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建國
摘要:當今社會,科學技術處于飛速發展進程,世界各國對科學教育都投入巨大。初中生物作為研究生物學領域的基礎,在啟迪和培養生物學人材方面起到基礎性的作用。生物學學習中,教材插圖可以說是第二種必備的表達。教材插圖形象直觀地描述了生物學領域基本知識,使學生明確看到學習重點與難點的提示。比起語言論述,插圖簡單直接的特質,更易于傳遞知識理論的層次,使教學效率顯著提高。本文將就實際教學經驗淺談教材插圖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實際應用。
關鍵詞:初中生物;插圖應用;教學效果;實際應用
一、強化生物學概念,插圖立體呈現;效率
生物學的概念很抽象也很概括,初中生知識層面還比較狹窄,仍處于感性思維階段,思維能力受限,對事物尚難以形成準確地認知。我們常說“文不如圖”,借助對插圖的觀測基礎,可以更好的理解生物學概念。生物學基礎知識部分的插圖已具有很強的知識表現力,學生如末對插圖顯示內容深入了解分析,會為以后的學習埋下隱患。對于基礎知識部分的插圖頁,教師不能僅僅淺白講述,而應對應插圖頁設置出針對性的問題,促使學生主動思考。比如,細胞分裂的階段和周期的插圖演示,通過教師的講解能使教學知識整體性并結構化,利于學生領略這一系列問題的全貌,意識到問題之間存在的關聯。
二、感性發揮插圖效果,理解速度提升
作為一門自然科學,生物學的特點是研究很多內在的現象,看不到又感受不到。生物學概念比較抽象,理解的難度很大,創新更是一時無從談起。生物學實驗課程提供不了諸如細胞結構、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等重要的學習內容,這時,插圖就能很好地實現突破。插圖能夠細致入微地刻畫出生物內部所有難以捕捉的演化裂變進程,清晰地為學生深刻表達。學生眼前鮮明直觀的畫面刺激了感官,形成映像。那些復雜的、難以用語言闡述的理論知識化作深入淺出的圖面,開拓了學生視野,加深了理解程度。插圖頁中,有些潛在的知識點,教師應通過提示使學生觀察更為仔細,留意到隱藏在圖頁中的問題,進行深入一步的分析。教師在授課中,有意識地把教學重點難點輔以插圖,并與文字緊密結合,制作成電子課件動態演示,這樣的效果會非常明顯。比如染色體、單體一類生物概念就會由抽象變為好理解的具體事物。再比如,“陸地上生活的動物”圖頁,展現了各種陸地生物的形態結構,介紹了它們生活習性的萬千不同,對這些圖頁分析之后,我們可以得出論點:為與環境相適應,各種生物釆取不同的生活習性。當然,插圖演示更可以綜合實物標本、模型等多方統一展現,教學效果必然可喜。
三、看圖表達,鍛煉學生敏銳觀察力
課堂上教師利用組合插圖,針對一個問題深入分析,整合知識點,激發學生擴散型思考,進而促進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思維被引導帶領下,敏銳和靈活的深刻理解、邏輯理解都會生發,“看圖表達”能力得到訓練。學生之間可以相互設置問題,相互講解問題,課堂感染力加強,學生加深理解知識點的同時,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能夠有效提高。把圖頁轉化為文字,表達出生物學思維,探索能力必然加深加強。 再以細胞分裂圖為例,學生通過對比觀察,分析論證,對比插圖中細胞各時期分裂變化的特點,找出細胞分裂時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學生會相對容易得出正確結論。
四、激勵學生樹立科學的學習態度
端正的科學態度是生物學教學的靈魂。生物課的目的也是增強學生對社會與自然的參與感與責任感。生物科技的突飛猛進可以激發學生科學學習的正確觀念。教科書中相關生物科技的插圖,展現出學生末曾涉及到的奇幻領域,對學生感觀刺激的同時,更能激發學習目的以及愛國主義情懷。 教科書中那些偉大的生物科學家插圖與事跡,對學生所起的良好影響不言而喻。生物學擁有無限寬廣的天地,供養學生在知識海洋中盡情馳騁。 綜上所述,很多的實踐結果都表明,插圖應用于課本教學非常適合生物學的學習。可視化的插圖,作為良好的工具,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得以應用,在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方面,難以替代。生物學理論學習比較枯燥單一,死記硬背效果很差。化難解為淺顯,化抽象為直觀,變枯燥為鮮活,利于學生感知理解生物學。生物學可以說是理科中的文科,理解和記憶量都很大。要把書本知識傳輸轉化為有效信息,存儲在學生的記憶中,是擺在教師面前的問題。插圖的應用很好地改善了生物教學的難題,插圖跳躍出教科書紙面,活靈活現展示出微觀動態世界,賦予了生物學知識的生命價值存在感,難能可貴。插圖在初中生物教學中作用十分可觀,超越尋常普遍意義。
參考文獻:
[1]如何解決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J].尹娟.理科考試研究 2014年18期
[2]貫徹新課程理念,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成效[J].魏學江.學周刊 2014年22期
[3]基于合作學習視角下的初中生物教學研究[J].沈敏芳.求知導刊 2014年09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