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管理對于高等院校有著重要的意義,但現階段我國許多高校的教學管理工作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教學管理的觀念落后、教學考核及評價方式不夠科學合理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管理的水平,文章結合現階段大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就如何有效加強教學管理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大學教學管理 現狀 管理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2-0020-01
高等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是未來國家發展、科技進步的主力軍,大學的教育教學管理要能夠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確定符合現狀的教學管理目標,優化教學管理途徑,從而有效促進學校教學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大學生教學管理的現狀
(一)教學管理觀念落后
受長期以來我國教育觀念的影響,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傳授知識,但絕大多數的高等院校在實際的工作中都過分重視學生知識水平的提升,卻忽略了學生能動性、綜合素質的培養,學生在實際的學習工作中被動聽從教師的安排,但自身的學習主動性、獨立形不足。高等院校的管理人員缺乏服務意識,管理理念比較落后,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發展。
(二)學校的教學考核、評價方法不夠科學合理
學校針對教師的評價過分重視學術成果,在衡量教師教學工作的成果時,單純以教師工作量的完成量為標準。雖然部分學校對以往的教師評價方式進行了改革,采用以學生評價為主的考核評價方式,但這種評價方式缺乏針對性、靈活性,且不夠完善,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部分教師為了獲得較好的評價結果,與學生相互配合或者對學生放任自流,不敢管、不認真教,嚴重挫傷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影響了學校教學工作的效果。
(三)教學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落后
現階段大多數教學管理人員在實際的管理實踐工作中,將自身凌駕于教師及學生之上,將教學管理與教學服務脫離開來,扮演著支配者的角色,忽略了教學管理其實也是在為學校的教師及學生進行服務。加上現階段幾乎所有的教學管理人員對于大學教育管理有關的理論知識了解都不夠系統,只是按照已有的管理制度按部就班,管理工作習慣于維持現狀,過分簡單,致使教學管理并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二、大學教學管理的優化策略
(一)教學管理改革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教學管理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符合當前社會發展情況的高素質優秀人才。然而教學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對于學生的態度必然會影響到教育教學活動的效果。因此學校的教學管理改革應該以學生為中心,認識到當前階段學生教育應注意的各種問題,喚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建立科學化教學管理架構布局
近年來,隨著高校的擴招,許多高校的辦學規模都明顯擴大,這對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校院兩級管理方式能夠有效的分攤學校的教學管理壓力,提高教學管理的效率,確保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實際的管理工作中,學校要能夠將教學管理的重心向各院系下移,明確院系的教學管理職責,將教學評價、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等權限下放給各院系,學校則應該將管理的重心放在決策監督、目標管理等工作之中,完善學校的教學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各院系的作用,促進學校教學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完善教學管理制度
健全的教學管理制度對于高等院校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學管理的基本要求即制度化,學校教學管理工作中必須要能夠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完善的教學計劃及管理規章制度,實施動態化的教學管理,根據學校人才培養的目標以及學生的學習狀態等及時的更新課程內容,調整學校的課程結構,通過學科重組,保證學校的教學計劃能夠滿足現階段社會對于高等教育的要求。同時,學校要能夠構建全面的教學質量監控管理體系,通過建立發展化、全程化的教學評價體系,將教學評價工作貫穿于學校教學工作的全過程,通過科學、公正的教學評價方式,充分激發學校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同時將教學管理人員的工作績效與自身的薪酬等結合起來,能夠有效的激勵教學管理人員。
總而言之,在優化教學管理工作之中,高等院校必須要能夠立足于當前階段學校的教學管理現狀,結合各種先進的管理理念,保持好教學控制與教學自由之間的平衡,更好的維持教學秩序,促進學校教學管理效率全面提升,為當代大學生的教育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曉彥.大學有效教學及教學管理的理念與思考[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01):46-47. [2017-09-08].
[2]勾大有.大學有效教學及教學管理的理念與實踐程序[J].新西部(理論版),2015,(08):140+142. [2017-09-08].
[3]楊藝.基于大學有效教學及教學管理理念的幾點思考[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4):116. [2017-09-08].
作者簡介:
田靜(1981-),女,內蒙古包頭市人,漢族,碩士,助教,研究方向:中外比較文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