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雅飛
【摘要】分層教學是一種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是一種符合“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現代教學理論教學模式。文章從.分層準則、如何分層等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招生模式 多元化 電子技術 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2-0237-01
當前高等職業院校的招生模式主要有統考招生、單考招生、自主招生及注冊入學等。統考招生的主要對象是參加高考的高中畢業生,雖然這部分學生的高考成績不是很理想,但是他們在高中受到的教育是與高等職業教育相匹配的,因此,這部分學生的基本素質和學習能力相對而言是比較好的,但有的專業文理均招。江蘇省普通高校對口單招是普通高校面向具有本省戶籍或取得學籍的中等職業學校應、往屆畢業生對口單獨進行的招生,近年來,隨著對口單招的錄取分數線在逐年降低,使得這部分生源的質量也在逐年走低。
由于生源的持續“走低”,今后“多元化”招生在高職院校招生中還要進一步加大。這對當今的高職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和迫切的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的需要,必須重視學生中現實存在著的這些差異,如果教師仍然按照統一標準要求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勢必會導致差生跟不上。因此,分層教學已具備相應的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
一、分層準則
高職高專教學“以實用為主,應用為目的”的標準,這就要求處理好理論基礎與培養實際應用能力之間的辯證關系。為此,要考慮以下分層準則。
1.充分尊重學生。分層前要十分重視學生的心理狀態,并進行思想教育,使各類學生均能發揮主觀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以便能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2.注重學生學習進展。分層法的教學目的是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遞進發展,所以要觀察學生的學習進展,教師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
3.鼓勵優秀學生。參與創新項目和競賽活動,切實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二、具體分層
1.教材分層
結合我校船舶電子電氣技術專業學生實際情況,分成A、B兩個班級。由于A、B班學生的學情不同,若采用同樣的教材,則不能充分體現分層教學的思想,因此在安排時,A班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高職高專電類教材胡宴如《模擬電子技術》、楊志忠《數字電子技術》一書。B班同學采用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于寶明主編的《電子技術基礎》一書,概述內容簡練,理論和實踐結合較為密切,適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2.課程標準分層
A、B班采取不同的課程標準,A班課程標準與電子電氣員考證結合,B班課程標準與船舶企業、維修電工考證結合。教師要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對能力強的學生,不僅要求他們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側重于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對能力一般的學生,重點進行簡單運算的訓練,注重基礎知識。
3.教學分層
是指同一個教學班內再將學生和教學內容劃分為不同層次,根據實際情況實施教學。即便在同一個教學班,學生的學情也不盡相同,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也是參差不齊的,故需要教師通過各種途徑,充分了解學生的基本狀況,有效實施分層教學。
在完成學生分層和課程標準分層之后,教師就要落實教學分層,就是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教學進度、教學程序等,全面貫徹和落實備課分層、指導分層、評價分層和練習分層。
(1)備課過程有層次
教師在備課時首先要根據課程標準,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設計不同的教學策略,真正體現“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其次還要注意如何提高學生的理解力、記憶力等智力因索,同時又要注意在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其良好的心理品質等非智力因索上下功夫;
(2)教學組織有層次
對于基礎好的A班級學生采用“啟發—反饋—練習”為主要方法,目的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而對基礎差的學生B班級可以采用“鼓勵—模仿—技能”,使學生學得進,跟得上,感興趣,培養他們的注意力。
4.作業分層
課后作業的選取也要恰當分層,既可以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結構,又能助學生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如A班重點做船舶電子電氣員考證培訓題庫,B班根據不同學生情況重點做一些基本題、分析題、提高題,貼近實際。
5.考核分層
在教學結果考核分層上,傳統的“千人一卷”方式已不能客觀公正地考核和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習能力及努力程度,分層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考核可采用差異化的過程性考核與結果性考核相結合的多元化考核體系。
結束語
總之,分層教學是從學生已有的認知能力水平出發,教師能使每個學生在“最近發展區”學習知識和技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自我效能感,減少厭學的情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的實踐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學生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海燕. 高職課程分層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 職教通訊,2014,(03):61-63.
[2]楊秦建,李瑋華. 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分層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 教育與職業,2007,(32):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