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路
摘要:本篇文章論述了在體育教學中如何運用一些心理知識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得積極性,更好的上好一節體育課,為此,來膚淺的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激發興趣;調動積極性;心理暗示
前言:
體育鍛煉可以愉悅身心,緩解疲勞。適宜的體育運動可以使人體釋放內啡肽,該物質能使我們在進行體育活動后直接感受到愉快的心情,產生運動愉悅感,有助于調節情緒,振奮精神。而獲得運動愉悅感是堅持體育鍛煉的內在動力之一,長期堅持體育鍛煉,有助于身心健康發展。同時運動也是一種積極的休息方式,運動是,與運動有關的神經中樞興奮,其他神經中樞進入相對抑制狀態。這種抑制隨著運動中樞的興奮的加強,抑制的更深,從而使與文化學習有關的神經中樞得到很好的休息,起到了保護作用。學習后進行體育鍛煉,又可以增加氧氣和營養物質的供應,也有利于改善大腦的功能。
體育鍛煉還能展示能力,增強自信。在體育課中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育的過程是教與學的雙邊過程。在教學中讓學生活動,運用一些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研究的過程中,我發現心理活動規律的形成,能長久的讓學生喜歡體育運動,在加入一些科學的鍛煉方法,讓學生達到“三基”。
我們知道:任何技能的形成,都需要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因此,在教學中,不能只一味的讓學生模仿,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師掌握學生心理活動規律,啟發和培養他們的正確學習動機,學習興趣,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下面我根據自己的實踐,通過一些心理學規律,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興趣,上好體育課這個問題,談談自己膚淺的認識。
一、明確目的,正確認識動機:
動機
動機是激勵一個人去活動的心理原因,對學習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是積極性的核心。在體育活動中,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多樣的,但歸納起來,可分為直接動機和間接動機兩種,直接動機是與體育活動直接相聯系的動機,它是以自己直接感興趣的東西作為學習的對象。例如:在體育課上,一個有趣的游戲,能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競爭,學生們爭先恐后的完成游戲,即直接的學習動機。但是,這種動機是不會持久的,一旦在滿足了暫時的需要之后,就會消失。譬如:一個人在做一件事之前,都是信心滿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受到一些挫折時,這種積極性就會打消。
而間接動機是由自己的意志和社會的需要所產生的,是以達到一定的目的作為其學習動機的。例如:在學做操之處,我就強調,做任何事情一個人的態度,一定要放正心態,操是為自己做的,不是給老師領導看的,身體是自己的,健康是自己的,為了鍛煉我們的身體,動作不到位就會達不到鍛煉的目的,還不如不做,這樣有一些平時做事不認真,動作不到位的同學由于懂得了鍛煉身體的好處,懂得德、智、體三者的辯證關系,因此,他們能克服各種困難:如天氣寒冷、動作不到位、某節操不會做等,從而努力上好課,做好操。由此可見,間接動機對于一個學生學習體育的重要性,教師應注意這一方面的引導,不要忽略間接動機。
還有人認為“每天堅持鍛煉耽誤寶貴的學習時間,影響學習”,這時一種不科學的認識。事實上體育鍛煉不僅有利于人體骨骼、肌肉的生長,增強呼吸肌和心肌的力量,使胸廓運動幅度加大,血管壁彈性增大,從而改善心血管和呼吸機能。因此一定要重視對學生的間接動機的培養。
二、學生興趣與注意力的培養和運用
注意
注意是人的心理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心理過程是對事物的感覺、思維的反映。例如:在教課之初,老師的重點強調,語調的高昂,表情的生動,糾正的時候的方法,學生會特別注意,從而印象深刻。我在教學中就百用百靈,而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注意是認識事物的起點,在體育活動中,如果心不在焉或注意力不集中,便不能掌握好所學的內容,就會出現錯誤或傷害事故。
注意分被動與主動兩種,被動注意是屬于本能的,沒有自覺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去努力,它由條件刺激或個人愛好所產生。例如:有效的導入,多樣的道具,有趣的游戲,強調的口令;主動注意則由意志去指揮,帶有強制的意思,往往學生對某些事物并不感興趣,只是由于某種需要才去注意。
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方法
激勵法
激勵就是激發鼓勵,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過程。可從三個角度理解:從誘因和強化的觀點看,激勵就是將外部適當的刺激儲因)轉化為內部心理動力,從而強化(增強或減弱)人的行為過程;從內部狀態來看,激勵就是處于激活狀態的動機系統,推動行煌過程;從心理和行為過程為正氣,激勵主要指由一定的刺激激發人的動機,使人獲得內部動力,朝所期望的目標前進的心理和行為過程。其中未滿足的需要是激勵過程的起點,由此而引起個人生理和心理上激奮,導致個人從事滿足需要的某種目標行動。達到了目標,需要得到滿足,激勵過程即告完成。然后,新的需要發生,又引起新的激勵過程。邀勵分為物質和語言的。語言激勵就是表揚,因為表揚能滿足運動員較高層次的尊重需要。興趣是個人對事物所持的選擇態度,它是屬于感情和情緒的狀態,興趣是產生主義的源泉,二者關系密切,互為因果。
1.榜樣激勵法。榜樣激勵法就是以他人的規范標準的體育動作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心理行為教育的方法。榜樣的形象具體而真實,能激發起學生敬仰之情、效仿之心。榜樣的力量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給學生以示范和激勵。體育教學中學生們以自己的動作與優秀的同學作比較,并從中受到觸動,從而更好的完成體育動作。
⒉比賽激勵法。在比賽中,如果學生時常自我激勵,那么對自己是非常有利的。在日常教學中,老師花費大量時間訓練學生、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但卻很少考慮學生的心理因素。當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戰術意識達到高水平時,心理狀態就成為比賽成功的關鍵因素。但我們在設計比賽項目的時候,應該把體育精神與道德修養滲透其中,結合學困生的特點,使學生在比賽中不僅能夠得到身體的鍛煉,更能夠得到情操的陶冶和人格的升華。
總之,教師要善于靈活安排教材,采用多種教法和組織措施,把課上得生動活潑。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才能獲得滿意的教學效果。才能讓學生真正的喜愛運動,達到終身體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清玲,陳佩輝.區別對待,靈活多樣,激發興趣.體育師友(J)1993.3
[2]吳慶麟主編《教育心理學:獻給教師的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01月
[3]《體育與健康教師教學用書七年級》,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6
[4]《體育教學》05年第五期“學生的運動興趣重在激發、培養和引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