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
摘 要: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只要做到讓作文與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學會自己主動去寫作文,再加上教師的鼓勵和表揚帶來的激勵作用,就一定會讓學生逐步愛上寫作,愛上作文課。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實踐性;創造性
小學語言作文教學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很多老師感到有很多的問題和困難,比如:如何讓學生喜歡上寫作文;如何讓學生喜歡上語文課;如何讓學生主動去寫;如何讓學生主動去學。筆者結合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談談如何讓小學生寫好作文。
一、要讓小學生寫好作文,就必須了解學生寫作現狀
作文是一項創造性、實踐性很強的活動,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體現。我們要發現當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生怕學生寫不好作文,教師從備課開始就從審題立意、文章結構、寫作素材等各方面著手考慮,在教學時將這些內容一一教給學生,并不考慮學生是否真正消化吸收。教師做了這么多,但是教學效果仍然不理想,學生寫的作文還是缺乏真情實感。同時目前的作文教學,一篇作文從指導到學生習作,再到老師批改,最后到老師講評,歷經兩周才能完成,這樣不僅戰線拉得過長,而且反饋信息慢,學生的學習效率必然低。另外,作文的批改總是由教師單方面完成,幾乎沒有學生的參與,這樣很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作文能力的提高。在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教師一味地以自己心目中的標準來要求學生,常常求全責備,使學生很少能在寫作過程中體驗到愉悅和成功,所以很多學生談作文生變,視作文為煩事、苦事。把作文寄希望于教師的指導、課外作文選的參考和自己的憑空想象,東拼西湊,亂寫一通,寫出來的文章既不表“情”,又不“達”意。這些問題都影響了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展,使學生對作文產生了厭惡之情。
二、要讓小學生寫好作文,就必須讓作文與生活相結合
生活是一切創作的源泉。一切的創作依賴于人的思維能力的發達和創新意識的產生。我們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時,“思維”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過模仿提高寫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這是因為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了思維訓練,沒有開拓思路。只有在“思維”中獲取靈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筆有神、筆奕生輝。教師要帶領我們的小學生走入廣闊的生活,以拓展思維領域。一些學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樣,寫不出新意來,就是因為缺少細致的觀察、發現,觀察本身就是一種“沉默”的思維。由于生活面比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門就進校門,缺少社會實踐,視野不開闊,活動領域不寬廣,導致學生對周圍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據目前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地帶領學生走入生活,不僅是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廣泛接觸社會,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學會觀察社會、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的方法。事實證明,學生往往在參加了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后,寫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顯生動、有形。所以說,教師要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維的起點。
三、要讓小學生寫好作文,就必須讓學生自己作“文”
小學生的所謂“創造”,只能是相對模仿而言的,我們教師要引導小學生學會自己作文,要對他們的創新意識給予充分的肯定,要指導學生觀察生活,積極發現和了解事物,然后運用自己的想象,或者感悟,重組語言,進行“作文”。只要是書上和其他同學沒有用過的,哪怕只是一個句子的敘述,一個詞語的新用法,教師都要抓住機會進行表揚和鼓勵,讓學生嘗到獨立創造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樹立他們獨立寫作的信心,也借以激起其他學生的創造欲。尤其是在課堂上新學的詞語,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多運用,例如造句,再要求學生把它們用到自己的作文里。對于有自己新觀點、新體會的作文,或者是描寫從一個新的角度發現的新問題,可以在課堂上當作范文讀給其他同學聽一聽,讓他們在課堂上討論討論,為什么寫得好,好在什么地方,我們應該怎么寫,從而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創造,如何創造。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多組織他們參加一些有趣的課外活動。當他們做到眼觀四處、耳聽八方,接觸和了解了一些事物后,自然會產生一定的感性認識,引起大腦的思考,考慮成熟之后就產生了同外界交流的欲望,加上教師的及時引導和鼓勵,一篇優秀的作文就這樣創作出來,抄襲和機械模仿的現象當然就不復存在了,也就更加真實了,更能表情達意。
四、要讓小學生寫好作文,作文評價就必須要多用激勵評價
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于作文、樂于作文,因而對學生文章的評價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應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A差的學生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教師適當的激勵能讓一些差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讓一些中等生可以更好地鞏固和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還可以激發上等生的競爭意識。小學生作文是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有意義的內容用文字形式表達出來,是一種內化的過程,即使是表達生活中平淡的事情,也是對學生一次極好的思維訓練。因此,教師對學生的習作過程,都要給以積極的鼓勵、激發,建立一個新的評改模式和評價標準。
總而言之,我們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學習和思想認識的實際,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注重積累寫作素材,指導寫作技巧,注重作文評改,讓學生從“厭”寫變“樂”寫,真正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能力,因勢利導,指導趣味作文,引導學生緊扣寫作話題,大膽地走進生活,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中找到寫作的素材讓學生自由命題,讓他們喜歡說什么就寫什么,為學生營造一個自由的寫作天地,就一定能讓學生寫好作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