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明蕾
【摘 要】近年來我國對外貿易快速發展,對商務英語人才的需要日漸增多,但商務英語雙語教學中卻存在不少問題。只有通過明確該學科定位,重視課程設置的優化性和教材的選擇,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建設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
【關鍵詞】商務英語;雙語教學;問題
隨著中國入世以來,國內經濟快速增長,商務交往也日益頻繁,國內對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在此情形下,“雙語教學”成為我國各大高校教育改革的一個熱門話題。而商務英語作為最具通用性,可比性的學科,現已是“雙語教學”的焦點內容。
1 雙語教學的含義
“雙語”是有一個國際通用的語言學術語,英語為bilingualism, 由“雙”和“語言”組合而成。對于“雙語”的定義,至今尚未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但一般認為,這是指一個人能夠同時使用兩種語言的語言現象。我們這里所說的雙語教學是指中國的學生在學習第一語言--漢語的同時,也學習第二語言--英語,而且這種教學不是分別進行的,而是同時運用漢語和英語進行某一學科的學習[1]。
沉浸式雙語教學、過渡性雙語教學和保留性雙語教學是雙語教學的三種模式。
(1)沉浸式雙語教學模式。此種模式指雙語教學的課程中使用外文教材,教師使用外語講授,學生以外語為媒介接受知識,這是雙語教學的最高層次。
(2)過渡性雙語教學模式。此種模式指全部課程或部分課程使用中文教學,一般都是在新生進校的時候開始。在適應一段時間之后,逐步采用第二外語教學。所以,過渡性雙語教學顧名思義指整個教學過程是從一個非雙語教學的模式逐步過渡到第二外語教學的模式中來的,有效的避免學生抵觸突然接觸第二外語教學的模式。過渡性雙語教學模式次于沉浸式雙語教學模式,相對于學生而言更容易接受一些。
(3)保留性雙語教學模式。此種模式指使用外文教材,但是教學時采用母語。這是最低層次,適用于外語水平薄弱的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可以逐步提高外語水平,然后進入過渡性雙語教學階段。
2 雙語教學的目標
“客觀地說,我國目前實施雙語教學的目的并不是源于種族同化、文化認同、社會穩定的需要,更不是基于民族的和諧共處、避免國家分裂的考慮,其最主要的出發點是提高英語水平,培養雙語人才,滿足國家、地方和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正如王斌華教授所說的:“雙語教育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一個途徑;在概念形成、知識遷移、國際視野、交際能力等方面,接受雙語教育的學生明顯優于接受單語教育的學生。這些是國外的研究結論,對我國開展雙語教學實驗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2]
雙語教學不是僅僅是英語教學與學科教學的簡單相加,而是通過運用外語進行授課與交流,以達到用外語的思維方式來更好地學習、思考和研究。其中包含了三個主要目標:
(1)語言目標
雙語教學的語言目標是雙語教學中最基本的一項,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逐步使外語成為溝通的媒介,讓學生掌握相關的術語的表達,能做到熟練運用外語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交流。
(2)知識目標
雙語教學的知識目標即是培養學生熟練運用母語和外語對學科進行思考、學習和研究。
(3)思維目標
雙語教學的思維目標是在掌握兩種語言的基礎上,具備對該學科的雙語思維能力。
3 商務英語雙語教學中現存的問題
3.1 學科定位
“什么是商務英語?”國內外的學者都有不同的看法。國外的一些學者認為商務英語是在商務環境下基本的以及更有效的溝通能力。國內學者則認為商務英語是商務環境中運用的英語,也就是從事商務行業的專業人才所學或應用的專門用途英語。[3]
由于商務英語定義的含糊定義,導致對該學科的定位也有所爭議。國內學術界至今未達成最終結果,有人認為商務英語是屬于專門用途英語,把它劃分在語言學下面的三級學科,也有人認為應該把它歸為一級科學與語言學是平級的學科。
針對學科定位的模糊性,就強烈要求商務英語研究會能組織相關專家對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科屬性進行系統研究,盡早明確商務英語的學科定位,以便給教學提供一個明確的目標。
