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勇
摘要:在部分企業中,預算管理已經成為影響企業經營發展的障礙。預算管理,這個企業資源配置不可或缺的工具,因為本身的局限性以及企業運用的變異性,導致其在企業經營管理中陷入困局。本文在反思當前預算管理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對優化預算編制方法、完善預算考核機制、建立科學預算管控體系以及引入預算管理提出多方面的建議。
關鍵詞:預算管理;預算體系;業績考核
預算管理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一種工具,從20世紀20年代在美國杜邦、通用汽車等公司應用開始,對現代企業管理的推動和發展起了較大的作用。20世紀80年代,我國部分企業引入預算管理概念。但直到21世紀初,全面預算管理的理念才逐步被我國大多數企業所接受,并開始廣泛應用。部分企業以企業戰略為出發點,成立各層級預算責任中心,設置預算管理流程,制定預算管理制度,建立預算評價體系,甚至構建預算管理信息平臺,建立戰略規劃—目標設立—預算編制—監控調整的全過程預算管理模式。預算管理為企業有效資源配置,防范經營風險,實現企業整體經營戰略,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但隨著預算管理工作在企業各個層面的深入,預算管理過程的漏洞被部分參與其中的人員所利用,其局限性也被逐步放大,從而導致部分企業預算管理在執行過程出現較大偏差,不僅造成企業資源浪費,影響企業戰略的實現,甚至危害企業發展。美國通用電氣前CEO韋爾奇曾這樣評價預算:預算是美國公司發展的一大障礙,應該徹底地放棄預算,預算根本不應該存在,制定預算就等于追求低績效。預算管理似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局。
一、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預算松弛”造成業績低下
預算責任中心為了順利通過以預算為基礎的業績考核,同時取得更多的成本費用預算額度,在預算編制環節會利用上下級之間“信息不對稱”的漏洞,采取有利于責任中心的行為。“預算松弛”就是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現象,其具體表現就是責任中心會在上報預算中低估收入、高估成本。而上級預算管理人員,因為自身未能掌握更多的業務數據和成本信息,只能借鑒歷史資料等信息,對責任中心上報的收入預算進行一定程度的調高,對成本預算進行一定程度的核減。一番博弈之后,上級下達給責任中心的預算,只是擠掉了“部分”水分,實際上仍存在“預算松弛”的問題。
“預算松弛”會到導致責任中心在經營過程中,只會追求一個低的經營業績的實現,盡量合適的完成收入預算,盡量多的支出成本預算,也就是韋爾奇所說的“制定預算就等于追求低績效”。這種行為將直接造成企業資源的浪費,影響企業后續發展。
(二)不科學的預算管理手段損害企業價值
企業管理的核心是為企業創造價值,傳統的預算管理因為其手段和方法的不科學,可能會影響企業經營決策,導致企業價值受到損害。
沒有科學的投資評價理論支撐預算資源配置,可能會導致企業錯失有利的投資機會,影響企業發展。沒有科學的成本費用開支標準,可能會導致責任中心成本預算資源的浪費。沒有科學的預算考核評價方法,可能導致不能公允的評價每個責任中心的業績,更加無法引導責任中心的經營活動始終圍繞企業戰略開展。
(三)不能及時應對外部環境變化
預算年度通常為一個完整的公歷年度。在一個預算年度內,預算的下達和調整通常分別只有一次,部分企業預算的下達需要到預算年度的2、3月份,而預算調整工作開展要到每年7、8月份。預算下達時間的滯后,勢必會影響整個年度預算的執行。預算調整時間和次數的僵化,又會影響到企業不能及時應對經濟環境的變化。
二、解決預算管理存在問題的建議
(一)引入預算管理審計機制
預算編制過程中出現的“預算松弛”,以及由此引發的預算執行過程中的資源浪費,在當前預算管控體系不能夠完全遏制的情況下,如果能夠引入預算管理審計制度,或許是個不錯的解決辦法。
預算管理審計主要是對預算執行結果的審計,并和企業日常經營審計工作相結合。利用同一項業務達到兩項甚至更多的目的,也減少預算管理審計成本支出。對于修理、技改和基建等工程項目,可將工程結算審計和預算審計相結合,在審定工程結算造價的同時,進一步查找預算和結算之間差異的原因,并將審計結果應用到預算執行考核中;針對物資采購過程合規性的審計,同樣可以掌握專項物資采購價格是否合理、公允,可將審計結果應用到下一年度預算編制審查過程中去。
(二)優化預算編制方法
目前大多數企業的預算周期和會計周期是相匹配的,這樣使得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甚至企業的經營決策,都要去匹配預算周期,造成不必要的管理成本發生,甚至造成預算資源的浪費。如果能夠采用滾動預算編制方法,以12個月作為固定的預算區間,連續不斷的組織開展預算管理的各類活動,勢必會使得預算的下達和調整更加及時,預算的執行和監控更加有效。
“增量預算法”因為其編制簡單、省時省力,為很多企業所采用,但增量預算法所認為合理的歷史數據和業務量是否真的合理,預算管理人員可能會不以為然。而作業成本預算,通過建立產品-作業-資源三者關聯關系,讓企業資源分配更具合理性,進而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預算編制環節的“松弛”問題。
(三)完善預算考核機制
在預算管理過程中,各責任中心出現的種種違背企業戰略總體思路、影響企業價值創造的行為,主要根源還是在于企業沒有建立合理的預算考核機制。所以說科學的預算考核機制的建立,會直接影響到預算管理的全過程,甚至會影響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大局。
預算考核應該和績效考核相結合,可以利用平衡計分卡等工具,建立囊括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的考評體系,從而引導責任中心的經營行為始終圍繞企業總體戰略目標來開展。預算責任中心指標的設計,可以分兩種形式,和其關系密切的考核指標,建議結合預算以定量指標為主,而輔助指標則以定性指標為主。
預算考核的結果應當與各責任中心以及員工的薪酬職位進行掛鉤,并根據各責任中心所處的不同環節和所面對的不同環境,合理確定獎懲級次,做到公平合理、獎罰并舉。
(四)建立科學預算管控體系
科學的預算管控體系,需要根植于預算編制、下達、執行和分析各環節中。在預算編制環節,可以利用“真實導向(Truth-Inducing)預算激勵制度”、“聯合確定基數理論”以及“精煉貝葉斯均衡”等工具和手段,控制預算責任中心出現“預算松弛”情況。在預算下達環節,可以通過建立成本費用、工程投資“項目庫”的模式,提高預算下達的時效性,在管控預算的同時,能及時應對市場環境的變化。在預算執行環節,可以利用“月度預算執行標準差”等統計工具,衡量預算執行的均衡性,避免預算年度成本支出的不均衡,從而出現資源浪費的情況。在預算分析環節,需要從多緯度反映企業預算執行情況,不要停留在數據層面的分析,而需要深挖數據背后的原因,同時建立重大風險預警反饋機制,將預算分析成果和企業經營戰略調整黏合在一起,保障企業總體戰略的實現。
三、結語
現代企業管理理念日新月異,預算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一種工具,必須始終圍繞著企業總體戰略,不斷修復自身存在的漏洞,豐富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及時適應企業管理需求,為企業創造價值,才能不讓自己陷入“困局”。
參考文獻:
[1]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價值管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
[2] Jim Brimson,John Antos,許燕.作業成本預算[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3]梁星.基于作業的全面預算管理[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
[4]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高級會計實務[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7.
(作者單位: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肇慶供電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