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歡
摘 要:誦讀教學是我們國家語文教學的一種最為重要的教學模式,是教育史的結晶,它必須得到很好的傳承和重視。但目前也存在一些問題,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在認識其價值的基礎上合理找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經典誦讀;問題;價值;對策
誦讀教學是我們國家語文教學的一種最為重要的教學模式,是教育史的結晶,它必須得到很好的傳承和重視。但目前也存在一些問題,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在認識其價值的基礎上合理找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問題
一是經典誦讀開展的時間不合理。很多學校不重視經典誦讀,誦讀時間一般都安排在早上或者晚上。小學生年紀稍小,玩性較重,自控能力較弱,容易受到各種外在因素的影響,從而失去經典誦讀的興趣,誦讀時注意力也不集中,致使經典誦讀無法開展下去。
二是經典誦讀時間不足。小學生對經典文學的理解能力較弱,不能理解教師上課所講的內容,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前做好預習,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閱讀,才能使他們更好地跟上教師的步伐。但是在課堂上,有些教師留給學生預習的時間很短,學生不能完全理解其內容,自然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識。
三是教師對經典誦讀的誤解。大多數教師對經典誦讀的理解就是強制性讓學生背誦文言文,從沒考慮過學生究竟有沒有理解課文內容。如有的教師布置學生背誦文言文,但由于學生沒有完全理解課文內容,所以背得磕磕絆絆,非常辛苦。學生盲目地背誦經典文學,不僅不能加深學生對經典誦讀的理解,還容易引起他們對經典誦讀的反感,甚至會放棄經典誦讀。
二、價值
第一,經典誦讀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對于經典作品的誦讀,其中最大的優點就在于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眾所周知,小學階段的語文教育是整個語文教學中的啟蒙教育,該階段對于學生來說十分重要,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相應的語文基礎知識和語言能力,還應該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知識架構。要想更好的實現新課程理念對教學的要求,教師如果單單的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普通的文本教學是不夠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是需要教師在文本教學的基礎上進行相應的延伸與拓展。而經過相關教育工作者的不斷研究,終于發現經典誦讀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其經典作品不僅可以給學生傳達出一個更加明確的價值標準,還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以此來讓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譬如:《游子吟》這首詩可以讓學生知道偉大的母愛,知道母親為了孩子付出的辛勞,以便于讓學生知恩圖報。因此,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為學生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有豐富內涵的,價值性相對比較高的經典作品讓學生進行誦讀,文本內容應難度適中,以便于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程內容,還可以更好的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由此可見,經典誦讀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更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第二,語文經典誦讀可以讓學生體會到語言的韻律美感。語文古典中的詩詞歌賦,可以帶給學生一種非常特別的感覺,讀起來朗朗上口,這樣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情感,如:激動、低沉、歡快、傷感、喜悅等,以便于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誦讀韻律感,從而促使學生可以更好的發展下去。譬如:在《三字經》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等句子,可以讓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讀起來更有韻律感,從而促進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程度,進而提升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第三,展開輔助課堂教學。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讀物資料越來越多,繼而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誦讀空間,教師也會慢慢發現經典誦讀可以為課堂教學提供支持。在文本教學上學生對許多文章在理解上更為順暢,也可以讓學生更加快速的找到文章中心思想,尤其是讓學生誦讀大量的經典作品還可以為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譬如:學生在寫作中可以有意無意的摻雜所閱讀的經典語句,這些都是經典誦讀的價值所在,也是輔助課堂教學的展開提供了更好的發展空間。譬如:過了一個暑假,學生會對同桌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來表達對同桌的想念之情,尤其是在學生討論中,學生會經常運用書本的經典語句,也會在寫作中有意無意的添加經典語句,這些都是經典誦讀的價值所在。所以,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理應把經典誦讀放在首位,以便于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其更好的理解傳統文化。
三、對策
一要合理安排閱讀時間。一方面,學校要具體分析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具體問題,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制訂誦讀時間安排表;另一方面,教師應改變以往對經典誦讀的理解,合理增加學生經典誦讀的時間,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二要充分拓展學生的誦讀范圍。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就是他們學習道路的指路人。一位優秀的教師和一位不優秀的教師對學生學習方面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一名優秀的教師應充分鼓勵學生擴大自己的閱讀面,增長見識,拓展經典誦讀的范圍。
三要加強學校經典誦讀體系建設。教師只有抓住問題的本質,即抓住事物發展的主流,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對于小學生經典誦讀而言,其問題的本質是學生對經典誦讀有沒有興趣,所以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校可以通過開展一系列與經典誦讀有關的文化活動,加深學生對經典誦讀的理解,久而久之,就能持久地激發學生對經典誦讀的興趣。
四要培養學生的誦讀興趣,讓他們把誦讀當成一種習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覺得這句話說的一點都沒錯,老師教學生不是讓學生被迫去接受一些知識,而是對他們進行引導,讓他們對誦讀產生興趣,也就是對古典詩文產生興趣,這佯就會激發他們誦讀的積極性讓學生可以帶著熱情進行誦讀,慢慢他們就會養成一種習慣而要培養他們的興趣,一方面老師應該給學生選擇優美的詩文,畢竟每個人都有一顆追求美的心,另一方面是要給學生營造一種好的文學氛圍,從而讓他們可以互相帶動,自覺進行誦讀。
四、結語
經典誦讀具有非常好的教育意義及教育價值,也是傳播傳統文化最有效的途徑。因此,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給學生推薦出一系列的經典作品讓學生誦讀或者品味,以便于有效地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給教學活動地開展提供一個更好的發展空間,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