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衛衛
摘 要:在經濟新常態下,金融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而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房地產金融風險調控監管、房地產金融信貸風險防控水平以及“影子銀行”的監管都對金融監管體系有著重要影響。因此,為了促進金融管理的穩定、金融運行效率的提高,必須不斷完善上述各項金融風險管理,從而不斷完善金融監管體系,提升金融支持經濟發展的效率,推動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金融系統;運行風險防控;策略研究
在經濟新常態下,金融機構的正常運行模式在不利事件發生后會失效,因此會產生很多不確定的風險事件,嚴重影響金融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在金融系統運行的過程中,金融風險具有不確定性、普遍性和擴展性,所以,對金融風險必須進行全面評估和從多方面加強對風險的網絡化管理,從而提高金融金融風險的綜合管理水平。
1 經濟新常態下金融系統運行風險特征
金融風險主要來自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在經濟新常態下,金融系統運行過程中的風險特征主要為:第一,不確定性。在實際情況中,金融涉及到各個領域,因此,金融風向的影響因素眾多,因此,對金融損失必須評估整體系統,才能有效控制風險。第二,普遍性。金融工具所實施的大部分活動中都具有有償性,金融的出資方在一段時間后會收回其資金,并且收取該過程中的相應報酬,因此,金融系統運行風險管理呈現普遍性。第三,擴展性。信任是金融運行的重要基礎,在各種金融活動中必須具備良好的信任條件,利用信用網絡進行信用管理,促進金融風險防控管理水平的提升[1]。
2 經濟新常態下金融系統運行風險情況分析
在經濟新常態下,我國金融系統運行中存在的風險主要來自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房地產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信貸風險以及“影子銀行”產生的風險。
1.地方政府運行形成的債務風險分析
地方政府在經濟新常態下的債務主要表現為:地方債券債務和地方投資融資平臺債務。因此,想要防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需要從這兩方面著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一旦產生,不僅會對金融機構產生重大影響,也會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所以,在對金融系統風險防控策略中,需要加強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管理,也就是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對地方政府的投資、融資平臺進行風險防控,保證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能夠安全化運行。
2.房地產發展形成的金融系統風險
在經濟新常態下,很多金融機構由于利益的驅動,爭相進入房地產領域,比如,房地產開發過程中的貸款、土地儲備貸款、客戶與消費者的按揭貸款以及房地產流動資金貸款等等。總之,房地產金融已經逐步滲透到房地產的每個領域,因此,防控房地產金融風險必須從多方面進行,才能促進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特別是在房地產全面發展的今天,更要全面協調管理房地產金融,才能建立科學的房地產金融系統,從而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3.“影子銀行”形成的金融風險
在經濟新常態下,“影子銀行”主要是指由于缺乏有效監管,很多不具備金融機構功能的機構實施金融行為。影子銀行的負債不是存款,所以針對存款的貨幣機構無法對其嚴格監管,而其在運行過程中,往往會產生越界行為,加大了整個信貸資產管理的難度。而金融系統的管理涉及多個方面、多個渠道,如果影子銀行得不到有效監管,就有很大的可能產生系統性金融風險[2]。
3 經濟新常態下金融系統風險防控策略
在經濟新常態下,很多社會因素都會影響到金融系統的運行,因此,金融風險的產生因素有很多不確定因素,金融系統需進行全方位管理和控制,提高金融風險管理的綜合防控水平,才能促進金融系統的健康安全運行。
1.經濟新常態下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
全面有效管理地方政府的債務是金融系統性風險防控策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負債和收入的有效匹配,真正降低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從而促進金融系統的健康穩定發展。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地方政府的過度負債行為。歐洲債務危機以及美國次貸危機都給我們敲醒了警鐘,因此,我們必須從金融風險防控角度出發,有效管理金融風險,提高對風險的防控管理水平。具體來講,需要建立科學的宏觀經濟發展的債務管理系統,能夠全面、有效測算債務,達到負債平衡的目標,從而促進各項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這樣通過運用金融工具,及時清算呆賬和壞賬,優化經濟運行的渠道,才能為經濟的長期發展提供良好條件[3]。
2.完善房地產金融風險調控監管體系
美國次貸危機之所以產生,其根本原因是金融機構將大量貸款貸給了信用較低的借款人。就房地產領域發展而言,放假下跌和利率上升會產生壞賬,給金融系統帶來很大風險。所以,在建立房地產金融系統的過程中,必須重視對個人住房信用貸款的有效監管,不斷提升個人房貸資產的質量,并且從多方面對房地產金融風險進行嚴格監管,才能完善房地產金融風險監管體系,整體提升房地產金融風險的防控管理水平。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從事房地產信貸的金融機構必須全面有效評估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情況,以及提升自身的信貸業務共和管理能力,從而真正控制房地產金融的風險,最大程度避免房地產金融風險的產生。
3.加強對“影子銀行”的監管
為了更好的金融行業經營的發展趨勢,我國很多金融風險的產生,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金融監管不到位。在經濟新常態下,對金融系統運行風險的防控措施之一,就是加強對“影子銀行”的全面監管,建立完善的金融警示系統,并且協調各部門完成各種監管工作。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首先要改變金融監管理念,樹立新時代的管理理念,達到全方位監控金融機構的目的,改善金融信用環境,全面提升對金融系統的綜合管理水平。其次,在金融監管的運行中,要提升對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及時性,實時更新金融監管的內容,實現對金融信息的共享,從而形成健全的金融風險防控管理機制,營造良好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避免金融風險產生。第三,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通過完善的金融法律法規,規范金融系統的運行,為風險防控創造良好條件,從而提高金融風險的防控管理水平。第四,加強對金甌讓衍生品的風險防控,能夠有效控制金融風險。“影子銀行”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缺乏監管,其風險產生的原因也是由于監控不到位,因此,必須加強對“影子銀行”的全方位控制和管理,提升風險防控能力,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4]。
4 結束語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對金融的監管逐漸從分業監管轉變為混業監管,不僅需要充分發揮金融監管的作用,還需重視銀行內控、行業自律以及社會監督的作用,建立多元化的金融監管體系。在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經濟結構轉型進入陣痛期和經濟發展進入換擋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經濟風險,因此,為了確保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必須加強金融系統運行風險防控的綜合能力,著重完善金融制度,優化金融監管模式,不斷完善金融制度和相關法律法規,優化金融監管模式,尤其對地方政府債務、房地產發展產生的風險以及“影子銀行”產生的風險加強監控管理,從而為經濟的整體運行創造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賈國強.連平深度解讀金融風險防控:針對性“排雷”,防范蝴蝶效應[J].中國經濟周刊,2017,(01):25-27.
[2]馮超.宏觀審慎管理視角下我國銀行系統性風險監管研究[D].湖南大學,2016.
[3]丁悅.影子銀行體系對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5.
[4]許韶輝.金融子行業間的系統性金融風險溢出效應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