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幫助高校學生發展體育生活方式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體育教師必須教給學生生活所需的技能、知識和性格。此外,國家標準表明,體育教育的人展示能力的運動技能和運動需要進行各種體育活動模式(協會,2004)。因此,體育教師必須培養學生在運動中的能力,并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制定教學方法。本文主要分析了分層教學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方法。
【關鍵詞】分層教學;羽毛球;應用
羽毛球已被確定為一個終身活動。這是一項低成本的運動,每個人——兒童、老年人和殘疾人——在掌握基本技能和戰術后都能在游戲中得到享受。個人可以選擇在不同強度的比賽中進行比賽;只需保持一次往返的拉力賽,即可進行單打或雙打比賽。研究表明,羽毛球不僅幫助學員發展心血管健康,而且提高了骨健康。由于這些原因,許多學校已經把羽毛球列入了體育課程。
1分層教學的意義
在羽毛球教學中,教師需要了解學生如何從低水平發展到高級水平。物理教育研究者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的運動性能的變化,努力了解羽毛球比賽在學生技能水平上的表現特征。研究發現,大多數中學生的羽毛球水平停留在較低的水平上。這一發現揭示了羽毛球運動中運動員最有可能通過的技術發展過程,以及初學者在比賽中經常使用的不成熟的擊球動作。這一知識可以幫助教師預測羽毛球技能發展順序中應該教什么,并了解在不同學習階段需要評估哪些技能和戰術。
為了幫助學生提高羽毛球的能力,教師必須能夠發展與學生技能水平相匹配的運動任務。在確定不同技能水平的學生的表現特征后,教師需要設計適合不同學習階段學生的運動任務。在接下來的討論中,羽毛球在四個不同級別的表現特點,然后在每個技能水平的學生提出的教學策略和演練。
2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分層教學
2.1第一層次
在練習和比賽中,第一層次的學生經常很難掌握羽毛球的一些基本動作。雖然這個水平的一些學生能夠接觸羽毛球,但他們通常使用不成熟的揮拍形式。一種不成熟的急求方式被稱為未分化的急求,在身體不協調的情況下以笨拙的形式被執行。另一中不成熟的擊球被稱為合作擊球,是用相對較慢的速度和高的軌跡擊中對手的區域。有了合作射擊,羽毛球通常被放置在球場的中心,但它給對手提供了得分的機會。此外,這一級別的學生表現出很少的進攻意識和防御意識。例如,他們不會將羽毛球從對手身上移開,迫使對手移動,并且在擊中對手后不經常返回他們的防守區域。
對于一級的學生,教師應該幫助他們發展手感,并把羽毛球打進合理的區域。打、劈殺、扣殺是羽毛球的基本技術。沒有良好的手感,在比賽中運用各種進攻戰術是不可能的。步法和手眼協調都會影響到手感。顯然,當學生不能適應適當的位置時,他們很難進行聯系并有效地執行一個動作。因此,學生需要在這個水平上下功夫。為了完成這項工作,教師可以分配任務,要求學生從法庭的中心走向不同的方向,然后返回到中心。
手眼協調能力差可能導致擊球失敗。有些學生在學習打羽毛球時,可能沒有掌握足夠的手眼協調能力。因此,教師必須首先幫助這些學生發展手眼協調能力,而簡單的練習擊球到空中可以用來協調協調。此外,教師還應指導學生如何使用手腕控制球拍,并將其放置在合理的比賽區域。
在這個學習階段,學生在練習或比賽中應該被允許使用合作擊球。這是因為合作擊球可以作為一個過渡。由于本階段教學的主要重點是培養擊球的能力,所以學生們可能會被指派一些訓練,比如和同伴一起練習擊球,并被要求盡可能長時間的進行比賽。
2.2第二層次
第二級,學生能夠將球擊打到合理的比賽區域。然而,他們廣泛使用不成熟的擊球形式,如合作擊球。在這個學習階段,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改進不成熟的擊球形式。盡管學生可以繼續在練習和比賽中使用發展性擊球方式,但他們不能再使用合作擊球。這一級別的學生應當發展形成清晰的揮拍方式,因為清晰的動作結構與合作擊球和發展擊球的結構相似。當學生能夠進行合作擊球或發展性擊球時,他們很容易就能學會更高層次的技術。
在這個階段,學生們需要發展他們對進攻和防御手段的認識。教師可以開始教學生一種基本的進攻策略,強調將球從對手身上移開,迫使他們在比賽中移動。教師將攻防手段融入演習中至關重要。例如,在分配學生與合作伙伴一起練習的同時,老師可能會挑戰學生穿梭到球場的左邊或右邊角落,迫使他們來回移動。同時,學生應該被要求返回球場的中心,然后將球打到對方場地。
2.3第三層次
教師必須繼續在這個學習階段加強進攻手段教學。學生需要知道,他們可以在比賽中使用的另一個進攻策略是通過使用強力的擊球來獲得積分。這個策略的關鍵在于,他們必須快速揮拍,讓對手沒有時間回球。該級別的學員應該能夠做出適當的決定,并根據游戲情況和對手的弱點選擇不同的進攻策略。在一場比賽中,他們應該使用兩個基本的進攻策略,通過改變球拍的位置并使用強力揮拍來得分。
為了幫助學生發展戰術意識,教師必須設計合理的練習方式,使攻擊手段得到適當的整合。學生分為小組(每組三到四名學生),并進行明確的任務分配。一名球員在面對網絡的球場的后邊界線排列,另一組在球場另一方位于同一地點。第一個學生從網上正手開始,然后將迅速回到隊伍的盡頭,等待下一回合。來自另一側的學生將以明確的方式打回球,然后轉到后面等待。教師應該教學生掌握對手的弱點,并選擇適當的擊球方式來實現比賽中的不同攻擊手段。例如,學生需要知道,他們可以通過利用驅動來攻擊對手的弱點(右手球員的左側)。 他們也可以通過交替使用下壓來強迫對手在場地中上下移動。教師應鼓勵本級學生采用不同的進攻策略。
3結語
總而言之,如果體育教育的預期結果是在一生中享受體育運動的魅力,羽毛球教學的主要目標是發展打羽毛球功能性比賽的能力,那么教師必須教授所需的技能和知識 享受比賽的樂趣。本文介紹的教學方法強調基于學生技能水平發展比賽能力。羽毛球技能水平較高時,教師可以使用任務教學對學生進行技術指導,這樣可以防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消極情緒,有助于他們在實踐中取得很高的成功率。此外,教師必須意識到,這里提出的方法可以與其他教學方法一起使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在羽毛球學習中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米朋樹.談體育教學法中的分層次教學[J].現代教育,2011(6):72-75.
[2]李育澤,周艷.信息技術背景下羽毛球教學研究[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6):98-101.
[3]周永平.高校體育課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J].科技信息(學術版),2016(11):85-88.
作者簡介:
李學(1974.10~ ),女,河北遷安人,漢族,大學本科,教授,單位: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