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國兵
【摘要】新農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中堅力量,因而在農村加強對現代新農民的教育培訓,使之適應當前科學技術和生產建設的需要就顯得尤為必要和緊迫。對新興在教育領域的“微課程”進行了探源,并根據它的特點提出了應用于成人教育培訓方面的構想,望這些探索能夠給同行有所啟發。
【關鍵詞】新農民 教育培訓 “微課程”
一、微課程的概念及特點
“微課”(微課程)是最近從“翻轉課堂”中涌現出來的新概念,它是指時間在10分鐘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
微課程的特點:(1)集中闡釋某一個知識點,將冗長的學習知識方塊化;(2)短小精悍的視頻為學習內容的載體,循環播放,用盡量短的時間準確、形象、生動地講解或演示;(3)以實際應用為目的,主題突出、針對性強,實用性高;(4)學習的內容豐富,視角廣泛,種類豐富,滿足不同對象的需要(5)以圖、文、聲、光、電綜合表現形式,從而能夠全方位、多層面、立體式傳播教育內容,讓學習變得輕松愉快。
二、微課程學習在成人教育中應用的可行性
1.農村成人教育的特點。掌握成人教育的特點是搞好成人教育的前提。農村成人學員除具有一般成人學員具有的學習目的明確、自學能力和自制力強;沒有整段的時間進行學習;學習地點不能長時間固定;希望在短的時間里獲得更多的知識量等特征之外,還具有工學或家學矛盾突出;學習的同時具有很強的社交動機,并能夠將同伴作為重要資源;學習者背景、學習動機多元化;文化基礎相對薄弱,知識技能的需求往往局限在簡單、易學、適用的農業生產和生活方面等特點。
2.微課程在成人教育中應用的可行性。傳統的成人培訓模式,既費時間又很難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而微課程學習則可以通過移動終端隨時學習,不受傳統教師培訓講解的約束,也不受培訓時間和內容的限制,它讓成人學習者擺脫時間和空間的制約,真正做到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根據需要進行自主學習、自助式學習,從而既減少一些流于形式的不必要知識灌輸,又可以充分利用分散零碎的時間進行學習,特別適合成人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
三、微課程學習在成人教育中的應用模式
智能手機、掌上電腦、平板電腦等移動通信設備的普及和應用,給微課程學習者提供了便利。筆者認為,就目前現有條件下,微課程的學習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模式:
一是利用手機短信的互動學習模式。手機短信彩信具有短小、精悍、及時接收等特點,特別適合語言類的學習。成人可以利用上下班途中、工作間隙等閱讀短信的形式進行短平快的有效學習。
二是在線互相交流的自主學習模式。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支撐平臺的遠程在線自主學習模式,學習者可根據自己的需求,在特定時間內學習在線課程內容,并通過在線互相交流實現學習者之間、學習者與教師之間的溝通。
四、微課程學習在成人教育中的應用策略
1.積極營造“微課”學習氛圍。當前,絕大多數居民還沒有“微課”學習的自覺意識,要讓“微課”這一新鮮事物,被廣大的普通居民所接受,并得到充分的利用,這就需要我們社區教育工作者通過各種手段、多個渠道進行宣傳,營造人人了解“微課”、個個參與“微課”學習的良好氛圍。
2.著力打造“微課”建設隊伍。首先,要建立一支農民“微課”培訓的領導和管理隊伍。組建好由鎮主要領導、分管領導、成人教育中心校長和鎮其他部門負責人參加的鎮農民“微課”培訓領導小組,農民“微課”培訓的鎮級管理隊伍,是順利實施農民“微課”培訓的保證。其次,要建立一支農民“微課”培訓的開發隊伍。農民“微課”培訓的開發隊伍負責“微課”的設計、制作及管理工作,成人教育中心要主動承擔起這一職責,保證“微課”內容及時更新、信息及時發布、問題及時解答。
3.加強“微課”平臺的開發。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將微課資源發布到移動端,將移動端應用融入社交元素,利用移動端應用程序建立教育機構和學習者之間的聯系,促進學習者之間的交流、學習者與教師的交流,以及學習者與教育機構的交流,從而為學習者提供更多同伴資源,增強學習者的身份歸屬感。
五、結束語
微課程學習通過個人化的移動終端隨時定位、獲取和分享所需信息,突破了傳統學習環境的限制,可以真正實現成人學習者的按需所取、自我學習、互動學習,支持成人學習者泛在學習的需求。它雖然是一個新鮮事物,但它已經為現代農民所接受、所使用,只要我們成人教育工作者,用心經營,整合、統籌“微課”優質資源,構建“微課”精品課程,精選“微課”教育內容,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隨著微課程學習資源的建設和不斷豐富,微課程學習將會成為農民學習者的一種實用模式,一定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本地經濟社會的發展,一定會成為今后農村成人教育發展的新的驅動力。
參考文獻:
[1]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展.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