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琳琳
高校教師績效考核的評價方法探究
楊琳琳
高校教師績效考核是對教師工作的全方位檢測,通過考核能夠清晰看出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是否良好地實現(xiàn)了自身價值。本文通過教師教學工作中的工作類型,即教師考核指標,列舉教師績效評價體系,并對兩種評價方法(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法)做闡述。
高校教師 績效考核 評價方法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就業(yè)問題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的一個亟待解決的現(xiàn)象。對于學校來說,考量學生是否能夠成功就業(yè)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教師的績效考核。教師的績效考核是對教師工作質量的綜合評定,是對教師教學成果、教學過程的一個全方位認識。因此,要選定一種較為優(yōu)良的評價方式,對教師工作績效評定。
(一)教學進度
對任何一名教師來講,教學進度都是衡量教師工作效率的一個重要板塊,所有高校對于教師的教學量都有要求。教師授課,都是根據(jù)既定的教學任務,對教材全方位把控設計教案,根據(jù)大綱,做一定改革、延伸。教學進度是對教師是否按照課程目標授課的一個重要依據(jù),是教師績效考核的一部分。
(二)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是教師教學成果的展示,是對教師教學態(tài)度的評定。教師具有良好的教學態(tài)度,上課質量高,就能夠讓學生更為熟練地掌握專業(yè)知識,有利于學生在目前社會環(huán)境中不必為求職擔憂。
(三)科研結果
教師在工作上以求實的態(tài)度進行,科研結果就是較好的表現(xiàn)。高校教師在具體的工作任務中,除了需要保證基本的課堂教學工作以外,還需要承擔本科目的科研任務。對科目的科研是教師對所教學科目責任心的表現(xiàn),它展示著教師對科目本身帶的理解和深入認識。高校教師的科研工作不僅需要保證速度,還需要保證科研有質量。因此,科研結果也是高校教師績效考核的一部分。
(四)論文質量
在教師科研結果展示以后,高校教師還需要寫明論文,論文質量是向全社會展示教師科研成果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論文,教師之間可以實現(xiàn)學習交流。高校教師的科研成果通過學術期刊展示,能夠表現(xiàn)出教師科研成果的價值性。這主要從兩個方面表現(xiàn):其一,期刊的級別,較高級別的期刊反映出教師科研能力的好壞;其二,文章的篇目,有的期刊會根據(jù)教師撰寫論文的質量進行排版布局,根據(jù)其所處同類型文章的頁數(shù),也能夠反映教師的論文質量。
(五)學術報告
塊莖入窖后,在窖溫降低時應在薯堆頂部覆蓋一層干草或舊麻袋片等,使之吸濕,散發(fā)水分,固塊莖貯藏期間堆內塊莖呼吸散發(fā)的水分常凝結在上層塊莖上,即所謂出汗。加覆蓋物吸濕散發(fā)水分,可防止上層塊莖霉爛。
任何學科在研究完成以后,教師都需要將科研后的結果向學生展示。展示結果最主要的辦法就是給學生學術報告。學生通過學術報告,能夠了解到當前所學科目的發(fā)展程度,有利于學生在該科目上做出成績。學術報告也是教師績效考核的一部分。
(六)學生培養(yǎng)
學生培養(yǎng)是反應教師教學質量的最直接體現(xiàn),教師的教學效果在學生方面能夠做最主要的展示。而通過學生展示教學質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學生畢業(yè)論文情況,學生畢業(yè)論文的情況反映出學生在該科目上的學習情況,也是教師教學效果的一種體現(xiàn)。此外,畢業(yè)論文涉及到論文答辯,學生的通過率也展示了教師的教學效果。
(七)學科建設
有的高校會為教師分配科研室,在科研室中,教師不僅需要對當前科目建設,也要對學校的校本課程建設為學校發(fā)展出力。教師在該方面的建設成果是教師對學校直接貢獻的反映。
(一)教師績效評價體系
對教師的考核需要形成一個較好的評價體系,才能夠有效對教師績效進行評價。一般說來,在制定教師評價體系時候需要對兩個原則把控。其一,按勞分配原則。教師的工作不單單是數(shù)量,也是質量,因此在教師保證了教學基礎前提下,學校可以強化對教師的激勵作用,讓教師不斷加強在教學質量上的增加,以這種方式來鼓勵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其二,注意公平性與重點把握。公平性是展示學校對人才貢獻的獎懲,學校的薪酬制度與獎懲制度都需要和學科建設、崗位工作任務等結合在一起,通過對教師隊伍的公平考核,能夠使教師在工作中更具有積極性。因此,可以從以下三個級別上建立評價體系。
