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奎杰+張亞男+劉明天+邵敬
摘要:輔導員是黨和國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承擔者,輔導員個人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及加強和改進高校宣傳思想等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從輔導員隊伍建設的一般理論出發,對我省民辦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情況進行調查,探討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及專業化、職業化發展路徑,為提高輔導員專業素質與能力,推動輔導員隊伍向職業化、專業化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關鍵詞: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調查
前言
截止到2015年5月23日,山東省民辦高校38所,在校生34.99萬人,專兼職輔導員1400余人。[1]民辦教育事業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民辦高校輔導員對培養國家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維護高校穩定都發揮了積極作用。本文通過對山東省煙臺、青島、濟南等地市8所民辦高校的實地走訪、網絡調查、以及調查問卷發現,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與公辦高校輔導員隊伍之間存在不均衡發展的現象,以職業能力提升為主要內容的輔導員隊伍建設明顯滯后于公辦高校。從民辦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困難現狀出發,分析造成目前困境的原因,并提出相應對策,以資借鑒。
一、民辦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現狀調查統計
濟南、青島、煙臺等地市經濟發達,民辦高校起步較早,已經形成規模和自有品牌,享有國家劃撥的招生計劃,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課題組以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為主要內容,選取三地8所民辦高校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330份,收回有效問卷300份,并對調查問卷進行了整理匯總。情況如下:
(一)民辦高校輔導員對輔導員隊伍建設有關文件不熟悉
關于“2000年以后國家(以教育部為主)出臺的關于輔導員隊伍建設、職業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規定、政策、文件了解程度”的問卷調查顯示,7%的輔導員表示 “了解并且很熟悉”;“知道一些,但不是很清楚、聽說過,但不是很了解”的比例達到90%;在“學校是否組織輔導員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16號文件)、《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培訓規劃(2013—2017年)》、《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等文件進行專門解讀和學習”的調查欄目中,69%的輔導員選擇了“進行文件傳達,要求自學和從未做要求 ”;“及時組織輔導員進行學習”、“安排輔導員到培訓基地學習 ”兩項合計僅占26%。見圖一。
(二)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結構不合理
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能力并沒有隨著學校外延擴展而提高,隊伍整體素質不高。根據對駐濟南Q、W和駐青島B、H四所民辦本專科高校輔導員隊伍結構調查顯示,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職稱、學歷、年齡、性別結構不合理,職稱結構偏低,高學歷、高職稱和男性教師少,年青輔導員比例較大,見圖二;
(三)民辦高校輔導員進行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動力不足
“作為一名民辦高校輔導員,你是怎么看待這一職業的?” 44%輔導員表示只是“臨時性工作,有機會要轉到其他崗位”;30%的輔導員認為 “很重要,喜歡從事這項工作”;只有10%的輔導員表示 “能實現個人價值,當做自己的事業來對待”。從統計數據上看,多數輔導員并沒有把輔導員工作當作自己終身奮斗的事業來看待,職業忠誠度和和認可度不高。“作為一名民辦高校輔導員,你是怎么進行職業規劃的?”選擇“有機會就積極參與培訓,不斷提高專業技能”的輔導員占比45%;“根據學校要求和提供條件進行規劃”占比26%;“積極投身教育實踐,提高職業素養,做專家型輔導員”的比例僅22%;認為“沒有前途,未進行職業規劃”的比例達到7%。從總體上看,民辦高校輔導員積極進行自我職業生涯規劃的比例不高,動力不足,應當引起關注。
二、民辦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困難原因分析
(一)民辦高校對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工作重視不夠
“學校為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做了哪些工作(多選)?”調查顯示,只有5%的輔導員選擇了“開設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教育課程”;70% 的輔導員選擇了“開展校內輔導員職業技能培訓”;37%的輔導員選擇了“落實上級輔導員隊伍建設要求,開展輔導員職業生涯規劃”;5%的輔導員選擇了“參加校外各類提升培訓”。“入職三年來你主要參加了哪些形式的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培訓(多選)?”選擇“校內崗前培訓 ”和“校內技能培訓”的輔導員比例均達到100%;只有10%的輔導員選擇了“地級、省級發展性培訓”,5%的輔導員選擇了“地方及全國輔導員技能大賽及培訓”。從調查統計可以看出,民辦高校對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建設主要集中在校內進行,輔導員入職崗前培訓和校內技能培訓很普遍,培訓層級較低;反之,校外成長性培訓尤其是高級培訓參訓率處于較低水平,校方在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方面投資不足,輔導員在入職培訓、成長培訓和專業化、職業化培訓方面明顯落后于公辦院校。見圖三。
