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紅芳
摘要: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是當前企業集團資金運用的一種全面化的資金管理方式,能夠有效管控企業集團的資金使用情況,進一步集中整合集團的沉淀資金,加強企業集團的收支平衡,從而有效促進企業集團的健康發展。盡管我國企業集團在實施資金集中管理上一直在不斷改進,并且獲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得資金集中程度與資金使用效率得到了一定提高,但相較于西方企業集團,仍存在諸多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提高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能力的意義,繼而通過自我剖析其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措施以提高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的有效性。
關鍵詞: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有效性
一、提高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能力的意義
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對于一個企業不言而喻,其始終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中之重,而企業集團的資金資源作為財務管理的最重要部分,如何有效進行運用,直接關系到企業集團的發展與生死存亡。現階段,我國部分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依然存在大量的資金沉淀在基層單位,無法對集團本身的資金流向進行有效監管,資金配置不科學等問題,從而造成了企業集團的資金使用效率低,成本浪費嚴重的現象;同時,還造成企業在財務管理上無法有效的管控金融風險,這嚴重制約了企業集團的健康發展。因而,提高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的有效性對于企業集團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增強生產經營能力,促進企業集團資金資源優化整合,規避潛在金融風險,保障企業集團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提高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能力的意義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
企業集團下屬各單位在經營業務種類上的差異,決定了其各自資金使用狀況的差異,因而會出現部分所屬單位資金相對充足甚至富余,而同時部分所屬單位資金使用緊張或欠缺的現象。如若各單位資金分散管理,資金緊缺的下屬單位一般需要采取外部融資等方式以較高成本補足資金;同時,資金充裕的下屬單位則因未充分利用閑置資金而造成集團的資金資源浪費,這種因分散管理而產生的資金分布不協調將導致整個企業集團資金運作效率低下,對整個企業集團的持續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而在企業集團進行資金集中管理,便可有效地集中分散在所屬各單位有限的資金,結合市場與所屬各單位經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配置資金,既可降低所屬單位的融資成本,又可減少部分所屬單位因資金閑置而造成的資源浪費。因此,提高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能力有利于充分利用企業集團的沉淀資金,提高整個企業集團資金的使用效率,增強企業良好的信譽,減少企業對外融資的難度,最終有效地促進了企業集團經營發展[1]。
(二)提高企業集團規避風險的能力
目前中國的企業集團在資金管理上普遍存在資金管理制度尚不完善以及資金運用缺乏科學性、協調性的問題。由于未對企業集團的資金施行集中的統一化管理,導致了集團因缺乏對所屬各單位的資金使用狀況的了解而無法實施有效的監管;各單位在資金使用上的各謀其政,造成部分資金使用效率低下;除此之外,企業集團所屬各單位獨自與銀行進行業務往來造成多頭開戶的情況普遍存在,進而導致部分企業集團銀行貸款與存款呈現“雙高”現象,不但增加了企業集團的貸款利息和資金資源的浪費,同時還進一步加大了企業集團潛在的金融風險,限制了企業集團利用有限的資金進行良性投資和發展。
因此,企業集團通過有效實施資金集中管理方法,不僅能夠加強集團對其所屬各單位資金運用情況的有效監管,從而有效管控和降低集團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還能夠提高資金的有效利用率,增強所屬各單位的資本經營意識,從而進一步提升所屬各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
二、我國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現存問題
(一)資金使用效率低下
由于我國部分集團還未建立相對健全的資金集中管理體系,加之缺乏資金運用、調劑的標準,造成大部分富余資金閑置,從而造成企業資金使用效率低下。同時,由于尚未建立先進的資金信息管理系統,導致集團對資金管理信息掌握缺乏及時性、全面性,因而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增加了集團對與其所屬各單位的財務管理信息、資金結算、投融資等相關信息進行及時匯總與反饋等工作的難度。另外,由于集團對于所屬各單位的資金運用情況難以進行全程跟蹤監管,導致集團的財務管理混亂,并未建立有效的資金池,導致資金閑置進而降低了資金的有效利用率。
(二)資金集中管理的風險逐漸增大
在我國企業集團實施資金集中管理的實踐中,還存在由于集團內部所屬單位“本位主義”嚴重,僅僅將追求自身經濟利益最大化置于首位,并因此在擔保、投資、借款等經營活動中不按照集團財務有關制度規定執行,從而導致資金風險的不斷加大,財務管理相對混亂的問題,進而對整個集團的財務風險管控造成了不利影響。除此之外,由于個別集團缺乏對財務風險的有效管控和防范的能力,沒有對所屬各單位的財務情況進行有效的跟蹤監管,造成了部分企業集團在資金管理上處在嚴重失控的狀態,為集團的資金安全帶來了重大隱患。
(三)資金集中管理監管不到位
