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婭
摘要:閱讀是語文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堂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對一個人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語文是基礎性學科,語文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應用能力、閱讀理解能力以及其他各方面能力,在學生學習和今后的發展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但是,現階段,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比較差,極大程度地影響了閱讀教學重要性的發揮,對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作用。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適應新課程改革教學模式要求,閱讀教學過程中必須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擺在首位。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閱讀能力;問題;對策
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生擁有良好的閱讀能力,可以從文字信息中迅速抓住重點,通過有效閱讀,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閱讀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充分展現出自身的知識積累、智力水平以及其他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充分發揮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對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小學高段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和手段落后,學生缺乏濃厚的學習興趣
教師課堂教學過程中忽視學生發揮主動性的重要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凸顯出來,教學方法和手段比較落后,不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發揮主導作用,教師會將閱讀文章的內涵和重要知識點詳細剖析出來,學生的主要任務是理解教師傳授的知識,沒有親身參與到閱讀中,長此以往,學生就會缺乏閱讀的動力,過于依賴教師,教師對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意識比較淡薄,沒有對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行及時糾正,學生的閱讀能力無法提高。
(二)缺乏有效的教學模式
現階段,小學教學過程中依然將學生的學習時間集中在課堂上,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學生的學習能力得不到充分發揮,無法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教師要在課堂中講解重點知識,教材以外的內容無法得到最大限度擴展,這種教學模式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需要學生熟練掌握課堂教學重點,并在不斷閱讀過程中積累豐富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狹小的學習空間限制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三)過于重視教學內容,忽視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教師將教學內容作為課堂教學重點,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學過程中,沒有將閱讀和寫作的關系聯系起來,閱讀能力無法得到展現,受應試教育影響,教師會更關注教材內容,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中難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缺乏科學的閱讀方法
大部分學生的閱讀能力比較差,難以抓住閱讀文章中的重點,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缺乏科學的額閱讀方法,閱讀方法包括:朗讀、默讀,缺乏閱讀方法和技巧,閱讀教學質量難以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指導學生的閱讀方法作為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學生無法掌握閱讀方法,問題在于教師只教了方法,忽視對方法的解釋,學生不能真正理解閱讀方法,越大方法不能真正發揮作用,會對學生的閱讀水平產生直接的影響作用,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二、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對策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情趣,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
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教學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必須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從而提高課堂參與度。閱讀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發表自己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將“互動式”教學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學生和教師之間進行有效互動,共同探討閱讀材料的內涵,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學生自主學習,可以有效的培養探究能力。
(二)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閱讀能力的培養,利用內容進行輔導,重點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具備閱讀能力,對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要教學生語文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并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應用效果進行監督,對學習使用閱讀方法進行閱讀時存在的問題及時指正,引導學生正確閱讀,使學生正確掌握閱讀方法和技巧。
(三)創新教學模式
課堂學習無法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針對這個問題,教師應該將課堂內外的時間進行有效結合,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疏通閱讀障礙,解釋閱讀方法,剖析閱讀文章結構,使學生掌握閱讀基礎知識,為學生閱讀奠定堅實的基礎,課余時間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家》《春》《秋》等文學名著都是小學生必讀文章,教師可以使學生在課余時間自行閱讀,并專門開設一節“文學作品賞析”課程,學生闡述自己的讀后感,提出自己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學生和教師共同探討問題,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的閱讀能力,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大量的文學作品,可以豐富知識,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形成有效的閱讀評價體系
語文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要形成有效的閱讀評價體系,教師定期對學生的閱讀效果進行綜合評價,可以及時發現學生閱讀中存在的問題,糾正學生錯誤的閱讀習慣,優化閱讀評價方式,通過寫作評價學生的閱讀能力,因為寫作能夠充分展現出學生的閱讀能力,將閱讀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進行有效結合,可以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教師對表現好的學生進行表揚,鼓勵表現比較差的學生,幫助閱讀能力差的學生進行閱讀,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形成一種積極的閱讀氛圍,表現好的學生帶動所有人進行閱讀,可以有效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和效率,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具有促進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使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為學生學習和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應用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適應新課程改革要求,進一步提高小學教學質量,充分展現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格桑朗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東方教育,2014,(6):124-124.
[2]任萍.提高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能力之我見[J].考試周刊,2013,(30):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