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化德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及教育改革不斷深入,開放教育模式逐漸成為一種主流教育模式,對各高校漢語言文學教學改革提出新的要求。漢語言文學的教學目的在于使學生具備良好語言功底及較高文學修養,以適應和滿足社會需要和市場需求。如何有效開展開放式教學,并在此基礎上對漢語言文學教學進行適合的改革和不斷完善,以建立科學合理教學體系,同時結合實際經驗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多實習機會以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是目前漢語言文學教學需探討的關鍵問題。本文通過對我國目前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現狀及產生原因進行分析,進而結合開放教育模式理念,提出未來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改革策略。
【關鍵詞】開放教育模式 漢語言文學教學 改革策略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1-0217-01
學習漢語言文學可以使學生具備掌握基礎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能力,進而能對各種豐富多樣的文學作品,如小說、散文、詩詞等進行具有自己見解的賞析和理解,同時掌握一定的編輯出版知識。作為一門傳統學科,漢語言文學專業是文科類學科的基礎,隨著長時間發展,已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實施理念,并不斷地為社會企業等各行業輸送大量人才。但在高速發展的社會經濟大環境下,為保證教育工作緊跟時代需要,須大力發展教學改革,做到根據發展需要與時俱進。
一、開放教育與漢語言文學教學
開放教育模式具體指以遠程教育為工作重心的一種新的教育模式,這就要求開放教育模式下的漢語言文學教學必須根據教師的實踐經驗,根據不同學生需求和特點,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及有針對性的教學體驗。隨著漢語言文學研究熱度的逐漸降低,就要求其在開放性教育模式背景下進行必要改革,進一步調動和吸引學生學習的熱情,以實現教育的大眾化和普及化。
二、漢語言文學教學現狀及產生原因
1.教師水平有限,綜合素質參差不齊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中最重要主體之一,自身水平及學習能力的高低與教學成果好壞直接相關。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任務繁瑣,大部分教師缺乏足夠的經歷和時間以結合自身實際經驗和學生具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而只能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地傳授課本知識,導致教學缺乏活力,知識陳舊不適應當代社會現狀,嚴重抑制學生思維,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影響教學效果。
2.教學模式呆板,課程結構不完善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提出,近年來的確越來越多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改革被提上日程,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出現改革力度不大、改革深度不夠、改革范圍不廣泛等問題。教師的教學模式仍然以灌輸書本理論知識為主,而忽視課外實踐活動;教師的教學理念仍然是強調理論知識的掌握,而忽視實踐經驗的積累。此外,目前課程結構設置仍不夠完善,依舊沿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的課程結構,知識陳舊無吸引力,課題學生不感興趣,無法適應時代更新,滿足社會需求。
3.學習資源匱乏,實訓機會欠缺
目前關于漢語言文學類的教材雖然種類繁多,但質量卻良莠不齊,有的出現多種簡單用詞、用句甚至印刷錯誤,這對于漢語言文學的學習和理解來說影響頗大,同時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接受性。此外,隨著經濟市場快速發展,教材更新的速度遠遠比不上場實際需求速度。同時,作為一門傳統學科,漢語言文學的傳統教學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大多數學校偏重講授理論,而忽視作為受眾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培養,導致學生缺乏進行實踐的機會,造成學習和實踐的脫節,增加學生接受知識難度和廣度,勢必會造成學生學習漢語言文學興趣的喪失。
三、開放教育模式下漢語言文學教學改革策略
1.加大經費投入,完善課程結構
為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國家應加大對高效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經費投入,通過完善課程結構,使學生專業素養提高,具備更高的綜合文化素質,培養學生適應能力、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從而成為社會和市場需要的、全面發展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具體來說,應加大高校中漢語言文學主修課和選修課的比重,并將一些相關專業知識,如史學、新聞學、國學等與漢語言文學教學相結合。
2.加強教師培訓,保障師資力量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之一,同時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指明燈”,其教學水平的高低、教學理念的新舊直接影響教學成果好壞。為提高教師整體教學水平,學校應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培訓及實踐活動,通過與國內外教師進行學習交流,獲得更先進扎實理論基礎及更加豐富的實踐經驗。
3.改革教學方法,更新考核模式
改革教學方法是實現漢語言文學高效教學的重要保障。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漢語言學科的特點,結合不同學生個體間學習能力、學習方法等的差異,采用啟發式、引導式而非灌輸式、強制式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更深層的語言規律。其中,教師可采取互動式、探究式及自主式等教學法教學。同時,課程考核作為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掌握情況的有效途徑,在教學方法改革基礎上,相應的考核模式也應有所改革,除了傳統理論筆試,學生最終成績還應包括課堂參與、小組討論及自主學習成果匯報展示等多方面成績,以幫助學生實現在掌握扎實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達到學以致用、學有所用。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開放教育模式作為我國教育改革和經濟發展重要途徑,在開放教育模式下對漢語言文學教學進行改革就成了必然選擇。漢語言文學專業作為文科類專業發展的基礎和關鍵,應主動引進開放式教學理念,積極采用遠程開放教育手段,同時應不斷探索發現新的教學模式,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相結合,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學習和實踐資源,以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確保其能學有所成,為社會和企業提供更多的具有高素質專業人才,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徐超.淺談多媒體教學的利弊[J].知識經濟,2001(12):147.
[2]王晨.漢語言文學教學方法之策略淺見[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 (6): 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