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芳+沈爛
摘要:產教融合是現代高職教育發展的重要路徑,實踐教學是關系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在“互聯網+”背景下,將產教融合與商貿類專業實踐教學標準有效結合,協同育人,有助于提高學生培養質量,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為社會輸送更優秀的人才。
關鍵詞:產教融合;實踐教學;商貿類專業
教育部于2016年印發了《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突出強調要堅持產教融合,并設專章提出推進產教融合的具體工作要求。李克強總理曾強調:“職業教育要踐行知行合一,學中做,做中學。”基于這樣的理念,廣大高職院校紛紛深化實踐教學改革。職業教育的直接目的為就業教育,為學生提升安身立命的職業思維、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因此,職業教育要充分顯現其所對接的產業、行業、企業元素,構筑體現職業教育特征的育人環境,是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軟硬件基石。構建與行業產業標準匹配的教學標準,是確保高職人才培養品質的砝碼。而高職教育基于產教融合、工學結合既是確保育人成效的應然選擇,又是直接有效的路徑選擇。
一、高職院校商貿類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盡管近年對商貿類實踐教學標準的研究和實踐已經開始起步,但與行業產業結合度不甚理想,教學改革效果也不明顯,也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實踐教學內涵建設問題,亟需從實踐教學的源頭,即實踐教學標準的制定上加以完善和創新。目前高職院校教學尤其是商貿類專業實踐教學中還普遍存在一些問題。
(一)實訓方式單一,以模擬為主
傳統的實踐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尤其是商貿類專業,實踐方式經常以模擬為主,學生不能真正接觸實際業務,由于商貿交易涉及商業秘密的特殊性,學生無法真正參與各項貿易流程中的實訓實戰,很多院校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只能以模擬軟件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的方式相比純理論教學有了不少的進步,但是隨著社會發展、產業升級,傳統教學模式培養的學生,已經難以適應企業的需求,學生的能力與企業實際需求脫軌,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學生對教學興趣不大,課堂參與度不高。
(二)與行業企業聯系不緊密,僅停于表面
雖然這幾年,高職院校都在強調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但在實施過程中卻也遇到了各種瓶頸。比如,專業教師觀念轉變不及時,改革停留于表面和形式,沒有真正的將“產”與“教”相結合,“教”“產”有鴻溝;或者是在改革過程中遇到企業不配合不支持,改革很難進行與深入開展,等等。這些原因都會導致課程教學改革的失敗與失效。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商貿類專業學生規模較大,企業的項目一時滿足不了大批量的學生實踐需求,也有個別專業在開展過程中仍會沿用虛擬化的案例與項目進行實踐教學,虛擬化的項目在“互聯網+”的信息爆炸時代背景下,顯然對學生求知欲激發度不強。
(三)實踐教學與競賽脫軌
近年如火如荼開展的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越來越側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各個技能大賽重在突出專業技能的比拼與落地項目的PK,已不再是憑借金點子一舉獲勝的時代。前幾年的大學生創業大賽和電子商務大賽等競賽的創業項目,大多來源于學生的創業想法,創新創業項目與企業行業脫軌,未經實踐與運營,一般都經不起推敲和檢驗。但是近幾年這樣的項目越來越難在高層次的大賽中獲獎。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趨勢是:真正與企業行業接軌的項目才能贏得評委的肯定,實際運營的創業項目更易得到高級別獎項。
二、構建高職商貿類專業實踐教學標準的原則
(一)行企接軌原則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而這些人才培養的具體目標所需的行業崗位對應的知識、技能和素養目標,正是高職人才培養的重點?;谶@樣的目標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標準,才能更好地適應企業需求與行業需要。因此在產教融合視角下構建高職商貿類專業實踐教學標準,必須堅持與行業企業接軌,專業標準對接企業標準,課程標準對接崗位標準,設計符合行業企業需求的實踐教學標準。
(二)產教融合原則
隨著“互聯網+”“一帶一路”等經濟新業態的沖擊,電子商務人才和跨境電商人才有大量需求,商貿類專業(包括電子商務、商務英語和國際貿易實務)在人才培養定位上也需逐步轉型與改革,如電子商務網店設計、網店運營、網絡推廣等崗位技能要求更新快,而專業教材內容的更新都滯后于行業的更新速度,這樣的情況下,專業教材只有及時采集和運用行業企業的新標準、新版式、新案例,學生學到的才不是已經“落后”的知識和技能。
同時,高職院校專業教師深入企業行業一線,接觸企業實際業務與運營,能夠提高自身的業務實踐操作能力和水平,寓學于教,從實踐到理論,將產業新需求、市場新動態應時應需融入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
(三)以學習者為中心原則
以學習者為中心,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獨立思考等終身學習的能力。通過產教融合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教學與自主學習模式,除了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參與企業實際項目運營,還能讓學生更好地將所學的知識與所做的作品直接應用到實際企業運營中,從而得到鍛煉與肯定,點燃學生求知的興奮點和學習成就的獲得感,提高學習效果,將教、學、做、用有效地結合在一起,真正實現“做中教、做中學、學中做、教學做合一”。
三、構建產教融合的高職商貿類專業實踐教學標準
(一)打造產教融合、五位一體、三場聯動的實踐教學平臺
