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華+楊玉芝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夕陽產業得到大力發展,老年教育也被提上日程,老年人對老年教育的需求也不斷變化,所以人口老齡化對高職院校即是挑戰又是機遇,因此在高職院校發展老年教育是我國高等院校開展老年教育的獨特形式。如何在高職院校中創辦好老年教育,使學校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是高職院校創新發展研究的重點。本文就高職院校創新發展老年教育進行研究探索。
【關鍵詞】高職教育;老年教育;老齡化
一、我國老年教育的現狀
由于老齡化在世界人口方面逐漸顯現,已被很多學者關注,逐漸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國際性問題。怎樣應對世界各國老齡化趨勢呢?經過調查研究,除了養老這個問題外,老年教育也被作為主要策略之一提出,在我國,老齡化人口增長速度非常快,老齡化問題極為突出,我國將面臨第一個老齡人口增長高峰的到來。據了解,當前我國老齡人口絕對值是世界之首,在2055年老齡化人口將約達到5億。我國也將步入嚴重的老齡化階段。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是挑戰又是機遇,因此把握機遇積極發展老年教育任重而道遠。在高職院校創新發展老年教育使學校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是高職院校創新發展研究的重點。
二、發展高職院校老年教育的意義
(一)使老年人得到繼續社會化
高職院校創新發展老年教育可以實現老年人的繼續社會化。對于老年人而言,隨著年齡的增加,對新的觀念和知識接受的能力逐漸下降,與社會接觸逐漸減少,思想漸趨保守,使得老年人融入到社會生活中的能力、適應社會的能力逐漸下降,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與社會脫節的現象,這就需要我們要持續加強對老年人的繼續教育,保持老年人的繼續社會化,讓老年人能夠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
(二)使老年人能夠實現終身教育
現在知識的不斷更新,使終身教育被廣大人們所關注,老年人也是一樣,為了適應社會的變化,必須不斷學習,所以老年教育是終身教育的一個階段,是人進入到老年階段,為了適應角色、心理需求等變化所必然要做出的選擇。對于老年人而言,到了老年階段之后,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會不斷的改變,特別是很多的老年人在退休之后,要面臨著適應新的角色、新的環境的壓力。這都需要我們要持續推進老年教育,讓老年人能夠獲得新的知識、新的生存技能,調適好自己的心理狀態,適應新的角色和社會環境。
三、高職院校發展老年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專業教師隊伍
高職院校的教師隊伍比較單一,主要是高等教育教師隊伍,專業的老年教育的教師比較缺乏。當前專業教師隊伍不足,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們目前正規老年教育專業畢業的教師僅有很少的人,農村地區根本就沒有配備老年教育教師,大部分學校開展老年教育憑借的是老師平時經驗的積累,簡直就是摸索著前進,有沒有進步,教師專業性不強。有些學校雖然名義上開設了老年教育的課程,配備了任課教師,但是由于忽視教育者自身思想觀念的轉變和更新,從事老年教育的教師大多是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其它學科教師或行政人員或退休工作者,他們的教學方式老套,不符合老年教育活動課的要求,無法突顯其特色。
(二)政府扶持不夠
政府在老年教育的宣傳上力度不夠。由于受人力、資金條件限制,老年宣傳教育還沒有真正深入到每一個老年人,老年人自我學習意識不強,沒有意識到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單靠業余的老年教育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老年教育的問題。另外,教育投資力度不強,比較薄弱。
(三)設立的課程體系單一
目前開展的老年教育的課程都是已經設定好的,比較單一,無法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對不同層次的老年人設定同樣的課程,不同年齡的老年人所需要的教育也是不同的,但是目前我國職業院校里面設定的老年教育大多都是機械化的,不會考慮老年人的文化背景和年齡。
四、高職院校發展老年教育的對策
(一)建設專業教師隊伍。
第一,在隊伍方面,成立專業的老年教育工作者隊伍,專門負責老年教育事業,還可以吸收社會工作者和志愿者參與老年教育事業。第二,對從事老年教育事業的工作人員進行相關的專業知識培訓,使其具有老年學、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理論知識。同時,還要對其進行包括老年教育方法、教育技術、老年人突發疾病處理方法等技能培訓,滿足老年教育實際需求。第三,將現有的對老年教育研究有興趣的在職教師進行轉化,培訓一支針對老年教育的專有興趣的在職教師進行轉化,培訓一支針對老年教育的專職教師擔任的老年教學授課任務。
(二)政府加大投資宣傳力度
政府應加大對高職院校老年教育的投資力度,設立專門的老年教育基金,使高職院校有資本進行老年教育,從而能使老年教育得到廣泛傳播,在傳播的過程中不僅在城市進行宣傳,還要深入農村,使農村的老年人也能接受到相應的教育。
(三)建立多元化課程體系
第一,針對層次和需求不同的老年人可以開設不同層次和不同需求的普通班、興趣班和高層次提升班等不同級別的課程;第二,針對不同年齡段的老年人,可以開設老年心理教育、老年健康教育、老年生活方式教育、老年創業學等不同類型的課程;第三,建立一種類似“超市”的體系,是老年人在老年教育超市中選擇自己需要的滿意的“教育商品”,比如書法繪畫課、音樂課、老年養生課、英語課、計算機課等。
五、結論
高職院校具有對文化和知識的創新和傳播的功能,是不斷培養人才的地方,在老年人不斷增多的情況下,高職院校應積極主動的承擔起老年教育的職責,使更多的老年人能夠跟上時代的潮流,適應時代的變化,使老年人老有所學,不僅在身體上健康,更要在心理上健康。高職院校要抓住當前老年化教育階段發展的時機,使高等職業教育進一步融入社會,滿足不斷增長的老齡化群體進行終身教育的需求,真正擴展和延伸高職院校參與社會和服務社會的職能。高職院校要把握住機遇,使高職院校成為當代教育體系中老年教育的引領者,領引老年教育的發展和創新。總結經驗進行推廣,充分發揮高職院校發展老年教育的引領和前瞻作用,逐步擴大教育范圍,輻射至整個老齡群體。
【參考文獻】
[1]葉瑞祥.老年大學教學記[M].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周同戰,吳濤.老年大學教育研究[M].黑龍江: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2:1-6.
[3]陳祖云.構建老年大學內部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J].老年教育,2015.3:9-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