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婕婷
摘 要:小學語文作為當代教育中最基礎的一門學科,閱讀和寫作在學習語文中是兩大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語文教學的兩大重點。怎樣把讀與寫有效結合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更是當前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實現“讀”與“寫”的統一,把讀寫相結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最終達到雙贏的目的,是現在許多語文教師所追求的。通過對小學語文課堂讀寫結合教學進行分析,實現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探究
讀與寫總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正如古人有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讀寫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學生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來積累知識,才能開闊視野,才能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才能更好地提高寫作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要不斷鼓勵學生去閱讀,讓他們結合自己所積累的豐富素材來進行寫作,同時,還要創新教學模式,實施合理的讀寫結合教學,讓學生們養成良好的讀寫習慣,從而為他們今后學習更深層次的語文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接下來我就以讀寫結合這種教學模式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制定讀寫結合的教學目標
小學生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缺乏自制能力,同時也渴望被表揚,所以說,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結合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容,制定合理又行之有效的教學目標。首先,在學生閱讀哪些書,對哪些內容進行寫作等方面要有一定的了解。其次,在教學方法上要做改善和創新,看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讀寫興趣,讓他們積極投入到語文讀寫課堂中。也只有這樣做到心中有數,進行有效的讀寫教學,才能實現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憫農》這首古詩的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規定讓學生朗讀這首古詩并學會背誦,同時還要求學生能默寫下來這首詩。在課前,老師可以讓學生一邊讀一邊寫,進而幫助他們更加牢固地記憶知識。課堂上,老師還可以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積極表現,可以提出問題:“哪位同學能背誦又會默寫呢?來給大家展示一下。”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那么對這節讀寫語文課也自然而然產生了興趣,進而可以很快融入。
二、以閱讀為基礎進行仿照寫作訓練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優秀的文章,這些文章有的語句優美,有的構思新穎,這些都給學生提供了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素材,如果學生們仔細地對這些文章加以了解,掌握其中的寫作技巧,并學會應用到自己日常的寫作當中,這將會大大地提高其語文的讀寫水平。所以說,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去認真地閱讀文章,對那些精美的詞語和語句,可以要求學生記錄下來并背誦,當學生對文章有了一定的熟練程度,接下來可以要求學生仿照這樣的文章進行寫作訓練。這樣一來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內容、加深記憶效果,二來可以鍛煉學生對這些精美詞句的運用能力,也為他們今后寫出更好的文章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這是我小學的老師》這篇課文的教學中,老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原文章來進行仿照訓練,寫一下自己的父母或者家人。在學生們寫作過程中,老師可以這樣問學生:“對比一下原文章和你們所寫的作文,老師和你們的父母或者家人有什么共同點呢?”通過這樣的提醒,讓學生從中發現父母和老師的共同點來完成寫作。學生們的文章質量有了大的提高,寫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通過閱讀文章來進行續寫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章常常會在結尾給大家留下一些懸念,讓讀者自己去想象、去尋找答案。針對這樣的文章,就需要老師下大工夫,對那些設置懸念的文章要做到心中有數,并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做好筆記,引起他們的注意,然后再要求他們去進行續寫訓練。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把讀寫有機地結合起來,而且還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他們在續寫過程中提升了自己的寫作能力和創作能力。
例如,在《一夜的工作》這節課的講解中,老師可以這樣問:“我們今天學習這篇課文的主人公是周總理,那么之前我們還學過哪些有關他的文章呢?”有的學生會這樣說:“《十里長街送總理》。”接下來,老師可以繼續問學生:“我們了解了周總理是怎樣的一個人,那么你們有什么話想對他說嗎?大家把自己想說的話都寫下來吧。”這時,學生們都展開豐富的聯想,也積極地聽從老師的安排進行續寫,寫出自己想對總理說的話。這樣下來,有了原有文章的基礎,學生在寫作時就不會大腦一片空白,克服了對寫作的畏懼心理,也能很好地實現讀寫訓練效果。
總之,小學語文還有許多要發掘的素材,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想實現有效的讀寫結合,就要充分利用資源,不斷創新教學模式,總結經驗,將讀寫結合運用到自己的各個教學環節中,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實現語文讀寫教學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宋秀蓮.探究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能力的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13.
[2]孫明芝.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策略探討[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