3.2 課程設置
在商務英語課的課程設置中,大多數高校采用的都是“英語+商務知識”的模式[3],在授課的時候既要顧及到語言的學習,也要顧及到商務知識的學習,所以常常給人一種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對商務知識的掌握不扎實,不能將英語和商務知識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針對這種情況,應合理安排課程和課時,并注意課程與課程之間的銜接及先后順序。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若能在專業課程開始之前的一個學期開設相關中文課程,那么后面的雙語學習就事半功倍了。[4]
3.3 授課方法
商務英語的特點在于專業化、口語化和較強的針對性,而傳統的一只粉筆和一本教材的講授方法已經不適合了。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讓多媒體教學進入到商務英語的教學中去,互聯網為雙語教學提供虛擬的環境,多媒體給教學增添互動的教學的平臺。例如外貿函電、進出口業務流程等都能和多媒體所創造的環境相結合,讓學生能在一個仿真的環境中親身體驗流程。
除了借助多媒體之外,其他的一些方法也十分有效。例如在適當的時候給學生安排一些案例分析,通過小組討論的方法,讓他們用英語各述己見,不僅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而且便于他們人人參與、相互激勵和共享信息。或采用滲透教學法,即帶學生參觀外企的流程,在輕松的環境中,潛移默化的使用商務英語知識。
3.4 教材的選擇
教材的選擇是雙語教學中不可忽視的問題,到底使用中文教材,中英文對照教材,還是原版英文教材?英文授課,中文教材已經不適合了,而中英文對照的教材也過于簡單化。要打破各大院校各自為政,自編教材的局面,所以在雙語教材的選擇問題上應盡可能選實用性,針對性強,內容豐富、生動形象、難度適中的原版教材。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英文原版教材就是眾所周知的。當然,最近人民郵電出版社的雙語教材很值得各位老師讀讀。 該教材是系統的、全面的原版教材,并附上了一些中文附注。這些中文附注包括了術語的解釋和難句的分析,還配有相關圖案增加了可讀性。還應多注意教材的年限和出版時間,始終保持教學與時俱進[5]。
3.5 師資隊伍的建設
師資是開展雙語教學的關鍵,對于雙語教學的教師的素質要求也就非常高,不僅專業要精深,英語功底扎實,還要求能熟練地運用英語來表達專業知識。而現狀有兩種:一是英語教師來上雙語課,或是專業教師來上雙語課。這兩種情況都只考慮了一面,因此在選擇的雙語教師時應將兩者結合,才能把雙語課上好。在高校中,外語學科重在培育學生的語言能力,往往忽略學生的實際生活運用能力,而經貿類學科卻只強調專業,忽視外語水平。這是我們師資匱乏的原因之一。在外企也有不少精英人才,可是高校的待遇遠遠不如外企,導致相關人才缺乏。對此,可以通過對外語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和對專業教師進行外語培訓以增加雙語教學的師資力量,鼓勵外語教師攻讀MBA,聘請外企專家當客座教授等方式來增加師資隊伍的實力[3-6]。
4 結語
為了適應社會的全方位的要求,商務英語的雙語教學應受到更多的重視。因此,應多開設雙語課程,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培養他們的思維模式。打破舊的雙語教學模式,為學生的雙語教學創造更好的條件,使他們成為社會所需的知識型,能力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周中林,張慶欣.國際經貿專業雙語教學思路探討[J].商業時代,2007,(12):40,69,70.
[2]周宇.電子商務雙語教學的探討[J].文教知料,2007,(2):179—180.
[3]羅玉華.淺議商務英語教學中存在的誤區及其對策[J].現代教育,2007,(2):116—117.
[4]謝光華.國際貿易類專業推行雙語教學的可行性研究[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3):74—75.
[5]李媛.商務專業雙語教學初探[J].讀與寫雜志,2006,(9):14,34.
[6]孟書.關于國際貿易雙語教學的幾點看法[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6,(8):72—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