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鋒
摘要:在分析了移動應用開發人才需求的背景以及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基礎上,提出靈活式混合教學模式下的實訓管理以及師資隊伍建設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對于高職院校建立移動應用開發專業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校企合作;靈活式混合教學模式;移動應用開發
1移動應用開發專業人才培養背景
根據CNNIC第38次統計報告顯示:截止2016年6月中國網民數達到7.10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1.7%;截至 2016 年 6 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 6.56 億,較 2015 年底增加 3656 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由 2015 年底的 90.1%提升至 92.5%,手機在上網設備中占據主導地位。
當前,移動互聯網正在與各行各業加快融合,改變了傳統行業,形成了一個個新型信息服務產業。移動互聯網已經改變了諸如交通、餐飲、服裝、旅游、支付等領域,并將進一步拓寬其應用的范圍與深度,通過向零售業、餐飲業、交通業、傳媒業的不斷滲透。隨著行業融合不斷深化,進一步導致了社會對移動應用開發專業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長。
在此背景下,對移動應用開發人才需求特征深入分析,對于企業招聘專業人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都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同時為高職院校的校企深度融合,提供依據。
1.1 國外研究現狀
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英國的格林威治大學等眾多知名高校均開設了面向移動應用開發的專業課程,它們的人才培養模式具有如下的特色:
(1)校企合作緊密,企業骨干深入參與到學校的課程授課活動中。例如:蘋果公司員工在美國斯坦福大學主講10周的iPhone應用程序開發課程,并錄制放到互聯網上給予大家分享;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提供的手機課程除了校內教師團隊主講之外,還邀請IT和移動行業人士擔任專題演講嘉賓。
(2)強調實踐鍛煉,學生能夠參與實際項目開發。例如: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在傳授手機開發課程的同時,由學生來制作和維護一款名為CSU-Pueblo的校園手機應用程序,受到了手機用戶的歡迎。
(3)教學設備先進,學校投資購買最新的移動設備。例如:美國馬里蘭大學為學生提供蘋果電腦、iPhone、iPad等實驗設備。
1.2 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對移動應用開發專業的人才需求以及人才培養也進行研究。
(1)盧迪從人才需求和人才培養兩方面著手,對社會移動互聯網人才需求特征和高校移動互聯網人才培養現狀及問題分別進行分析,對移動互聯網人才培養工作提出建議及思考。
(2)李英梅等分析移動互聯網軟件開發的實際社會需求,調整高校軟件學院軟件開發人才的培養思路和培養方案,提出軟件學院移動互聯網軟件創新人才培養培訓模式。
(3)陳娟從移動互聯人才的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建設和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闡述了在工學結合模式下該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探索與實踐。
2人才培養模式
2.1 靈活式混合教學模式
靈活式混合教學模式是一種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指為了適應學校專業教學需求與企業講師培訓需求存在矛盾,在專業教育、課程實訓、專業實習、講授內容和形式進行靈活調整,形成了軟硬知識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模擬項目與真實項目相結合,校企講師相結合等多方面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2.2實訓管理
綜合實訓是整個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關鍵環節,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效果和學生畢業就業。因此,如何提高校企合作下的實訓管理,是高職院校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首先,將企業文件融入到專業文件建設,如專業教育環節增加企業文化,能夠對學生今后工作領域有充分的感性認識,對于后續企業專家進課題打下良好基礎。然后對學生進行職業發展評測,確定今后可能從事的崗位,引入不同崗位的模擬項目開展實訓,有針對性分批將學生引入企業真實的項目中去,最終提高就業能提,順利就業。
2.3 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整個人才培養的實施者,對于教學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師資隊伍建設,首先企業根據實際派駐專家進校,完成某專業課程或實訓課程進行教學,但是由于企業的時間與專業教學可能不一致,就需要將學校教師與企業專家組成團隊共同完成教學。學校教師參與實際項目,并能夠彌補企業專家入校前的空檔。其次,校企要定期探討專業課程、實訓體系等內容,既能幫助學校教師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和實踐技能,還可以使專業人才培養更貼近企業實際需求,同時也能夠讓企業專家熟悉學校教學管理,以待后續的校企深度融合。
3 小結
移動應用開發已經成為信息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移動應用開發人才的市場需求規模不斷加大,如何培養貼近企業需求的專業人才是高職院校不斷探討的問題。通過校企合作建立的靈活式混合教學模式、實訓管理與師資隊伍建設,為專業人才培養提供的參考。
參考文獻:
[1]李英梅,邊奕心,付偉.移動互聯網軟件創新人才培養培訓模式研究[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6(12)
[2]盧迪.移動互聯網人才需求及高校移動互聯網人才培養現狀分析[J],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5(06)
[3]陳娟.高職院校移動互聯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研究——以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0)
2016年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課題,課題編號:2016GHB020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