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峰爍
摘要:多媒體課件恰當的演示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的好奇心,利用他們探索知識的欲望于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來創設情景,誘發學生的求知欲去提升學生的探究素養。
關鍵詞: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學情境、核心素養、行為研究
隨著新課標教學研究在深入開展,很多學校不但擁有了多媒體電教室,使得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真正走進中學的課堂,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的探究已勢在必行。
通過實際教學中對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運用與觀察,我認為在課堂上多媒體輔助教學提升中學生核心素養有如下優勢:
一、便于創設情境,誘發求知欲,提升學生的探究素養
例如我在教高二數學《橢圓的基本方程》的時候,有一個內容是通過學生畫出橢圓,引出橢圓的概念。考慮到橢圓的特征,所以我先放幻燈片,通過動態了解橢圓的形成過程。學生動手體會后,我再利用多媒體打出兩幅動態圖,來判定橢圓形成的條件。并問:形成橢圓的條件是什么呢?并設置動畫模式,讓學生探究出結論。至此,學生才真正理解了橢圓軌跡形成過程,并由此得出了橢圓的相關概念及受限條件。可見,多媒體課件恰當的演示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的好奇心,利用他們探索知識的欲望于數學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來創設情景,誘發學生的求知欲去提升學生的探究素養。
二、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素養
例如高中數學《算法初步》一課時,利用了制作了程序框圖的有關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直觀的看到每一次運算的過程和結果,學生興趣高漲,能主動地去探究每一個程序框圖。整堂氣氛活躍,學生的思維也得到充分的發展。
又如在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平行與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中,學生對“線與面”的位置特征雖然了解,但在應用上把握不定。我在設計這個課件時,采用動畫視圖。這種在原有圖形基礎上的動畫展示過程的方法讓學生體驗到線間的對應關系,加深了對“線與面”的位置特征的掌握。
因此,考慮如何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做到生動形象,是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時常思索的問題。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采用合作探究學習,提升學生突破重點和解決難點的素養
高一數學《指數函數的基本性質》一課中,底數不同怎么區分函數圖像呢?我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利用不同顏色將底數區別開來,并設置成“閃爍”的效果,當x=1時,學生馬上就知道y的大小,從而區分了函數的各自圖像。利用多媒體,指數函數的圖像位置的運用的難點輕而易舉的解決。
在講《球的體積》時,設計插入一段動畫影片“旋轉著的地球”,在同學觀看時,結合例題講解,使學生對球的體積認識從抽象概念到形象感覺的過程中達到對球的體積的深刻理解。
在數學概念、原理的教學中,教師應借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具有典型性的、數量適當的具體材料,并要給學生的概括活動提供適當的臺階,做好恰當的鋪墊,以引導學生猜想、發現并歸納出抽象結論。
總之,多媒體輔助教學中的學生行為研究發現:它既激發學生興趣,又提升學習的自主探究核心素養。學校的輔教結合教法既教會學生終身受益的學習方法,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使他們具備完善的核心素養,更能在未來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單位:禹州市第一高級中學)
參考文獻:
[1]《多媒體教學的優點與問題》南香君
[2]《新課程理念》孔企平胡松林著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3]《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教學過程的改善》張家全
[4]《高中數學學業負擔的調查及對策》徐德雄湖北教育出版社
[5]《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課堂教學定量分析與啟示》徐衛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