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良嬌
摘 要:信息技術的全面滲透已經讓我們步入了“全民網絡時代”,幾乎所有的活動與交際都需要在網絡的支撐下完成,小學英語課堂同樣需要反思與革新傳統的教學理念,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來激發出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優化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因此對網絡環境下的小學英語教育進行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小學英語;網絡環境;策略
在網絡環境中,小學生不僅要與教師、教材進行有效互動,還需要利用計算機來促進人機、師生、生生、文本之間的有機交互,這就代表著小學生所獲得的英語知識與技能突破了教師為唯一傳播途徑的封閉式課堂教學,小學生完全可以通過網絡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英語學習資料,教師在此過程中是促進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幫助者與促進者,這就能夠充分體現出小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能夠讓教師自覺將英語教學重點放在培養與提升小學生的英語能力與學習能力之上。另外,網絡上包含著大量原汁原味的英語音頻資料,這就可以優化小學生的英語發音,讓他們能夠說出一口更加地道、流利的英語,提高小學生的英語交際水平。下面,筆者從構建趣味性教學情境、突破英語教學的時空限制、正視網絡技術的輔助教學作用三個層面,討論網絡環境下的小學英語教學策略。
一、構建趣味性教學情境
現在的小學教學越來越重視教學情境的積極作用,尤其是小學英語課堂中,學生從小便生活在漢語環境中,所以他們需要在情境的引導下逐步形成英語思維,形成開放的思維方式與視野。網絡中有大量的圖畫、文字、動畫、視頻信息,教師完全可以利用這些資源來構建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保證小學生對接下來的英語學習產生興趣。
在“Cinderella”這一課中,講述了灰姑娘的故事,小學生對這個童話故事已經耳熟能詳,網絡上也有許多關于Cinderella的動畫片、電影以及英語繪本。因此,在這節課上,我從網絡上搜集到了關于灰姑娘英語啟蒙故事的動畫片,這個影片中的英語知識比較簡單,且有中英文雙字幕,不僅可以讓小學生重新回顧灰姑娘的童話故事,激發他們的興趣,還可以讓小學生跟著這個動畫片學習英語發音,綜合鍛煉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雖然這個影片只有十幾分鐘,但是小學生都看得津津有味,他們隨著動畫片的故事情節的起伏也產生了情緒波動,在這個情境之中,再讓小學生學習“Cinderella”,是建立在小學生的積極情緒之上的,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突破英語教學的時空限制
網絡技術還有著另外一個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優勢,即不受時空限制,只要有網絡,利用一部手機或者一臺電腦就能夠隨時隨地學習英語。另外,現在的網絡資源上有各個版本的小學英語教材學習資料,還有一部分拓展性英語知識,小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學習資料,實現個性化發展,并隨時隨地地與教師、同學建立聯系,增強師生、生生互動,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在“Asking the way”一課中,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課后作業:制作關于自己所生活的社區環境的地圖,并且在家庭中練習“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some place?”“left”“go straight”等知識與語法。為了檢驗學生的成果,我還專門利用網絡通訊工具,隨機抽取了幾名學生,與學生發起了語音通話,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任何小學生在做作業的時候遇到問題,也可以通過網絡語音聊天與我通話,或者直接在網絡對話頁面中留言,我看到學生提出的問題之后會及時與學生溝通,幫助他們學習英語。
三、正視網絡技術的輔助教學作用
許多教師在應用網絡資源與技術的時候,常常會讓網絡技術完全代替傳統教學手段,小學生在一節英語課堂上不間斷地觀看教學視頻、幻燈片,與教師、其他同學之間的交流幾乎為零,嚴重打擊了小學生的積極性,讓小學生產生乏味、疲憊的感覺。因此,在網絡環境中,我們必須要正視網絡技術的輔助教學作用,不可使其完全替代傳統的師生、生生互動,切忌越俎代庖,而是要將網絡技術與傳統教法共同作用于英語教學。
不管是任何網絡教學方式,我都十分注重這些網絡資源與技術在英語課堂中的應有比重,一般情況下,一節課的網絡視頻的播放時長會控制在整節課的三分之一內,避免小學生的自主合作活動沒有充分的時間,避免小學生產生眼花繚亂之感。
總而言之,網絡環境已經成為時代特征,每一個小學英語教師都應該要認真學習網絡信息技術,提升自己的英語教學素養、信息應用水平,不斷優化教法與學法,促進高效課堂的實現。為此,教師要利用網絡資源促使英語課堂走向趣味化,寓教于樂,讓小學生在英語情境中形成英語語感;教師要利用網絡技術突破時空限制,豐富教學資源;教師要正視網絡技術的輔助教學作用,以客觀、科學、批判性、反思性的態度來加以應用。
參考文獻:
[1]何潔.網絡環境下小學英語教學策略探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1).
[2]漏利明.網絡環境下浙江省小學英語教學策略的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6(3):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