(二)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不穩定
根據對多所民辦高校人事部門和學生處負責人的訪談得知,民辦高校輔導員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學校每學期都要組織招聘輔導員,對學生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造成了嚴重影響。課題組對Y民辦高校2016年度輔導員離職去向和原因進行了統計分析,8.5%的輔導員流向公辦高校或其他事業單位,6.5%的輔導員轉到行政崗,加上其他離職情況,總體流失率高達23%;離職原因調查顯示,“缺乏安全感”占到60%。如表一、二所示:
有些輔導員從未參加過省級及以上培訓,缺乏成長機會;再次,民辦高校輔導員較高的流失率又導致校方不愿意在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方面進行過多投資。最后,民辦高校輔導員缺乏職業生涯規劃的主導權和主動性。
(三)民辦高校教師政策待遇無法有效落實
一是《民辦教育促進法》規定了民辦學校教師享有與公辦教師的同等待遇,然而,從實踐上看,規定只具有導向性,不具有操作性,法規出臺至今,沒有配套措施落實民辦高校教師待遇,致使民辦高校教師在工資待遇、五險一金、職稱評定等關切教師自身利益的各項權利得不到保障。二是民辦高校管理層對輔導員隊伍建設重視不夠,“說起來重要,做起來不重要”,在資源投入和隊伍建設上偏重教學、科研,輔導員群體處于邊緣化境地。三是輔導員晉升路徑不暢,雖然文件規定,高校輔導員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可以走專業技術系列,參與中高級職稱評定,也可以晉升行政管理崗位,給予科級、處級行政待遇,但在現實中,輔導員無論是走教師系列還是行政系列,都無優勢可言,行政崗級別越高,崗位越少,而在職稱晉升時,又會受到科研、論文以及課時等限制。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使當初抱著滿腔熱情入職輔導員崗位的從業者逐漸降低了工作積極性。endprint
三、民辦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的政策建議
(一)加強制度建設,為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提供保障
國家層面,需要國家從法規政策層面不斷完善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制度環境,規范輔導員準入與退出機制,做好輔導員制度建設的頂層設計,優化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發展的制度環境。督促地方政府和高校落實民辦高校教師享受公辦高校教師同等待遇,把民辦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一起納入公辦學校同等要求,并列入考核,以制度保障提升活動持續進行。
社會層面,充分肯定與尊重民辦高校輔導員工作,給予情感支持,努力構建輔導員隊伍成長的良好環境和氛圍,使從業者獲得職業的勝任感、歸屬感和滿足感,提高職業認同。長期以來,外界對輔導員職業形成了一種固執的偏見,認為輔導員工作只是一份臨時性、過渡性工作,誰都能做,輔導員從業者只是高校邊緣人,這同樣給即將入職和輔導員從業者造成不良影響,產生心理弱勢自卑情緒,不愿意把輔導員工作當成一種長期職業。
高校層面,民辦高校作為輔導員隊伍的具體使用者和管理者,對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有著實然的意義和責任。一要積極創造條件,不斷改善輔導員從業環境,努力幫助輔導員實現個人價值追求,提高輔導員職業歸屬感。二要制定適合民辦高校特色的輔導員工作條例,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暢通輔導員發展渠道,在輔導員職務晉升及職稱評選方面給予積極的制度和機制安排,使輔導員朝著專家型、教授型專門人才發展。三要做好輔導員歸口管理,明確輔導員工作責任、任務,使輔導員從多龍治水的繁雜事務中解脫出來。四要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由于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及成效顯現的長期性、間接性和反復性,輔導員職業評價應該做到短期工作績效和長期工作貢獻有機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統一,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二)加強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培訓,促進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發展
建立、完善輔導員職前、職中、發展性職業培訓機制,劃撥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專項資金,做好輔導員中長期發展性規劃。一要做好輔導員崗前培訓在內的校內培訓,崗前培訓主要對輔導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事政策、管理學、教育學、社會學和心理學以及從業基本常識、從業規范、基本技能培訓,重點培養輔導員工作勝任力;校內培訓要注重質量,以專業技能培訓為主,聘請行業專家、教授或特別優秀的輔導員擔任培訓主講人。高層次、專業化人才。專家教授型輔導員要有寬廣的理論視野,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精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敏銳的觀察力和流暢的思維力,有著動態、開放、合理的知識結構。發展培訓要重點培訓他們的創新能力,科研能力和把控全局能力。
(三)輔導員要積極投身教育實踐,提高職業素養,做專家型輔導員
由于民辦高校學生的特殊性,更需要一支高素質的專職輔導員隊伍。輔導員要做好自身的職業發展規劃,增強自我成長的內生動力,積極參加教育實踐,努力加強自身職業道德建設,不斷突破自我;要把輔導員職業當成自己事業來經營,不畏艱難,敢于追求,樂于奉獻。積極參加進修培訓,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與修養,努力成長為學者型、專家型輔導員。
參考文獻:
[1]根據 2010 年和 2016 年《山東省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整理,網址為 http:/ /www. jyb. cn。
基金項目:山東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計劃項目(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研究)(J16ZC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