商貿類專業可嘗試以社會服務工作室為平臺,開設特色班,構建“五位一體,三場聯動”層層遞進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實現學習、競賽、就業、創業有效融合。實踐教學平臺為學生實訓提供了場所與依托,實踐教學基地為學生的實踐技能訓練提供必要的環境和條件,在學生技能培養和實踐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這些層層遞進的實踐教學平臺,能夠將學生的實踐技能不斷地提升,最終與行業接軌,參與企業實際項目,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更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技能應用的能力。
(二)重構實踐課程體系,創新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與工科專業相比,商貿類專業的實踐課程比例不大。近幾年,隨著課程改革步伐的加大,商貿類專業的部分實踐課程比例已由原來的20%提高到60%,以加大學生實踐技能培養,加大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實訓。以樂趣提高學習興趣,以真人互動提升溝通能力,以真實業務提升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就業能力?;谶@樣的目的,我們重構了商貿類專業(以電子商務專業為例)的實踐課程體系,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其次,企業真實案例、項目進課堂,實踐“教、學、做、享、用”有效融合,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以校企深度合作為平臺,基于融合式教學理念,校企共建師資團隊,共建課程資源,共享教學成果,有效推進“教、學、做、享、用”相融合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
在實踐課程體系中,所有實訓課程項目均來自企業一線或社會服務工作室,用真實案例,將其轉化為項目和任務,通過任務分解,對應相應的知識點。首先將任務引入課堂教學,然后通過任務分析和知識點講解分析,進入任務實施環節,最后進行任務總結點評、分享交流,這樣分段式的循環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效果,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所有項目均來自企業,最后用于企業,將學習成果應用轉化,做到教學與企業雙贏。真正的學以致用,學有所用,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實踐技能也得到了提升,達到了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
(三)依托實踐技能大賽,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近幾年,職業院校的各類職業技能大賽層出不窮,有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比武,有省十大學科競賽,等等。無論是哪種競賽,都是學生技能提升與切磋的很好平臺。要想在這茫茫的競賽隊伍中取得佳績,離不開實際項目中的實踐做支撐,因此為了取得競賽成績,各個專業都積極地參與到企業生產實踐和社會服務中,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增加學生社會實踐經驗。
商貿類專業在制定本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時將競賽融入課程,將課程融入企業項目與社會服務中,真正做到產教融合,產教相輔相成。以電子商務專業為例,為選拔優秀作品參加電子商務競賽,在網絡營銷實務和電子商務網站建設與規劃課程中,將企業項目引入到課程教學中,激發引導學生自主創新與獨立思考,分析電子商務項目的規劃設計,激發學生將自有項目轉化為競賽成果。通過策劃書的撰寫,進行綜合分析與梳理,不同的課程結合不同的模塊,網絡營銷對應營銷策劃模塊,進行營銷方案撰寫與設計。或者是對企業現有項目進行分析,提出策劃方案,進行運營策劃,等等。無論是哪種形式,通過這樣的改革,課堂教學尤其是實踐教學成效顯著。
(四)加強監督,完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
實踐教學本身是課程教學的一部分,要使得實踐教學有成效,除前期的準備與實訓的內容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項即評價體系。高職院校的學生對實踐缺乏主動性、自覺性,如果對他們的實踐成果沒有及時的給予評價與鼓勵,那么實訓成效就會打折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被打消。所以在實踐教學標準構建時,我們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評價體系,包含實訓態度、實訓成果、實訓難度、成果應用、創新性等方面,可以將實訓過程比重加大,鼓勵學生人人參與,并在此基礎上區分優秀合格。
綜上所述,產教融合真正的實現需要教師、企業、學校各方的努力和不斷完善的實訓評價體系。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從課堂教學改革入手,在實踐教學中真正地融入企業元素,將企業真實項目引入課堂教學,突出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其次,企業與專業的合作不能僅僅停留于簽訂協議的表面,而需要共同的深入合作,真正將企業的項目放入我們的實訓平臺,共同參與我們的人才培養,培養將來企業所需的人才;再次,學校也需要出臺一系列的政策鼓勵教師積極地進行課堂改革,真正地下企業尋求深入合作,真正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學生培養質量,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為社會輸送更優秀的人才,做到企業學校雙贏。
參考文獻:
[1]王春梅.產教融合下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6,(10).
[2]陳年有,周常青,吳祝平.產教融合的內涵與實現途徑[J].中國高教科技,2014,(8).
[3]閔敏.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教學實踐平臺的構建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 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