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金梅
摘要:物理是初中教學中一門重要學科.通過物理學習,學生能夠豐富學習的知識,學會分析和解釋現實生活中很多的物理現象,培養動手探究能力,提高綜合能力.在現階段的物理教學中,學生學習相對比較困難,導致學生運用物理知識的能力不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水平有待提高,教學效果沒有明顯成效.本文分析初中物理學習困難的原因,并提出應對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 學習困難 原因 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一些理論性強的學科,如物理,學生在學習中的困難越來越明顯,缺乏學習興趣,課堂教學參與積極性不高,課堂學習效率偏低.下面對初中物理學習困難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應對策略,以促進初中物理教學的發展.
一、初中物理學習困難的原因
首先,教師不夠重視物理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中,很多的知識內容可以通過實驗進行講解和分析,有些教師只重視對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忽略了物理實驗,忽視了學生的知識獲取過程和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式單一,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習興趣不高.
其次,學生缺乏對物理的學習興趣.物理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的自然學科,主要是通過實驗和觀察進行知識的感知,理論知識內容難懂,枯燥無味,使學生的學習和理解遇到很大的困難,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習沒有興趣.
最后,學生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初中物理學習中,需要學生堅持不懈,并且遇到問題時要及時提問和解決.有些學生往往不能做到這些,對物理學習沒有足夠重視,缺乏有效的學習方式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導致物理學習能力較差,久而久之就對物理產生厭煩心理,形成惡性循環.
二、初中物理學習困難的應對策略
首先,巧妙設計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能夠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巧妙設計課堂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參與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物理是一門實驗學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實驗進行教學情境的設計,讓學生通過實驗帶來的視覺感知和切身體驗加強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和認知,深化課堂知識內容.例如,在講“光的折射、透鏡”時,教師可以為學生示范實驗,引導學生動手實驗,讓學生從不同的方向觀察筷子在水中的變化,使學生發現筷子在水中變短和變彎曲的現象.這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通過巧妙設置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深化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其次,革新課堂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在傳統的物理教學中,教師大多使用滿堂灌的形式講解物理理論知識,教學方式過于單一,課堂教學死板缺少趣味性,課堂教學的氛圍過于沉悶,學生缺少學習興趣.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當革新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例如,在講“光現象”時,教師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利用學生在生活中觀察到的彩虹現象,引導學生對光的色彩進行分析和探究,并從雨、露、霜、雪這些現象中了解水的幾種形態變化以及和溫度之間的關系.通過這些生活化的現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人造彩虹”的實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和探究的氛圍.這時教師講解關于光學的原理和知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成立小組學習,鼓勵學生結合課堂教學內容,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行創新實驗的探究,去發現和探索物理知識.此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尋找正確的物理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物理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提高.
總之,在現階段物理教學中,依然存在學習困難的現象,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物理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當對學習困難的原因有一個客觀的認識,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巧妙構建課堂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革新和完善教學方法,重視實驗教學和探究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自主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鐘曉軍.略論初中物理學習困境的原因及對策[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6,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