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武
摘 要:隨著我國職業技術學校教育的迅速發展,技術群體人數越來越多。作為我國未來社會主義建設的主要力量,他們的思想道德建設的情況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學校教育在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在教學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勞動者。
關鍵詞:職業學校;學生;德育教育
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他們畢業后將直接進入社會,成為我國未來社會主義建設的主要力量。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作為職業學校的教師, 應注意抓住生源特點,要在教會基本理論知識及較強實踐技能的同時,更要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如何加強職業學校學生的德育教育談幾點自己的見解:
1 當前職業技術學校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重視程度不夠,認識不深。職業技術學校培養的是各類專業技術人才,所以學校特別重視抓學生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學習。有的認為職業道德教育并不是學校教育的重點和中心工作,只是作為學校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由德育課教師上上課就行了,等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在實踐中再去學習、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也不遲。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自然就不會落到實處,效果自然也就不會好。
2.教學形式單一,內容枯燥,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和參與積極性,缺乏實效性。學校主要是以灌輸形式進行德育教育,忽視德育過程中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而且課本上的內容與學生接觸到的社會現象有很大的出入,他們總是能舉出很多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到的反面事例,這樣教師所講授的內容就很難被學生接受。
3.生源不足,學校主觀放松德育教育。
近年來,受經濟結構調整、社會就業壓力增大、高校擴招和職業教育自身吸引力不足的影響,填報職業技術學校的初高中畢業生明顯減少,為吸引生源,維持自身生存,只要有人報名,就被錄取入校,生源素質參差不齊。學校過分遷就學生,主觀上放松了對學生在德育方面的教育和約束。
4.市場經濟對職業道德的影響。在實際的社會生活當中,市場自身的缺陷和不平等不斷暴露。比如說在市場經濟的大潮面前,市場原則向各個領域的滲透,導致了人們交往行為的工具化,個人私利與社會功利的沖突與矛盾、道德裂變在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方面表現得更為突出,極大地腐蝕了各行各業的職業原則。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接觸社會,這些消極影響不可避免地傳入校園,影響著學生的思想。
2 如何加強職業技術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
1.要高度認識德育工作的地位及其作用
在新形勢下,隨著經濟建設對職業技術學校各類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長,當前的德育工作已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要,迫切要求德育工作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首先應該是對德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要有新高度。據大量資料報道,快速培養大批職業素質高的實用型、技能型人才已是十分緊迫的任務。因此,職業技術學校德育工作的加強、改進和創新,是增強德育整體效果、提高德育水平、建立和完善有職業技術學校德育體系的需要,是我們培養未來合格的社會勞動者和建設者的需要,也是在新形勢下提高綜合能力、實現“人才強國”戰略的需要。
2.改進課堂教學,不斷更新職業道德教育內容。職業道德教育首先要滲透到德育的第一課堂。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教學是培養學生道德素質的基本渠道,要合理設置德育課程,改革政治課教學,切實有效地發揮這一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學校應該針對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不同層次和特點,對政治課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活動進行改革,打破以學期為期限的傳統教學模式,實行模塊化教學,對不同層次、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有重點的、有針對性的道德教育。還應該設立案例討論課,形成職業教育特色,還可以邀請校外的專家、企業家、有成就的校友等知名人士舉辦德育系列講座等靈活的教學形式。為學生剖析職業道德方面的熱點、疑點問題,幫助學生樹立努力成才的意識,確立正確的擇業觀、創業觀和道德觀。總之,要把德育作為學生的一種能力來培養,并在實踐中鍛煉鞏固。
3.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進行道德行為教育的重要保證
教師的自身道德修養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作為教師不僅是學生政治上的指路人、思想上的良師益友,而且其自身的道德形象更是學生最直接的榜樣。老師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質、教學作風、行為規范、風度儀表等方面直接影響著學生。我們必須用自身的行為去教育學生,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可以效仿的道德楷模。如果教育者本身言行不一,說一套,做一套,就沒有說服力,學生對教師就失去信心,產生懷疑,難以起到教育實效,甚至起反作用。學校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建立一批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教師的自身素質提高了,學生的道德行為教育也就不難了。學校在抓好全體教職工的道德行為教育的同時,良好的教風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具有強大的教育影響作用。因此,要重視全體教職工的師德建設的典范作用。使學校全體教師自覺接受他的影響,自覺地抵制和改變不良行為和作風。
4.正視現實,正確引導。
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正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在這復雜的經濟社會變革中,出現了道德缺失、違法亂紀等不良現象。這些社會中存在著的東西,都會對正處于心理狀態不穩定的學生產生影響。為了使學生對社會有更多的了解,正視社會現象,開展“每日關注十分鐘”活動,利用十分鐘時間來幫助、引導學生對社會時事政治和周邊發生的事情的關注、理解、分析,去偽存真,提高學生對新事物,新思想,新觀念的判斷力,理解力,從而得到正面的信息,以此來指引學生前進的方向。在形式上可采用案例分析式、典型示范式等等,與學生平等討論分析,內容上要多聯系社會,聯系學生實際,并輔助法律知識,為學生解答關于人生、社會的疑惑。這樣,抽象的道德理論才能具體化,喚起內省過程中的正義感、責任感、道德感,就會驅使其作出具體行為的修正。
5.切實加強德育建設,營造良好的校園育人環境。
良好的校園氛圍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是強化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潛在課堂,是培養人的外在條件。通過環境氛圍的熏陶可以內化學生的行為習慣。在這方面,學校首先要嚴肅校規校紀,對違紀情節嚴重的學生,決不姑息養奸。同時舉辦各種活動,如:以文體活動,開展集體主義教育;以向災區捐款活動,開展獻愛心教育;以專業競賽活動,開展動手能力教育;以社會實踐活動,強化創業和職業道德教育等。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能使德育工作有學校灌輸教育轉化為學生自主的感悟,強化了學生自我教育,滿足了學生的精神和身心發展需要,這樣學校的德育教育才能順利地實施,收到良好的效果。
總之,面對新形勢下職業技術學校的德育工作,每個教育工作者都要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為己任,結合實際情況和社會發展需要,不斷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和效果,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特征的、具有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勞動者,從而達到職業技術學校德育教育的目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