在我國,部分企業集團雖然已開始實施資金集中管理制度,但實際上卻未對資金集中管理給予充分的重視。具體表現為企業集團普遍沒有建立專門的監督職能部門,沒有對所屬各單位的財務報表進行有效的監督評估,所屬各單位各自掌握自身的財務數據,從而造成了企業集團對整個集團的資金運用狀況缺乏了解。而缺少集中監管機制將直接導致所屬各單位的資金閑置,或是資金濫用等問題的出現,從而造成企業集團資金的使用效率在不斷下降的同時,資金運用存在的安全風險也逐漸增大。
三、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設立資金調配統一化標準
企業集團應充分認識資金集中管理對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其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建立資金調配的統一化標準。首先,要實行規范化的財務預算制度,因為財務預算是有效實施集團資金集中管理的重要保障,集團可以通過財務預算對所屬各單位的生產經營以及資金運用等每個環節進行有效的管控。其次,不斷建立健全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把各項資金使用以及支出嚴格控制在科學合的財務預算之內,使整個企業集團的資金有序可控。另外,要進一步健全企業集團自身的信用、資金使用評估體系,建立系統的信用、資金使用評估體系可以準確掌握和評估集團所屬各單位的資金使用效率,從而進一步協調企業集團所屬各單位的資金合理使用,提高企業集團的市場競爭力。endprint
(二)優化企業集團資金結構
資金結構是決定企業收益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斷的完善企業集團的資金結構,不斷的優化集團自身的資金結構,有效加強集團的資金周轉能力,才能實現進一步提高企業資金使用效率。單從投資的視角出發,在健全企業集團的資金結構上要根據兩個方面來探究,一方面是投資收益以及融資成本角度,另一方面是投資回收周期,因為企業集團如果想要實現利益最大化,就事必要從這兩個方面入手。集團首先要選擇符合自身實際發展的投資方向,才能夠完成集團所制定的投資目標;從集團融資的視角出發,融資是企業尋求更大、更快發展的重要途徑,所以集團融資的方法、途徑、量度的決策,對集團的發展起到重要的影響,只有適合集團的發展實際,符合集團的戰略決策的融資計劃,方能成為合理的融資。其次,在進行投資選擇時,應在綜合考慮集團內資產以及債務期限整體結構的基礎上選擇回收周期能與之匹配的項目,以此在保證集團流動性充足的基礎上使資金利用效率達到最大化。
(三)加強企業集團資金管理信息化建設
就其必要性而言企業集團與其所屬單位的財務信息不對稱是制約資金集中管理發揮最大化效用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就其可行性而言,隨著互聯網時代來臨,科技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集團完全能夠通過強化信息化建設而實現對所屬各單位的財務信息隨時掌握。因而,集團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強對先進的科學技術的應用,不斷增強集團內部資金管理信息系統,隨時管控企業所屬各單位的資金流向和收入來源,及時掌握整個集團的資金運用情況,集團要重視所屬各單位的財務信息的統計分析,針對集團的運用現狀以及將來的發展趨向做出正確的預計,從而為集團決策者與管理層提供詳實的信息支持,為集團發展正確決策提供了堅實保障。
四、結論
通過從財務效應角度闡述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對于企業集團經營管理的重要意義,本文得出建立健全并有效實施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及正確性。在當今企業管理制度現代化的進程中,資金集中管理模式必將成為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一種發展趨向,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就是利用一整套系統的資金管理制度,以先進科技信息技術手段,整合企業集團的資金資源,從而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進一步提高企業集團的整體價值。此外,本文通過分析資金集中管理制度在我國企業集團的實際實施情況,指出了其中較為顯著的不足,并根據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在未來,企業集團在重視資金集中管理制度的同時,還應意識到提高其有效性不應拘泥于形式,要立足于企業集團自身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資金集中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使資金運用高度符合企業集團戰略決策與經營目標,從而促進企業集團健康、持續、快速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顧宇,王炳志.我國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模式與實踐探析——以中遠集團公司為例[J].特區經濟,2007,05(10):282.
[2]劉娜.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模式有效性的實證分析——基于內部銀行模式和財務公司模式[J].商場現代化,2010,08(33):158.
[3]盧會軍.論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易出現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時代金融,2015,07(05):144.
[4]何燕芳.企業集團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審計與理財,2005(7).
[5]葉喜梅.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問題淺析[J].中國經貿,2013(8).
[6]白瑋,唐忠良.我國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研究[J].財會通訊,2013(15).
(作者單位:中陜核工業集團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