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柱強
摘 要:數學是小學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在其中占據核心地位,將數學認定為一門基礎性學科。數學可幫助學生對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空間想象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為學生今后的成長與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課堂教學中實現生活元素的融入可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吸引,同時對學生求知欲望的激發有關鍵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元素;作用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元素的重要性
在課堂教學中實現與生活元素的有機融合是現代教育未來發展的趨勢與方向,在此種趨勢與背景之下,教師在實際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時應時刻關注學生在校園的學習情況,將教學內容作為基礎,實現學生教學思維的發散。這不僅可幫助學生實現對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的有效提高,同時可幫助數學在生活中對自身的實用性進行最大限度的發揮。活潑好動以及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是小學生的顯著特征,在課堂出現邏輯性較強以及學習內容較為枯燥的情況時,學生就會出現走神以及交頭接耳等現象。教師為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對教學效率的提高,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實現對學生注意力的激發。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時要促使課堂知識與生活認識實現有機結合,利用數學實現對生活中所接觸元素的體現,學生的探索精神以及求知欲會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有效激發。
矩形面積計算是小學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結合這部分內容對小學數學學習的重要性進行分析。教師在對面積公式進行講解之后,可讓學生自己動手對書本的面積進行準確的測量,文具盒以及課桌都可以作為被測量的對象。在結束課堂學習后教師還可根據實際情況安排難易程度始終的任務,可在下節課上對回家測量的結果進行展示。通過對上述做法的科學應用學生可通過數學知識實現對生活中問題的合理解決,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得到有效提高,同時學生也可在真正意義上對學習樂趣進行體會。
二、生活元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加強小學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教師在實際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時,要實現對小學生認知特點以及學習能力充分考慮,最終實現數學課堂與實際生活有機結合的目標。這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理解與運用。小學生對動畫視頻呈現出興趣較高的特點,教師可將其作為基礎實現數學知識與動畫視頻的有機聯系,在這一過程中積極主動的課堂學習氛圍可實現有效的營造,學生可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有效獲取。這不僅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對學生今后的成長與學習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從具體角度來說,就是教師在真正開始講課之前播放與之相關的動畫或者PPT,促使本節課知識實現與動畫的結合,真正做到寓教于樂。我們通過對圓錐與圓柱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實現對其有效分析。首先教師可將教學內容作為基礎提出與之相關的問題,例如,可讓學生在播放的動畫中對圓錐以及圓柱物體進行尋找,促使學生帶著問題實現對動畫的觀看。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實現對學生學習熱情的有效激發,同時還可幫助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深刻的記憶。
(二)有針對性地選擇生活元素
將生活元素添加到小學數學課堂之上,不僅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以此為基礎,增加小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能力。因此,教師在課堂上選擇生活元素時,要遵循“科學性、合理性、針對性”這三項基本原則,真正發揮生活元素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引導作用。在將生活元素引入到數學課堂的過程中,我們常常看到部分教師為了追趕教學進度,沒有提前選擇好生活元素和課前準備,在課上選擇一些學生難以理解、不感興趣的生活例子,不僅沒有起到活躍課堂氛圍的效果,反而使得學生出現厭學情況。學生每天都會接觸的課本、黑板、鉛筆等,雖然這些事物也屬于生活元素范疇,但是由于學生每天都會頻繁接觸,所以興趣程度較低,難以起到激發學習興趣的作用。
(三)利用生活元素,提高課后學習效率
小學生要想學好、用好數學知識,僅靠課堂教學的四十五分鐘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利用充裕的課后時間,進行數學知識的強化訓練和實際應用,將數學知識服務于生活。考慮到小學生對新奇和未知事物的探索求知能力較強,因此教師在課后作業布置時,一方面要摒棄傳統的習題訓練、公式背誦等教學方法,另一方面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認知特點,科學合理地布置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課后作業。
總而言之,數學同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數學來源于生活。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認識到生活元素同數學教學相結合的重要性。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不僅要深度挖掘教材中同生活密切相關的數學內容知識,同時也要善于在生活中發現同數學密切相關的元素,通過將生活元素成功地融入數學教學中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這對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效率及提升教學質量是很有幫助的。
參考文獻:
[1]張麗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元素的應用分析[J].都市家教月刊,2016.
[2]常鑫.生活元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校園英語,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