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有龍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是單純傳授體育技能,而要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體育課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課堂中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對體育有濃厚的興趣,不懈努力,持之以恒,將終身受益。
關鍵詞:體育教學;學生興趣;興趣培養(yǎng)
近幾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在體育教學中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常常除了與其固有的身體素質意外,是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體育成績好壞的主要因素。需要是人的思想活動的基本動力,要使學生產(chǎn)生體育的需要,就必須使學生有學習和從事體育的興趣,因此,加強學生對學校體育的興趣,也是當前學校體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就當前中學體育的現(xiàn)狀來講,增強學生對學校體育的興趣,應從這幾方面著手:
一、認真的組織教學,關注學生的興趣
通過全面系統(tǒng)的體育教學,使學生從生理和心理上具備參與和從事體育活動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體育的動機和興趣。體育興趣是認識和從事體育活動的一種傾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體育(或某一個項目)產(chǎn)生了興趣,表現(xiàn)出了一種求知欲望,這對體育教學是非常有利的,因此,體育興趣對學生學習體育具有積極作用。因此我們在上體育課的時候,應用各種手段來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但體育興趣與課的類型無關,我們知道,體育課一般分為引導課,新授課,復習課和考核課四種類型。新授課是學習的新教材,授課方式是以“練”為主,任何一項教材學生要掌握它都必須經(jīng)過泛化﹑分化﹑鞏固和自動化過程。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就要以其組織教學,根據(jù)學生動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方法來進行教學,課的類型只是體現(xiàn)了本節(jié)課的授課方式,并不能體現(xiàn)教材內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旦對某一教材發(fā)生了興趣,不管哪種類型課都是愿意學習的,都是有興趣的,因此,不管那些學習內容,都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其認認真真的學,并且認認真真的練,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不僅體育課要時時刻刻,千方百計的增加學生上課的興趣,并且作為學校體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學校體育運動會,更要激發(fā)學生們對它的興趣,鍛煉他們在賽場上的拼搏精神和不畏艱難的道德品質。
二、激發(fā)體育需要,喚醒學生的興趣
教學中興趣最重要,但于課的類型無關,那么興趣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我認為體育興趣的產(chǎn)生來源于需要,包括直接和間接的需要。所謂直接的體育需要是指學生被某項體育活動本身所吸引而想學習或參與的體育活動的過程。學生如果有了這種需要,就會對某項活動產(chǎn)生濃厚興趣,表現(xiàn)出極大的學習熱情。而間接的體育需要是指通過讓學生充分認識練習的意義,使學生對學習體育的效果感到需要。這種間接的需要并不完全是說服教育下產(chǎn)生的,它的產(chǎn)生離不開學生平時的努力,學生有了這種需要,同樣會產(chǎn)生體育興趣。比如中長跑課,又單調又累,大多數(shù)學生對此不感興趣,可是中長跑是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效手段,學生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以利于精力充沛的從事學習,情愿克服困難,進行中長跑鍛煉,這樣的體育需要就是一種見解的需要,因此說需要是學生產(chǎn)生體育興趣的基礎。
三、改革體育課教學內容,增加學生的興趣
體育課程的改革,必須圍繞終身體育這一中心目標進行,脫離了這一目標的改革只能治標而為能治本。體育教學的過程,既是一個認識的過程也是一個體能和技能的發(fā)展過程,對體育教育多方面功能的認識,必須指導著我們體育課的改革。
四、趣味性教學的有效途徑
激發(fā)學生上好體育課的積極性和興趣是趣味性教學的有效途徑。持續(xù)“激趣”是引起學生愉快體驗并逐漸形成統(tǒng)一興趣的重要條件,在趣味教學過程中特別要注意激趣因素的運用。
1.語言激趣
教學語言應具有藝術性的魅力和美學內涵。既要生動形象,又要富有啟發(fā)性,使枯燥的知識趣味化。語言要生動活潑、幽默形象、耐人尋味、富有情趣。幽默的語言可以打破沉悶的課堂氣氛,融洽師生感情,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笑聲中掌握知識,接受教育。
2.游戲激趣
眾所周知,幾乎所有的體育游戲都帶有集體性,特別是分隊游戲體現(xiàn)更為突出。如果在體育教學中恰當安排這樣的游戲,在游戲中每個同學為了集體勝利,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參與,相互幫助、相互配合、努力拼搏。在體育教學中,可根據(jù)教學目的和任務以及教學內容和學生生理、心理特點,設計、創(chuàng)造多種多樣的活動內容,使教學內容以游戲的形式出現(xiàn),這些游戲趣味性與技術性于一體,能吸引學生主動地投入到體育活動中去。
從實際出發(fā),不斷創(chuàng)新改革教法、學法、課堂組織結構。在終生體育教育理論的認識學習的基礎上,我們認為不妨將這一終身目標按照各個教學時期的特點化分為一個有序的,遞進的目標體系,在制定各個時期的工作目標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性別﹑生理﹑心理等相關的因素,在不斷增進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的同時著重考慮在現(xiàn)有的文化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加強體育文化教育和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使體育課堂教學充滿活力與激情。
參考文獻:
[1]呂彬;淺談初中體育的趣味性教學;中國校外教育;2015(06)
[2]印慶玲;淺談興趣在體育課中的重要性;才智;201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