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慧
摘要:新課標要求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新,做數學學習的主人。面對這一新的數學學習方式,我們教師要從根本上轉變觀念,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上動腦筋、下功夫,讓學生熱愛數學、探索數學,進而主動的去鉆研、理解、想象,使他們在濃厚的興趣中認識新知,掌握技巧。
關鍵詞:初中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個體在學習過程中一種主動而積極自覺的學習行為,它表現為學生在教育活動過程中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參與的精神與積極思考的行為。它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需要與興趣,能夠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深層次的體驗,能給學生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
一、調動學生的能動性
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就是讓學生想學、樂學。在傳統教學中,過于強調知識的傳授,傳授知識建立在對學生片面認識的基礎上,而學生只作為接受的主體,沒有形成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而新課程改革的教學是為了培養創新型的人才,從認知領域、情感領域、技能領域的培養,達到認知掌握目標、技能達成目標、心理發展目標。因此,從教師方面,培養健全學生人格的發展和積極向上價值觀的形成,培養學生自信心、責任感、合作意識、創新意識、求實態度和科學精神,給學生提供思考、探究和具體動手操作的題材,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接觸、了解、鉆研自己感興趣的數學問題,最大限度地滿足每一個學生的數學需要,最大限度地開啟每一個學生的智慧潛能。尊重自己已有的經驗,將豐富的現實情景引入課堂,鼓勵學生發展自己的解題策略,促進同伴間的合作與交流,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和學會生活,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內在魅力。從學生方面,自主學習是一種自律學習,一種主動學習,它走出強迫性學習的沼澤地,使學生的求知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得到實現,不斷獲得學習的成功,感受到成功的歡樂與幸福,從而變信心不足為充滿信心,從而想學、樂學,使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
二、培養學生的獨立性
獨立性相對于依賴性,在新課程理念中,學生的學習從應依賴走向獨立。自主學習的實質就是獨立性,獨立性是自主學習的靈魂。著名教學論專家江山野認為學生的“獨立性”有這么四層意思:第一是: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人,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這是教師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師只能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觀察、分析、思考,從而使他們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知識。第二是:每個學生都是獨立于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依教師的意志為轉移客觀存在。教師要想使學生接受自己的教導,首先就要把學生當作不依自己的意志轉移的客觀存在,當作具有獨立性的人來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學適應他們的情況、條件的要求和思想認識的發展規律。第三是:每個學生都有一種獨立的要求。他們在學校的整個過程也就是一個爭取獨立和日益獨立的過程。第四是:每個學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當強的獨立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要求我們教師充分發展自己的獨立性,正確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獨立性、充分發展自己的獨立性,從而有力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方法
自主學習必須以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策略作保障。面對既定的學習任務,如果學生缺少相應的問題解決策略,即使具有較強的學習動機,學習也不可能順利進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新。
(1)教學生學會質疑。亞里士多德講過:“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愛因斯坦也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一個明智的老師不但要把“釋疑”作為天職,在學生質疑的過程中發揮好主導作用,更要鼓勵學生大膽就學習上不懂的問題提問,以求最后弄懂。如何激發學生質疑的興趣,質疑的信心和培養學生質疑的能力至關重要。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啟發學生開闊思路,多思善想,質疑問難。學貴有疑,質疑是深入思考的結果,也是自主學習的表現。在具體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設置懸念,引起學生認知上的沖突,對所學知識表現出極大地關注,并發揮自主意識,在不斷地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新的感悟。
讓學生自己發現并提出問題,可以改變學生等待老師傳授知識的思維定勢,消除學生學習上的依賴心理,使學生由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變為一個主動探索者,充分挖掘學習的潛力和動力,喚起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盡管充分地讓孩子質疑問難給教師的課堂調控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但一個明智的教師應該明白,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他的每一次質疑,都閃爍著他思維的光芒,包含著他在學習的旅途上創新追求的努力,教師應正確誘導,及時調節,科學控制,練就“掌舵藝術”,在撲朔迷離的情況下,引導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乘風破浪,勇于創新,到達勝利的彼岸。
(2)教學生學會確定學習目標。學生要學會自主學習,確定學習目標是十分重要的。學習目標對于學習具有激勵和導向作用,但傳統教學的學習目標多數不是由學生自己提出來的,而是教師提出來的,所以往往不被學生認同。讓學生自己確定學習目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表現,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3)教學生學會自我評價。評價,尤其是自我評價是對自己的認識,也是對自己的反饋,它是自我調控的前提。自我評價不僅僅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表現,也是促進自主學習的動力。對此,教師必須給予積極的引導。
總之,教學過程是學生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是學生主體活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學”;創造條件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習活動,發揮學生自主能動性,使學生“能學”;要注意學生的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使學生“會學”;同時還要促使學生成功,使學生“還想學”。只有這樣,學生的自身素質才能得以提高,才能讓學生獲取主動的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