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夢娜
【摘 要】以學定教是指根據學生的身心規律及其學習情況來確定教師的教育內容和方式。近年來,關于“以學定教”的研究和事件成為教育工作者的一大熱門話題。樹立學生意識,建立以對話為中心的教學范式,善于同邊促進,實現以學定教,從而達到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根本目的。
【關鍵詞】以學定教;課堂實踐;課例;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中,當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案與教材所引導的策略不符時,是順應教材的內容去教授,還是圍繞學生的方法開展引導呢?如果順應學情,則不能完成教參所定的教學目標,如果順應教參,則難以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這對于所有的教師而言無疑都是一個很大的困惑。何為“以學定教”,如何實施“以學定教”,成為了當今教育一大熱點。
一、“以學定教”的含義
以學定教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成長需求、學習準備、個性特點、發展潛能等設計和實施教學活動,并根據學生的學業進步程度評價和調節自身的教學行為,從而達到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根本目的。
二、以學定教的實踐
兒童的學習總是要通過其自身的努力才能最后完成,建立以對話為中心的教學范式,培育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學校文化,充分調動兒童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觀念、行為和環境三個方面促進以學定教的最終實現。
案例(1):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數的奇偶性》
教材中活動一的教學目標是嘗試用列表、畫圖示意等方法發現規律,運用數的奇偶性解決生活中的一些數學問題。
師:小船最初在南岸,從南岸駛向北岸,我們稱為擺渡1次,再從北岸駛回南岸,我們稱擺渡1次,不斷往返。愛思考的小明就想:小船擺渡11次,船在南岸還是北岸?請你們寫一寫,畫一畫。
生:將11除以2得5余1,小船要去一次北岸,擺渡11次,船應該在北岸。
師:你們都是通過這種計算方法得到小船在北岸嗎?
學生異口同聲:是。
師:你們知道淘氣和笑笑是怎樣做的嗎?
(教師課件展示、介紹畫圖和列表的方法)
案例中,教師努力想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通過寫寫畫畫,用自己的方式去嘗試解決問題,課時當學生的匯報與自己的預設不符時,丟掉學生的結果,按自己的設計往下教,實際上還是牽著學生的鼻子走。而教師正是基于完成教學目標的考慮,才選擇自己的教學設計。這兩種方法孰優孰劣,應該是何種計算方法的思維含量較高,更何況這是學生自己的思考結果。
案例(2):四年級下冊《三角形邊的特征》
學習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等于第三邊的時候不能圍成三角形,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有的認為能圍成,有的認為不能圍成,出現不一致的認識。有些教師可能會選擇以下方式:讓學生親自來擺擺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并請那些認為能圍成的同學到前面做示范。然而事實是,真的有同學能擺的出來,于是學生充滿疑問,此時有些教師就會有點手足無措,于是無奈之下直接給出判斷:這種情況是不成立的,因為其中兩條連起來比第三條要長。
老師給出了一種不同的做法:當學生出現兩邊之和等于第三邊能擺成三角形時,引導學生親自來量一量,然后再比一比,發現自己剪的兩條短邊之和比第三邊要大,即兩短邊之和不等于第三邊,而是大于第三邊。然后再讓學生用規范的兩邊之和等于第三邊的小棒再擺,再體驗,使學生明白其中的真正原因。
通過以上的環節,在課堂上密切關注動態生成情況,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認真分析。根據課堂情景,時時關注學生的發展,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選擇合理妥善有效的處理方法,自覺做到“以學定教”,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民主化,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三、對實施“以學定教”的一些思考
1.樹立學生意識
全面依靠學生,要想方設法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學得開心,學得輕松,才能在學習過程中積累起積極的情感體驗,才能產生持續學習的愿望。全面依靠學生,還要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信心,讓他們能學,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體驗成功,學習能力得到培養,并有足夠的能力和信心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完成學習任務。
2.建立對話為中心的教學范式
以對話為中心的教學是與以傳遞為中心的教學相對而言的。在以對話為中心的教學中,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同新的世界、新的他人和新的自我相遇,并與其對話。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課堂活動的主導者轉變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激勵者。其次,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對話素養,愿意和學生對話,知道怎樣與學生對話,以及以有效的方式方法阻止和引領學生的對話。
3.善于同邊促進
“同邊促進”是教學學者們提出的統一“學生意識”與“價值信念”的策略和秘訣。以學定教的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延伸力量,但是由于教師的學習能力一般比學生要強,所以教師要主動站在學生的同邊,接受并走進學生的現狀,設身處地地從學生的立場表達價值要求,讓學生在不知不覺、自然而然中發生積極變化,實現自我超越。
參考文獻:
[1]韋國鋒.“以學定教”的十年研究.基礎教育研究[J].2007.12,第19-21頁
[2]李同勝.構建“以學定教”的高效課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