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杰
【摘要】英語課重在培養小學生的興趣,激發小學生的創新力,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情緒下學習英語,走進英語。本文就如何構建有活力的小學英語課堂淺談了自己的看法和體會。
【關鍵詞】小學英語 活力 互動
現階段我國小學英語課堂普遍存在缺乏活力和生命力的現象,學生像個“小大人”坐在教室里,教師問一句,學生小心翼翼的回答一句,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不時表現出緊張、不知所措的情緒,這種課堂模式教育出來的必定不是新時代需要的人才,學生不過成了學習的機器,在我看來小學生本身是充滿活力和生命力的個體,作為教師應該保護和激發學生的活力,讓小學生在課堂上展現其興奮和活力的一面,讓每一堂英語課都上的充滿意義和歡樂。
一、活化課堂教學內容
小學英語教學內容相對簡單,學生學習起來也較為容易,牛津版英語教材為學生設計了活靈活現的學習內容,其中包含了大部分的插畫和短句,這些插畫和短句多與學生日常生活內容相聯系。除了把握教材內容之外,教師應該將眼光放逐到生活當中,嘗試從生活中尋找活化的學習內容。縱觀當今社會,英語無處不在,教師如果能夠和學生一起用敏銳的眼光去發現生活中的英語,英語學習起來也必定充滿樂趣。例如學校經常會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必要的社會活動,其中游覽動物園成了學生們的最愛,在以往游覽動物園的過程中,學生只會逛一逛,玩一玩,很少會將其與英語學習聯系起來,事實上教師完全可以將此次游玩當做是一次難得的英語學習機會,在平時的學習中,學生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與動物有關的單詞,但是學生只能將學習停留在課本中,這部分學習內容就會變得非常的無趣,這時如果能夠在游玩中將動物詞匯教給學生,學生接受起來也會相對容易很多。在學生路過獅子時,教師告訴學生“this is lion.”在與熊貓玩耍時,教師告訴學生“this is panda.”這樣邊走邊玩邊學習,學習內容更貼近生活,學習效果也提高了不少。
二、構建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
傳統英語教學過于強調知識的灌輸,忽略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這樣以來我們教育出來的只會是紙上談兵的“啞巴”。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構建良好的互動師生關系成了新時期教育者應該關注的重點。那么如何構建有效的師生互動關系呢? 這就要求教師要正確認識教師和學生并非只是傳統教與學的關系,而是共同學習、互相平等的兩個個體。在平時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和學生多互動,從而實現師生之間的無礙交流。
三、游戲給課堂帶來無限活力
游戲可以給英語課堂帶來無限的活力,讓學生樂在其中,也讓學生變得更加的興奮。在英語課堂上教師盡可能采取多種游戲形方式,可以給英語教學帶來意外的驚喜。我們都知道游戲是小孩子熱衷的活動,如此使英語與游戲結合的教學模式,即可以讓學生盡情的游戲,還可以讓學生在快樂中掌握必要的英語知識。例如在學習“where is...”句型時,教師不妨和學生一起玩一個簡單的小游戲。教師先讓一個學生走上講臺,同時蒙上這個學生的眼睛,然后拿出一支筆,將筆藏在某一個學生的身上,臺下的學生通過詢問“where is the pen?”的聲音大小來提醒學生筆藏在哪里,當蒙著眼睛的學生靠近筆時,其他學生就可以提高音量詢問“where is the pen?”當蒙著眼睛的學生遠離了筆時,其他學生就可以降低聲音詢問“where is the pen?”這樣蒙著眼睛的學生就可以在聲音的提高和降低中找到筆。與此同時在游戲中,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了其中,除了上臺的學生,臺下的學生也為蒙眼睛的學生捏了一把汗,他們為了幫助蒙眼睛的學生盡快找到筆,會不由自主的跟著其他學生詢問“where is the pen?”由此看來一個小小的游戲可以促使學生主動張嘴說英語,可以讓學生在互幫互助間掌握一堂課要學習的重點,同時也給英語課堂帶來無限的活力。
四、利用體態語言增加英語課堂活性
學生規規矩矩坐在教室里聽課,教師一板一眼進行教學并不能有效提高英語課堂活性,要想讓英語課堂充滿新鮮的活力,我認為教師可以適當加入一些體態語言,通過體態語言讓學生的英語學習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一方面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穿插有效的體態語言,小學生在年齡和心理上都處于一個相對迷茫的階段,尤其是對于剛進入小學學習的一年級學生來說,他們更需要一個與幼兒教育銜接的橋梁,這時教師多在課堂上增加一些體態語言,便可以極大調動學生的興致。例如教師想要學生大聲朗讀時,就可以做出吹喇叭的姿勢,學生一看到吹喇叭的姿勢就知道要大聲朗讀了。雖然沒有語言上的要求,但是學生能夠心有體會,更能夠快速融入到英語學習氛圍中。另一方面可以用體態語言將教學內容表達出來。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詞匯和短語,其中很多詞匯都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詞匯和短語也恰能夠用相應的體態語言將其表達出來的。在體態語言的表達中,學生可以真切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當每一個學生都愿意主動參與到英語學習中,勢必會給英語課堂增添更多的活力。
總而言之,小學英語教學是一門對教師高要求的學科,教師不但要精心準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更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努力通過最適宜的模式讓學生學習到英語知識。與此同時那些在多數教師看來休閑娛樂的游戲等互動模式恰成了當今英語課堂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促使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即體驗到了游戲的快樂,也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從而給英語課堂注入了更多、更新鮮的活力。
參考文獻:
[1]陳淑.小學英語小組合作開展時機的調查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7(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