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清秀
摘 要:數學的教學來源于生活,所教授的數學知識也將最終運用到生活中去,因此在新課改形勢下教師越來越注重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那么教師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式來實現教學的生活化呢?如何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緊密關聯呢?就這個問題做一下探討,希望能夠對各位小學數學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課改形勢;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
一、引導學生以數學的視角來看待生活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能夠運用到數學的知識,但是很多學生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往往會把學習、生活分開,這樣并不利于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開展,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數學的角度來看待生活。例如在每節課上課的前五分鐘,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發言,來說出自己在昨天的生活中運用了哪些數學知識。有的學生可能會說:“我和爸爸媽媽去超市買東西,找錢的過程運用到了數學的四則運算。”有的學生說:“我昨天和爸爸媽媽一起打掃衛生運用到了數學的分類匯總。”教師運用這種方式來讓學生說出自己生活中運用到的數學知識,能夠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同時也能讓學生以數學的視角來看待生活,對于實現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
二、創設生活化教學的情境
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借助教師的語言來進行創建。例如在進行數學的混合運算的教學時,教師可以以“班級要分發作業本了,班級內有40名學生,一共要分發360個作業本,每個學生有2個語文本,3個數學本,剩下的都是英語練習本,那么求問每個學生應該有幾個英語練習本呢?”這樣的語言來創設教學的情境。在班級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分發練習本、作業本的情況,學生可能并沒有意識到這是數學知識的運用,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自己的語言創建生活化的情境來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另一種是教師利用多媒體來創建教學的情境,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形式也越來越多地運用在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建教學的情境來實現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我們依舊拿四則混合運算的教學來進行舉例,教師可以提前從網絡上搜集一個“小學生跟隨長輩在超市結賬”的視頻,學生通過觀看視頻意識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從而實現數學教學的生活化。
三、設置生活化的教學環境和師生關系
要想實現教學的生活化,教學的環境和師生關系是兩個很重要的因素。那么教師應該如何創建生活化的教學環境和師生關系呢?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布置教室的四面墻。不要總是貼一些名人名言和教學守則,這樣會抑制學生的發展。教師允許學生自己來布置教室,使教室充滿生活化的元素,從而實現生活化的教學。其次就是教師要創建生活化的師生關系。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把自己置于領導者的地位,學生只能聽從教師的建議、想法,這樣的師生關系并不和諧。因此教師一定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用親切的語言、行為來對待學生,把學生當成自己生活中的朋友,這對于教學的生活化起到了一定的幫助作用。
四、提出生活化的問題,實現教學生活化
提問是課堂上教師與學生有效互動的形式之一,要想實現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教師一定要重視提問的方式,利用生活化的問題來實現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我們拿“統計”的教學來進行舉例,教師不要直接問學生什么是統計、如何來做統計,而是可以以“上一次咱們班數學小測驗有很多同學得了滿分,非常不錯,那么誰能給我統計一下咱們班究竟有多少同學得了滿分,有多少同學在90~99之間呢?”這樣的提問方式來進行,有的學生可能會說:“直接挨個學生問一遍就可以統計出來了。”有的學生則會說:“我們可以統一進行詢問,讓滿分的同學舉手,然后再讓90到99分的學生舉手,這樣的統計形式會更節省時間。”教師提出一個生活中會用到的問題并引導學生來解決,這樣不僅統計知識與實際生活有了一定的聯系,而且這種形式也能吸引學生的興趣、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
五、采取生活化的實踐方式
實踐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如果學生不能把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教學就是失敗的。因此教師可以采取生活化的實踐方式來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于生活中。我們拿“位置與方向”的教學來進行舉例,教師在教授完成之后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去觀察,例如班級里的小明家住在學校的東南方,那么教師就可以讓小明自己去判斷學校在自己家的哪個方向。同時教師也可以開展游戲化的實踐形式,讓學生拿兩個物體,一個塑料板子和一個乒乓球,學生兩兩一組自由對塑料板子和乒乓球進行擺放,一個同學負責擺另一個同學負責說出位置,例如乒乓球放在了板子上那么就要說出“乒乓球在板子的上面”。這種游戲化的實踐形式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同時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種方向、位置的問題,這種實踐的形式對于實現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
六、采取生活化的評價形式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評價很重要,它是師生溝通的重要形式之一,同時也是學生意識到自身學習存在哪些問題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不能單單用“你這樣回答是錯的”“很好”之類的語言來對學生進行評價,可以采取生活化的評價形式。首先教師在對學生的評價中要考慮學生是否能夠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問題這個元素,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放在首位;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學生更了解自己的數學學習存在哪方面的缺陷,這種方式能夠加強學生對自身的了解;再次,教師可以讓好朋友來評價,學生生活中都有自己的好友,有的時候好朋友更加了解自己,所以教師可以采取好朋友評價的方式來提升數學評價的質量。
小學數學的大部分知識都在生活中有著重要的運用,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切實做到數學教學的生活化,那么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運用能力都會得到提升。所以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新課改的形勢下我們一定要采取合適的方式,努力實現數學教學的生活化。
參考文獻:
[1]姜汝亮.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4(1):19.
[2]陳躍貴.淺析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