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堯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粗放型的經濟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逐漸向生態經濟轉變,社會經濟的轉型也促使我國生態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速度。為了促進我國的生態經濟能健康快速發展,需要在生態經濟發展的同時制定相應的法律制度,確保生態經濟能夠健康有序的發展。為了進一步研究新時期生態經濟的發展,下面就新時期生態經濟發展的法律制度建設進行深入分析,為生態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新時期 生態經濟 法律制度 發展研究
【中圖分類號】F2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5-0031-01
近些年里,人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關注生態環境建設,隨之社會經濟的發展向生態經濟轉型,從而促進了經濟與生態建設的和諧發展[1]。目前,為了更好的促進社會生態經濟的發展,建立相應的法律制度就非常重要。生態經濟是社會發展的基礎,而法律制度是生態經濟規范發展的依據,因此,以法律制度為基礎的生態經濟建設才能促進社會的快速發展。
1.新時期生態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首先,新時期生態經濟沒有清晰的發展思路。在新時期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生態經濟是其主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我國也堅持以經濟發展為導向,但在具體發展的過程中卻忽略了對生態經濟發展的構建,從整體而言,我國的生態經濟發展速度相對比較緩慢。因而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忽略了生態經濟發展的規劃。
其次,生態建設壓力比較大,使得環境保護和生態經濟發展之間出現了較大的沖突。由于在我國經濟發展初期,經濟發展速度比較快,由于人們對環境的破壞比較嚴重,因而目前出現了許多環境問題[2]。如今在發展生態經濟的過程中,由于之前經濟發展遺留的問題還未全面解決,使得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比較突出,對生態經濟發展產生非常大的制約作用。
第三,我國當前的生態經濟發展模式不完善,也缺乏成熟的發展機制。生態經濟是當下社會發展期間提出的新的經濟形態,能優化產業經濟發展。但從實際發展情況來看,我國的生態經濟發展存在不完善性,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比較大,經濟發展規模不完善,因而在發展生態經濟期間成本比較高。此外,我國缺乏成熟的生態經濟發展機制,無論從生態旅游模式,還是從生態農業發展方面,都缺乏成熟的發展機制,因而在具體實施期間問題層出不窮。
第四,我國生態經濟發展期間沒有完善的法律做導向。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法律能為經濟發展提供規范的環境,如果經濟發展期間缺乏法律的約束,經濟將無法持續有效發展。但目前,我國在生態經濟發展方面的法律相對比較欠缺,因此在生態經濟發展過程中,要建立與生態經濟發展相對應的法律制度,最終為促進生態經濟發展作貢獻。
2.生態經濟發展下的法律制度發展現狀
首先,我國的法律條款缺乏規范性,因而法律效力的強度不夠。生態經濟發展符合當下的社會發展轉型的要求,而法律制度又能促進社會經濟環境的規范發展,因此建立健全的生態法律制度是生態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但從我國實際法律制度建設而言,我國的法律效力嚴重不足,由于我國的法律協調性比較差,而且規范性不強,在具體實施期間容易與其他的法律產生沖突,法律的嚴密性不足,因此在實施法律條款期間存在一定的抵觸性問題。
其次,我國的法律制度缺乏公眾參與性。由于我國的法律制定由政府相關的法律部門來實施,因此群眾無法參與法律制度的制定,但政府制定法律又無法從各個方面考察法律實施的不足,在制定法律期間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政府的主導力不足,對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非常嚴重的制約作用。同時我國的法律制度在生態經濟評價和考核制度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欠缺,對生產者的責任延伸方面存在嚴重的不足。
3.基于法律制度建立下深化生態經濟發展的具體措施
3.1要完善生態經濟法律制度
在我國生態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濟制度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因此在法律建設方面要與生態經濟發展緊密聯系,體現法律制度在生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首先,要對與經濟相關的法律制度進行優化,調整不協調的法律條款,規范已經出臺的法律制度,并加大法律制度在生態經濟發展中的效力[3]。其次,要運用先進性的法律制度推動生態經濟發展,由于生態經濟的發展以法律制度為基礎,因此要從法律制度方面提高其先進性,從而才能促進生態經濟發展理念的先進性。最后,在制定法律制度期間要加強政府的主導力,在一個國家發展中,政治和經濟是基礎,而在我國發展生態經濟期間,也要提高政府在法律制度建設中的主導力,才能更有效的促進我國生態經濟發展的速度。
3.2我國要發展培育成熟的生態經濟市場,為生態經濟發展提供新局面
如今,經濟形態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市場經濟由粗放經濟向生態經濟轉型發展,而我國的生態市場又極不成熟,并缺乏優良的生態產品,因而在生態經濟發展中存在一定的不足。為了全面推動我國生態經濟的發展,需要注重法律制度的建設,通過法律制度的約束、規范,進而才能促進優良生態產品的生產。在具體實施期間,首先要充分發揮法律制度的導向性,國家在制定法律制度期間要對生態市場具有一定的規范和導向,從而為發展生態市場創造良好的環境。其次,要促使法律制度在生態經濟發展過程中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一方面,不僅要法律制度為生態經濟的發展提供便利的條件,另一方面也要促使法律制度為生態市場發展指明方向。
生態經濟發展是市場經濟發展轉型的方向,需要快速完善我國的法律制度建設,讓我國新時期生態經濟發展具有良好的環境。當然,在具體操作期間還要全面分析我國的法律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在不斷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時促使我國生態經濟向良好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雷玉紅.新時期生態經濟發展的法律制度研究[J].中國商論,2016,08:178-180.
[2]譚振義.新時期工礦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再思考——以湖北黃石為例[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33(4):7-12.
[3]尹露.新時期生態經濟發展的法律制度探討[J].中國高新區,2017,04: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