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
摘 要: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成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大學生創新創業不僅需要資金、政策的支持,創新創業進程中的德育教育和引導也尤為重要。探究改進大學生德育教育的方法和對策,切實增強大學生德育教育效果。
關鍵詞: 創新創業 德育教育 德育功能
2015年,長達兩萬字的政府工作報告13次提及“創業”一詞,表明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將成現階段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同年5月出臺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把“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提升為國家發展戰略,作為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指導性文件,進一步明確了其所承載的德育任務。這與高校“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辦學定位是相輔相成的。可以說,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直接影響“雙創”戰略的成效。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德育要求
現階段,經濟增長正逐漸減緩,環境壓力日益增大,發展成本高居不下,我國想在新一輪國際發展的關鍵時期抓住機遇,就必須尋求新的增長點。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一理念,旨在催發新的增長點,打造新的增長引擎,增加經濟創新活力。“雙創”理念的提出,有利于調動大眾投身創新創業的熱情和積極性,提高人民的滿意程度,極大地改善人民的生活。大學生對于創業創新有著濃厚的興趣和敏銳的洞察力。作為重要的生力軍,鼓勵大學生投身創新創業,可以顯著增強我國的創新能力,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幫助其實現人生理想。
1.德才關系的傳統價值取向
大學是培養人才的主陣地,發揮著獨特的教書育人的作用,培養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時代人才。尤其在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歷史時期里,更離不開高層次人才的支持,可以說,人才的質和量直接影響“雙創”戰略的成效。
新時代的大學生應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良好的道德素養和較高的綜合素質。總的來說,他們有著崇高的理想,有著為時代進步、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迫切愿望,也具有勇于創業、善于創新的精神意志。具有良好道德素養的大學生應當具備與時代相接軌的視野和胸懷,畢業后的就業去向成了當前高等教育最現實的問題。
2.鍥而不舍的民族精神要求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集中體現。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培養大學生艱苦創業的精神,這關系到大學生立志成才,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通過德育教育培育出的創業精神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動力,它激勵創業主體排除萬難、頑強進取。對大學生來說,具備創業精神是激勵著他們積極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支持。德育教育中的社會責任感更是驅動大學生選擇就業創業方向的重要因素,在實現個人理想的同時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但是,近年來艱苦創業教育仍須進一步落實,部分大學生尤其是獨生子女,依賴性強,自主性差,艱苦樸素意識淡薄,缺乏社會責任感。開展艱苦創業教育,使他們懂得艱苦創業精神在任何時候都是國家和民族繁榮興旺的根本保障和精神動力。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其艱苦創業、不畏艱難和積極進取的作風。
3.創新創業教育的時代精神要求
創新創業的時代理念已逐漸深入人心,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當前大學生的擇業觀念,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以實現人生理想。
德育教育是一項言傳身教的工作,身教的意義更要大于言傳。因此,德育教育更需要師生間開展積極的互動并與實踐活動相結合,才更具有說服力和現實意義。現階段我國高校的德育教育多重理論灌輸、輕實際實踐,部分老師甚至機械式的照本宣科,課堂氛圍枯燥,不易引起大學生的學習興趣。
4.創新創業教育的個人需求
以人為本是現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更是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指導思想。學生是創新創業教育的主體和受益者。創新創業教育應當重視大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創業教育應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1]。每一個大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他們的家庭背景、成長環境、學習經歷和知識結構都不相同。這就影響其對于創新創業的選擇、思考和體驗,其看待問題的角度與解決問題的方法差異很大,接受德育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的需求也不盡相同。這就要求我們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時候,既重視學生的共性問題,又關注其個體差異,讓每位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培養學生的創業個性,充分發揮個性優勢,形成健康的創業品格。
二、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德育路徑
目前,諸多高校都開設了相應的課程,而與之相配套的德育內容比較缺乏,與實際實踐關聯度不高。雖然部分大學生創業成功,但我們仍需清醒地認識到面臨的風險和不足。這就要求我們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不但要重視理論研究,更要關注實踐環節,以科學理論指導和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努力提高教育質量,不斷增強教育實效。
1.培育誠實守信精神
社會責任是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最終價值體現和社會價值。在當前經濟社會浪潮中,大學生更加追求利益的最快化和最大化,其創新創業的目標僅停留在如何獲取更多的利益,而忽略應履行的社會責任。同時,部分大學生存在不誠實守信、不遵守社會道德、不遵守法律的現象,這進一步表明大學生群體社會責任缺失的現狀。
誠實守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職業道德教育中最重要的內容和要求,是大學生實現成功的道德基石。這就要求大學生創客在創新創業實踐中,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誠信守法、信守承諾,不因外界壓力而放棄內心操守,導致行為失范,做到在創新創業項目申報中不弄虛作假,在市場競爭中不投機取巧,在創新創業宣傳中實事求是,在項目實施中規范合法[2]。
2.培養社會責任感
艱苦奮斗、不懈拼搏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永恒話題。因此,對大學生進行艱苦創業教育,關系到大學生立志成才,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但是,近年來艱苦創業教育末得到很好的落實,一些大學生尤其是某些獨生子女依賴性強、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觀念淡薄,缺乏社會責任感。這些都是忽視艱苦創業教育凸顯的問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