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潔
摘要:戴士弘是我國著名的職教專家,其對于職業教育的研究透徹,提出了大量職業教育理念,為我國職業院校教學的發展起起到了重要的借鑒和參考作用。項目教學法是戴士弘職業教育理念中的重要分支,通過對項目教學法的應用,可以讓學生在項目的研究和實施過程中,有效提升自身專業能力水平。本文通過對戴士弘項目教學法的基本內容進行分析,闡述戴士弘項目教學法的優越性,從而提出戴士弘項目教學法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應用方法,達到了提升高職院校教學水平的核心目的。
關鍵詞:戴士弘;項目教學法;職業教育
一、戴士弘項目教學法的基本內涵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更加注重實踐的教學方法,通過在所學內容的框架之內,通過建立一個獨立的項目,并交由學生進行處理和發展,讓學生自主進行資料和信息的整理、歸納,對項目方案進行設計和實施,并在完成項目后,由學生進行自主評價,讓學生把握項目流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從而分析自己所做的優點和不足之處,并針對性的進行學習和改正。項目教學法本質上更加注重工作與實踐,通過將學生置于實際工作環境當中,以實際工作為線索,通過設置相應的教學課題,來針對性的制定學習項目,讓學生調動自身的專業知識,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完成項目預先設計好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有效的對學生專業能力進行鍛煉和培養,對于提升學生的實踐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戴士弘項目教學法的優越性
(一)推動職業教育全面改革
在社會高速發展的背景之下,社會分工細化程度不斷提升,對于各方面的專業性人才需求量都在不斷的提升,這也就給職業教育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然而,我國的職業教育體系改革速度緩慢,在許多傳統專業都中存在著教學系統發展滯后、教學質量不足等問題,導致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礙。而通過項目教學法的全面推行,可以對職業教育體系進行全面的改革,優化職業院校教學體系結構,改革職業教育策略,從而有效的促進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
(二)促使教師深入企業
職業教育有別于普通教育,是一種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教育模式。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的培養,才能夠提升學生的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從而讓學生在教學中得到充分的發展。而我國職業教育的教師,通常是由高職院校畢業,直接進入到學校進行教學,缺乏在企業中的實訓,導致許多教師缺乏實踐操作經驗,也就難以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培養。而通過項目教育法的推行,教師在設計學習項目時,必然要考慮到項目中的具體流程,這也就要求教師深入企業進行學習,了解企業的實際工作內容,才能夠設計出合理的學習項目,同時也能夠培養教師的實踐水平,提升職業教育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力度。
(三)推動職業院校第二課堂的建設
對于職業教育而言,主要可以分為三個課堂形式。第一課堂,也就是學生在校期間進行的理論教學課堂,這也是對學生進行職業教育的理論基礎,只有讓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才能夠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第二課堂,則是有別于理論教學的,通過校外實訓基地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培養的課堂形式。在第二課堂中,重點在于讓學生通過結合自身的專業知識,并將其融入到實踐當中,從而為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第三課堂,則是讓學生通過頂崗實習等方式,加入到企業中進行實際鍛煉,了解工作的具體流程和各項要求,從而在實踐中對自身的能力進行升華,這也是職業教育的最終階段。就目前而言,我國職業教育的理論教學較為發達,同時絕大多數高職院校也建立了校企聯合的教學模式,第一和第三課堂的建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但在第二課堂上建設還不夠完善。通過推行項目教學法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的提升職業教育中第二課堂的建設和發展水平,對于學生的進階能力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戴士弘項目教學法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應用
(一)制定合理的學習項目
在學習項目的制定上,首先要考慮到學生的所學內容和學習水平,并且要明確對學生培養的基本目標,從而制定合理的項目方向,使其能夠更好的對學生培養。其次,在校企聯合的背景之下,高職院校可以通過組織骨干教師對企業進行參觀的方式,與企業進行深入的溝通,了解其對于人才的需求方向,從而以企業的需求為中心,定一個能夠涵蓋學生教育目標的學習項目。最后,要針對學習項目,對教學的課程內容進行整體設計,做到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合理的設置教學環節,來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水平。
(二)建立合作學習模式
現如今,無論各行各業,對于團隊協作能力的要求都越來越高,能夠憑借個人實力完成的活動屈指可數,在項目教學法中同樣如此。一個項目很難由學生單獨完成,這也就需要教師通過分組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合理分工,共同解決項目的難題。在分組時,首先,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深入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進行合理的分組,保證組內的成員能夠通力合作,各自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從而讓促使合作學習模式的順利進行。其次,要給組內的成員進行分工設計,通過選擇具有領導能力的學生擔任組長,并讓組長和教師在溝通后,針對每個學生的能力,分配不同的任務,從而良好的解決項目難題。
(三)教師進行干預和啟發
學生在接受教學的過程中,通常只收到了理論知識的培養,實踐能力普遍不足。在項目教學法中,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難免會產生一定的困難和錯誤。這也就要求教師對學生探究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進行及時的干預,從而提升學生探究過程的準確性。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對啟發式教學方法的使用。項目教學法的核心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能力,而非讓學生達成目標,在學生的實踐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啟發,可以激發學生的靈感,從而讓學生走向正確的探究道路,從而讓學生理解到自身所學的理論知識是如何在實踐中進行應用的,提升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融合力度。
結語:
項目教學法是戴士弘提出的重要職業教育理論,是一種通過構建教學項目,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進行實踐,從而促進學生理論與實踐融合的重要教育方法。通過推行項目教學法,可以有效的促進職業教育全面改革,讓教師深入企業,提升教師的實踐水平,并推動職業院校第二課堂的建設與發展,對提升高職院校教學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高職院校首先要結合多方面的因素,來制定合理的學習項目,并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分組學習模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干預和啟發,并建立完善的考察制度,從而讓學生針對考察結果對自身能力進行反思,針對性的進行學習和訓練,從而促進學生專業水平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朱楓. 國內項目教學法的研究——兼談項目教學法對中國外語教學的適用性[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30(27): 54-56.
[2]鄧作杰,譚小蘭,莫海燕. 基于項目教學法的教學實踐與研究[J]. 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 20(03):91-93.
[3]傅四保.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項目教學法初探——以“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課程教學為例[J]. 中國大學教學,2011,(02):56-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