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全
【摘要】在我國初中教學體系中,學校的作用不僅是為學生傳授知識,還要發揮品德教育的作用,為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建立打下正確的思想基礎。另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也是提高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的重要方式,德育教育可以清晰的讓學生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擺正學習態度,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習效果,文章通過對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分析,探討滲透的有效策略,從而充分的發揮德育教育對初中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初中英語 德育教育 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1-0097-0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德是做人的根本”,如果根本壞了,那么再大的能力也毫無用處。而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學科,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不應只注重教學效果和學生的成績,還要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讓學生在學習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努力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才。
1.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國初中教學體系中,德育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在各個教學科目中都有大比重的涉及。德育教育是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樹立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根本保證。
英語作為一門國外語言學科,國內大多英語教師都將教學重點放在提升學生英語成績上,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忽略了德育教育。許多學生能夠取得較高的英語成績,但其思想素質還處在低成績階段,這就說明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將英語知識單純的灌輸給學生,并沒有結合德育教育,有針對性的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不是在短時間內形成的,德育教育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需要日益不斷的滲透,同時還要將書本內容與學生的自我認知相結合,這樣三者可以相互促進、相互提升。由此看來,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和認知能力,有計劃、有順序的將德育教育內容滲透到英語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過程中強化自身的道德品質[1]。
2.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首先,解析詞句,滲透德育。語言是人類交流活動的媒介和載體,也是個人思想情感、人文情懷、交流技巧的具體表現形式。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普及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生活習俗、禮儀習慣,這樣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事業,增長學生的見識,還能夠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利用這種教學方式時候,也要將我國本民的風土人情、人文風情、生活禮儀等內容與英語國家進行對比,讓學生在對比中感受到兩國文化的差異,同時加強對愛國主義精神的灌輸。
在英語學習中,英文詞匯詞義豐富而且變換形式多樣,所以在教學中,課堂的三分之二時間教師都用在詞匯教學上,要想充分的滲透德育教育,可以通過解析詞句的教學來實現。例如,在教學develop這一單詞時,教師在單詞造句中滲透德育教育,如:China has developed gradually after a century of sleep.在講解單詞性質變化時,教師也可以在解析例句中滲透一些中國曲折的發展歷程知識,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品質。
其次,解析課文,滲透德育。初中英語課文都是經過大量專家學者反復推敲的,可以說是初中英語教材的精華、核心部分,將德育教育滲透進課文解析中,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實現英語教學目標。所以,在原有的教學基礎上,將課文內容與學生的實踐活動相結合,讓學生在課文學習中感受、理解課文內容,并在課后的實踐活動中應用滲透在課文中的德育教育內容,遇到問題可以及時反饋給教師,教師通過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2]。
最后,圍繞單元主題,滲透德育。現階段的初中英語教材,每個單元都是圍繞一個特定主題展開的,這些主題大多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通過對整個單元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清楚的了解到中外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讓學生了解到更多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廣泛聽取學生的見聞,并劃分小組讓學生自行討論對單元主題的看法或感受,這樣不僅鍛煉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還能在其中滲透德育教育。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不僅有效的提高英語教學質量,還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糾正學生的偏激思想。隨著德育教育的不斷深化,學生的思想品質能夠有效的得到提升,這樣才真正的貫徹了我國現代素質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1]周月愛.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淺談新課標理念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德育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3,14(11)
[2]張婭.英語班主任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原則和途徑探索[J].新課程導學,2017,2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