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冬梅
摘要:目的 探究神經外科術后患者麻醉復蘇期的預見性護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采取回顧性分析方法對我院2015年5月~2016年2月神經外科術后患者88例資料進行收集分析,隨機分組。常規護理組麻醉復蘇期采用常規護理措施;預見性護理組麻醉復蘇期采用預見性護理措施。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整體滿意度,住院時間、復蘇期焦慮情緒、蘇醒時間,麻醉復蘇期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預見性護理組患者對護理的整體滿意度比常規護理組高,P<0.05;預見性護理組住院時間、復蘇期焦慮情緒、蘇醒時間比常規護理組好,P<0.05;預見性護理組麻醉復蘇期并發癥發生率比常規護理組低,P<0.05。結論 神經外科術后患者麻醉復蘇期的預見性護理措施效果確切,可減少并發癥發生,減輕患者焦慮情緒,縮短蘇醒時間和住院時間,提升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神經外科;麻醉復蘇期;預見性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3-0114-02
神經外科全麻手術后患者尚未完全清醒,加上多數患者有中樞神經疾病,無法配合醫護人員護理工作。麻醉復蘇期需加強護理,以確保患者安全,減少麻醉并發癥的發生,提高麻醉復蘇期護理質量,預防生理功能紊亂和呼吸道并發癥的發生,以免影響手術效果和患者預后[1-2]。本研究探討了神經外科術后患者麻醉復蘇期的預見性護理措施,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取回顧性分析方法對我院2015年5月~2016年2月神經外科術后患者88例資料進行收集分析,隨機分組。常規護理組神經外科術后患者44例,男26例,女18例,年齡15~80歲,平均年齡(45.73±5.57)歲。顱腦手術有40例,椎管手術有4例。預見性護理組神經外科術后患者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齡16~80歲,平均年齡 (45.58±5.25)歲。顱腦手術有39例,椎管手術有5例。兩組患者資料差異無意義。
1.2方法
常規護理組麻醉復蘇期采用常規護理措施;預見性護理組麻醉復蘇期采用預見性護理措施。①安全防范措施:術后蘇醒期需對四肢進行約束性制動,確保制動的牢靠,但避免影響護理操作和局部血液循環,同時給予適量鎮痛或鎮靜藥物止痛,并給予吸氧通氣,保持呼吸道通暢。②減少不良刺激:各項操作動作輕柔,減少氣管導管、導尿管和吸痰管等的不良刺激,并協助患者擺放良好體位,做好保暖護理,有條件者給予專用升溫儀或加熱毯等維持體溫相對恒定,減少低溫刺激,預防寒顫發生。保護患者循環功能和呼吸功能,預防二氧化碳潴留和缺氧的發生。妥善固定輸液管道和敷料,預防因躁動而出現牽拉損傷和管道脫落。③呼吸道通暢:未完全清醒前避免將氣管插管拔除,在拔管后需觀察有無嘔吐或舌后墜的發生,避免出現呼吸道梗阻。拔管后采取去枕平臥位,并準備負壓吸引器,及時清除口鼻腔分泌物,預防誤吸和肺內感染的發生。對嬰幼兒和老年需將下頜托起,并給予面罩吸氧或給予口咽通氣管,以促進通氣功能的改善,維持血氧飽和度>95%[3]。④認知護理:麻醉前對患者說明手術操作過程和插管過程,說明導尿管留置中可能出現的不適現象,加強患者對相關知識的認知,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減輕或預防術后躁動的發生。同時,在蘇醒期加強對患者的巡視,需注意關注比較安靜的患者,若患者無明顯呼吸動作,需及時發出呼吸指令,并觀察患者呼吸恢復情況,以進一步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預防呼吸遺忘的發生。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整體滿意度;住院時間、復蘇期焦慮情緒、蘇醒時間;麻醉復蘇期并發癥發生率。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1.0軟件統計數據,計數資料采用(%)表示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t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護理的整體滿意度比較
預見性護理組患者對護理的整體滿意度比常規護理組高,P<0.05,見表1。
2.2 住院時間、復蘇期焦慮情緒、蘇醒時間比較
預見性護理組住院時間、復蘇期焦慮情緒、蘇醒時間比常規護理組好,P<0.05,見表2。
2.3麻醉復蘇期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預見性護理組麻醉復蘇期并發癥發生率比常規護理組低,P<0.05,見表3。
3 討論
預見性護理是一種先對風險進行評估和預測,并基于該基礎上所采用的一系列預防性護理措施,可有效預防并發癥或風險的發生。在全麻蘇醒期因患者存在意識障礙和定向障礙,容易出現肢體無意識動作和躁動,容易導致切口裂開、氣管導管脫落等,甚至可出現墜床、誤吸、心腦血管意外或死亡,采用預見性護理措施可從加強安全防范、減輕對患者的不良應激、保持呼吸道通暢、維持體溫恒定以及加強認知干預等方面進行護理,可減少或預防上述并發癥的發生,改善患者預后。
本研究中,常規護理組麻醉復蘇期采用常規護理措施;預見性護理組麻醉復蘇期采用預見性護理措施。結果顯示,預見性護理組患者對護理的整體滿意度比常規護理組高,P<0.05;預見性護理組住院時間、復蘇期焦慮情緒、蘇醒時間比常規護理組好,P<0.05;預見性護理組麻醉復蘇期并發癥發生率比常規護理組低,P<0.05。
綜上所述,神經外科術后患者麻醉復蘇期的預見性護理措施效果確切,可減少并發癥發生,減輕患者焦慮情緒,縮短蘇醒時間和住院時間,提升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唐淋鋒,林曦,潘培梅,等.全身麻醉患者術后的復蘇護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59):194-195.
[2]李秀芬.小兒扁桃體及腺樣體摘除術后麻醉復蘇期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1,09(24):2204-2205.
[3]劉娟,廖天治,伍林飛,等.1462例顱腦手術患者在麻醉蘇醒期的觀察及并發癥護理[J].四川醫學,2013,34(5):765-76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