一級評價,人才培養(yǎng)。它主要包括:教學成果、精品課程、多媒體課件、出版規(guī)劃、精品教材、科研論文、教學團隊、教學競賽、畢業(yè)設計、學生競賽指導、優(yōu)秀碩士論文、優(yōu)秀博士論文、優(yōu)秀研究生論文、教育改革等等,將這些方面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一級評價。
三級評價,學科建設。學科建設包含的項目比較少,評價選項包括三種:重點專業(yè)、專業(yè)建設、教學示范。
在具體的教師績效考核過程中,可以根據(jù)這些評價體系對教師績效采取評價。建立起該評價體系以后,對評價方法進行分析。
(二)評價方法選取
績效考核方法的選取影響到考核結果,不同的評價方式對績效考核影響比較大。但如若沒能夠選擇到正確的評價方法,將會影響到能否得出考核結果,甚至即使得出考核結果,其正確性也有待商榷。因此,教師績效考核的指標必須穩(wěn)定,可以長期按照統(tǒng)一評價體系對教師的績效進行考核。在此介紹兩種評價教師績效的方法,一是層次分析法,二是模糊綜合評級法。
1、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是一種定性與定量互為結合的一種多方面評價方法。所謂層次分析,就是將某種比較復雜的問題進行分層,使得該問題得到解決的一種方式。它的優(yōu)點在于能夠將原本比較復雜的問題層次化,并在該問題上形成思路,在是基礎上就能利用較少的信息將具體的問題數(shù)學化。
①基本思路
層次分析法通過以上表述,它的基本思路就是將復雜的問題分層。但是,在分層過程中,要注意層次的條理性,防止通過分層以后將原本復雜的問題變得更加復雜。利用數(shù)學的方法確定層次是解決該類問題的常用方法。
②基本步驟
首先,復雜問題層次化后,就需要對這些層次進行深入分析,得到具體的解答方法;其次,要根據(jù)分出層次的重要性建立一個相對矩陣關系,該關系要反映出其重要性權值;再次,將層次單排序后,需要對層次的單排順序再研究,保證其一致性;最后,總排序,從問題本身出發(fā),思考層次分析的有效性。
③方法特點
層次分析法可以將原本復雜問題簡單化,可以說是一種形成清晰思路的一種績效考核方法。對于所有問題而言,層次分析法都將這些問題當成了一個整體,并對這個整體實現(xiàn)研究,通過層次分析法對問題的聚合,能夠全方位的對問題分析。層次分析法所系的定量數(shù)據(jù)相對較少,是一種相對而言比較實用的辦法,尤其是在對多目標、多種方案進行評價時候,能夠有效評價。對于高校教師績效考核來說,這是一種較為恰當?shù)脑u價方法。但其缺點就在于,如果在分層時候不能夠將其良好分層,就可能造成結果的正確性以及公平公正性出現(xiàn)問題,導致最終績效考核不具有參考價值,因此在其分層過程中要特別小心。
2、模糊綜合評價法
模糊評價的方法也是在數(shù)學模型的利用基礎上,對影響的多種因素全面客觀評價,這種方法與教師績效考核的方法契合度也比較好。同時保證教師績效考核的有效性。它能夠對對象所屬層級進行分配,以此來達到最終考核的目的。
首先,模糊綜合評價法在考核前需要建立一個評價集。這個評級集當中就包含著教師績效評價所需要評價的所有
因素,根據(jù)這些評價因素,可以將其分化為幾個級別,然后這些級別當中就可以包含著對應的元素。例如:以X代表第一級別,X={教學成果、畢業(yè)設計……},諸如此類。
其次,根據(jù)這些集合,建立起對應的評價結果。這些評價結果就是對教師績效的反映,一般說來,評價結果分為:優(yōu)秀、良好、及格、較差、很差幾種。根據(jù)這些評級,建立起一一對應的關系,例如:M={優(yōu)秀,較差,良好,良好……}。
再次,還需要確定各種因素所占權重,根據(jù)其權重,建立一個相應的集合。這是模糊綜合評價法的一個最終環(huán)節(jié),也是對教師績效評價的一個最重要環(huán)節(jié)。權重的確定可以通過許多方式完成。
再次,確定關系矩陣,建立模糊關系。
最后,通過加權平均型算法得出計算結果,最后的計算結果就是對教師績效考核的分數(shù)。根據(jù)這個分數(shù),就能夠對教師薪酬方案建立。
教師績效考核是對教師工作態(tài)度、工作質量、工作效率的一個把握。根據(jù)教師的績效考核,能夠對教師工作情況確定,并根據(jù)此對教師的薪酬方案制定。常用語評定教師績效的方法包括了層次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價法等等,學校在采取評價方法時候還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選取有效的評價方法。
[1]魏潔,湯建奎.基于模糊綜合評價的高校教師績效考核研究[J].江蘇高教,2014(06):100~103.
[2]張洪英,陳紅.高校教師績效考核的評價方法[J/OL].統(tǒng)計與決策,2014(02):78~80.
[3]呂志霞,陳偉.高校教師績效考核: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3(08):78~82.
[4]司林波,趙曉冬.高校教師績效考核方案設計及評價[J].統(tǒng)計與決策,2008(18):150~152.
廣州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