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
【摘要】微課程是信息化時代下一種新的課程類型,腳本設計為微課程設計的關鍵環節。本文從選題與素材準備、知識點的選擇、教學設計以及媒體設計四方面,分別闡述了微課程腳本的設計方法及技巧。以期能夠為各教師提供參考,提高微課腳本的設計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微課程 腳本設計 Flash動畫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5-0245-01
前言:微課程指運用建構主義方法化成的、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為目的的實際教學內容。需包括課程設計、開發、實施以及評價等幾個環節。腳本設計為微課程中課程設計環節中的重點部分。提高設計水平,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因此,對其設計技巧進行歸納和總結十分必要。
1.選題及素材準備技巧
微課程選題及素材準備方法如下:(1)題目的把握:微課程題目應精煉,應能夠概括本節課的重點知識,以確保學生能夠通過課程題目,了解學習目標,全面把握本節課的學習脈絡[1]。(2)題目名稱盡量生動,確保能夠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3)“點化”處理教材內容,通過對學生課前預習情況的調查,確定課堂教學的重點。將該重點作為微課程的題目展開教學,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2.知識的選取技巧
微課程腳本設計中,知識的選取應遵循“三步走”的策略。方法如下:
2.1 初步選取
微課程素材庫較多,為確保教學過程簡單有效,應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在素材庫中快速選取相關內容。需注意的是,內容的選擇,應與教學規律相符合。以思想品德微課程腳本的制作為例,應選擇能夠弘揚正能量的知識點,作為主要授課內容。如“拾金不昧”、“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等。
2.2 重點提煉
在所提取的素材中,進一步選取高質量的內容,作為課程的主要知識點。應刪除與課堂主線以及教學任務關聯較小的部分,將其余部分保留,提高腳本的制作質量。以“勤儉節約”有關思想的教學為例:應整理能夠體現該思想的素材,舍棄一部分內容,將“雷鋒思想”作為主要內容制作課程腳本,以提高腳本制作的精煉性。
2.3 知識點細化
質量是微課程腳本制作需關注的重點問題。選取“雷鋒思想”作為主要內容后,仍需對其加以提煉。將與雷鋒勤儉節約的行為無關的內容剔除,確保留存的內容能夠僅僅圍繞教學主線而展開,以提高微課程腳本設計的質量。
3.教學設計技巧
3.1 導入教學設計
應將興趣化學習法,應用到導入腳本的設計中,提高微課程腳本的設計質量。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決定其學習質量的主要因素。微課程腳本中,教學環節的設計,應秉承上述理念而進行。以勞動與技術課程為例,設計教學內容時,可以直接以“小鴨子的剪紙方法”以及“小房子的制作方法”為導入主線展開教學,以簡單直接的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3.2 語言組織設計
微課程腳本設計過程中,教師的語言需保持生動,多使用疑問句,以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以“小房子的制作方法”為例,教師“同學們,你們覺得我們住的房子漂亮嗎?大家想不想自己動手蓋一棟房子呢?”。采用上述方法設計的腳本,更加符合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發展特點,因此教學效率往往更高。
3.3 啟發式設計
教學的目的不僅僅在于傳授知識,更在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微課程腳本設計過程中,應將啟發式思想融入到教學設計環節。教學結束后,可以為學生準備與課程有關的開放式與創新式問題,以供學生在課下思考,深化腳本設計的內涵。
4.媒體設計技巧
板書式以及填鴨式教學,是傳統教學方法中常用的兩種。兩者方法的靜態性均較強。微課程腳本設計過程中,可將圖片以及視頻添加至設計方案中,使教學內容能夠“活”起來,提高腳本設計水平。以某語文課程的教學為例,可采用以下方法設計媒體腳本:(1)根據課程內容,準備有關圖片及視頻。將圖片與視頻添加進課程腳本中。(2)教師通過對腳本運行情況的觀察,判斷是否存在設計或知識點漏洞。查缺補漏,提高腳本內容的完善性。(3)將Flash動畫、視頻、錄音等進行包裝與設計,添加題目或解釋性文字,提高設計的靈活性。
結論:各學科教師,應積極的將微課程應用到教學過程中。應根據教學內容,合理確定教學題目,提高題目的簡化性。同時,根據教學目標,選取腳本中的知識點,提高知識點的精煉性。根據學生的特點及其對教學的需求,設計教學導入等各個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同時,還應將多媒體等現代化技術應用到設計過程中,最大程度的提高腳本設計水平。
參考文獻:
[1]徐超,余磊,張毅.創新創業微課程的設計與開發——以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藥品生產技術專業為例[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6,(12):22-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