助同學理解人民幣的金額、用途及算法。
(三)充分發揮教師作用
“對話式教學”中,要求教師充分發揮其榜樣式的作用,教師在課堂中的表現,都會給學生以不一樣的觀感,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因而教師需要著重關注學生的情緒與反應,盡可能以親和幽默的方式進行授課,這就不僅僅是通過教師的微笑或語言能夠表達的,還需要身體力行地全方位展示自己的親和力。例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時常走到學生中間去,通過縮短與學生之間的空間距離來拉近心理距離。
三、結語
“對話式教學”在小學數學生態課堂中的應用,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尊重并承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通過對話、游戲、故事、情景演練等多種教學方式的創新,將教學內容融入進入,引領學生主動學習、思考,幫助學生學會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發散性的思維能力,才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龐義.對話式教學在小學數學生態課堂中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上),2016,(11):55.
[2]陳惠芳.問題導學:開展對話式教學的應然之道——以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3,(08):64-6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