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玲捷
【摘要】即興舞蹈是幼兒自發性,自由的抒發內心情感和創造力的舞蹈表現形式,也具有即時性,并能從多方面的意識里發掘幼兒潛能的作用,使幼兒可以增強全身的協調性和感知度,讓幼兒發現自己肢體的美感以及成長中的快樂。本文主要探討幼兒即興舞蹈的啟蒙教育和今后的發展。
【關鍵詞】即興舞蹈 培養 教育和發展
一、即興舞蹈的表現形式與意義
(一)幼兒即興舞蹈的表現類型
幼兒舞蹈在當今社會,被作為幼兒早期教育發展的一種德智體美綜合性教學模式,幼兒即興舞蹈大多是由動作,情緒以及音樂節奏所構成的,而部分幼兒的即興舞蹈往往沒有音樂也可以完成創造性的表演,可見在幼兒內心或是潛意識中,都會有自身的節奏型和音樂想象力,這對幼兒即興舞蹈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因個體差異,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具有的想象力,創造力和音樂節奏的感知力都有所不同,因而即興舞蹈所能表現的年齡段也不相同,但是,即興舞蹈給幼兒帶來的愉悅和協調性培養是不可小覷的。有的孩子會隨著音樂節奏踏步,屈膝,彎腰,跑跳,拍手,點頭等;有的孩子會根據音樂的不同節奏來變化肢體動作,可以固定舞蹈造型;有的孩子則會用自己的各種表情來演繹屬于自己的即興舞蹈。這些都是幼兒即興舞蹈是的樂趣,漸漸的幼兒就會從“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中,形成自身舞蹈的創造力和理解力。
(二)即興舞蹈是幼兒舞蹈教育中的普遍性
很多家長和老師都會發現,只要給孩子放一些他們所熟悉的兒童歌曲,或是動畫片中的主題曲,孩子們都會不由自主的活動跳躍,全身的細胞都在雀躍,以至于家長認為孩子有舞蹈潛能,便將孩子送去各種培訓機構學習舞蹈,這時大部分的孩子都會情緒波動和不情愿,尤其是學齡前兒童,他們的專注力和理解力達不到學習舞蹈的基本水平,會造成課堂不集中,喊累喊苦等結果出現。可見,幼兒的即興舞蹈其實是個普遍行為。從幼兒心理學角度來看,4歲起,幼兒就開始發展自身的形象思維,舞蹈即是形象的,因此幼兒會通過即興舞蹈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所想。
(三)幼兒即興舞蹈的教育意義
即興舞蹈可以激發幼兒的創造力與想象力,以及團隊協調配合能力。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心理發育與身體發育都有所不同,但都會因為感受到某種樂趣時,依著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來進行即興舞蹈,久而久之,孩子的創新意識中會出現與他和協作的想法,有的孩子可能會找身邊最親近的人,譬如爸爸,媽媽,老師等,來配合自己一起進行即興舞蹈的表現。此時幼兒已經開始學會與他人協作配合來舞蹈,同時,也會出現更多的肢體接觸和造型,激起了孩子們形象思維。而教師的適時引導與配合,更能幫助孩子們體會舞蹈的魅力。
學前幼兒正處于身體的各個發育階段,好動愛玩是他們的天性,時常在游戲活動時玩的津津有味,不知疲憊,教師可在孩子大腦神經興奮的狀態下,進行即興舞蹈的滲透和融入,這樣生動的表現,讓幼兒在快樂中加深記憶,而不是強行記憶,使孩子身體與心理的情感表達相一致。或許幼兒即興舞蹈并不優美,但卻形象生動,有著各種身體結構與線條的表現,單純又可愛,體現了幼兒天真爛漫的舞蹈風格。教師的參與也會給孩子留下各種舞蹈動作的印象,讓幼兒的有意注意得到發展,無意注意得到提升,啟發他們感知音樂,感知美的情操。
二、幼兒即興舞蹈教育的發展
(一)以即興舞蹈激發幼兒了解肢體能動性為手段,發展美育。
即興舞蹈是學齡前兒童藝術教育的重要環節,以幼兒為本,注重孩子內心的成長與發展,尊重他們的創造力,更要符合現今素質教育的要求和選擇。現在的幼兒舞蹈教育尚未成熟,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大多的教育活動都是以動作的整齊劃一,機器式教學為主,這樣不但泯滅了幼兒對舞蹈塑造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更使得他們的情感抒發得不到正確的宣泄。在幼兒舞蹈的教育中,應本著每個幼兒都有與生俱來的舞蹈技能為基礎,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即興舞蹈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模式,讓幼兒體會肢體動作的美妙,發現肢體所有能動的特點,在表演中體會不同的感受,以便更好的發揮每個孩子的個性與藝術美感。
(二)在自由環境下進行幼兒的即興舞蹈發展
每個幼兒都處在身體機能的發育階段,不適宜過強過早的有大動作的訓練,這樣的強烈運動很容易給幼兒造成身體和心理的傷害,所以,對于幼兒舞蹈的教育,即興教育就成為了各個教育機構今后將要發展的方向。在幼兒舞蹈活動中,教師不必急于對孩子進行技術技能的訓練,更多的應該是對孩子進行“動作橫向水平”的提升,也就是多元化動作表現形式。通過提高幼兒對身體能動性的觀察,記憶,想象和創造,來豐富即興舞蹈的表現力。這些活動都應在幼兒輕松愉悅,和諧寬松的環境下進行,這樣更容易讓幼兒表達自己的情感與個性,也更容易啟發孩子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教師更宜以啟發的模式或者互動的模式,加強幼兒的記憶,豐富即興舞蹈的表達手段,為以后幼兒舞蹈的創編活動打下基礎。
(三)以主題的形式培養幼兒即興舞蹈的能力
在音樂表演活動中,幼兒多以舞蹈律動的形式來表現,教師可以根據這種模式,對幼兒進行針對性的主題即興舞蹈能力的培養。比如:帶幼兒觀察樹木,花草,觀察人們活動時的姿態,觀察各種動物等,讓他們把這些動作帶入即興舞蹈中,并適時給予各種形象動作的變化提示。其中,6歲左右的幼兒就可以根據音樂節奏的快慢,輕重,力度等,來發展幼兒即興舞蹈中的節奏感和反應能力。這種主題模式的即興舞蹈,會給幼兒帶來不同的快樂與感受。
幼兒用身體去表現情感,是一種情緒的表達方式,同時也是他們幼小心靈中感情的升華,即興舞蹈是最能詮釋這種表達方式的手段。教師更可以因材施教,讓幼兒跳自己想跳的舞蹈,學到舞蹈中豐富的知識,增強幼兒身心健康的素質,培養幼兒美的情操,給他們屬于自己的那片舞蹈世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