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香蘭
摘要:小學數學是屬于整個小學課程教育中的核心課程之一,也是一門應用型學科。該學科的每一個知識點均是經過嚴密推敲而集成的。“數學核心素養”是國際小學數學教育的發展趨勢,也是我國加強自身教育水平的關鍵。本文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成、內涵、價值與思考建議幾個方面展開論述,更好的推動我國小學數學教育中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發展
“核心素養”概念建立于“素養”概念的基礎之上,“素養”一詞包含的范圍非常廣泛,各類知識、技能及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等皆包含于內,其中關鍵的部分即為核心素養,強調的是個體接受教育、生活經歷等方面最基本的知識、技能及態度等內容。當前社會,學生所應當擁有的核心素養重點集中于兩個方面:一是自身發展內容,二是個體和社會相協調的內容。以這兩方面內容需求為前提,研究核心素養,是小學數學教師努力的方向。“數學核心素養”4次出現在2011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說明基礎教育課程深化改革的關鍵點是“核心素養”。數學核心素養是大數據時代下,人適應現代社會、迎接新挑戰所必須具備的素養[1]。
一、數學核心素養:體現了數學教育的本質和價值訴求
核心素養被譽為當代基礎教育的DNA。創建核心素養體系,是社會發展對教育的訴求。因此,中小學各學科都應聚焦本學科的核心素養。小學數學也應與時俱進,發展和提高數學核心素養,構建本學科的核心素養體系。《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提出“數學課程應致力于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數學課程與教學的總體要求。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僅指讓學生理解和運用數學概念、法則、公式、定律等基本知識,形成計算、測量、尺規作圖等基本技能,掌握數學方法,更重要的是感悟數學的基本思想,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而這些都是學生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不可缺少的。數學核心素養是針對良好數學教育這一數學課程基本理念,對學生提出的基礎性、整合性、前瞻性要求,也是體現對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教育的本質要求。數學核心素養是基于數學基本知識與技能的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反映數學知識所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體現數學的本質。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關注具體的知識技能的同時,更應當關注這些知識技能中所蘊含的核心素養,所需要的核心素養,以及可以培養的核心素養。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具體的數學知識學習的質量,體現數學內容的本質特征和真正價值[2]。
二、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價值
(一)強化學生的數學素養
數學素養的提升就是公民素養的提升,為了更好的提高公民素養,則需要首先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數學核心素養是一種思想方法,通過數學計算、測量等過程形成,使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數學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創新和思維能力。在數學教學中要使學生掌握計算方法,鼓勵學生思考計算方式并發表自己的意見,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體現小學數學課程理念與目標
我國素質教育的目標就是在義務教育階段教會學生數學知識,并提高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使學生能夠在數學方面有著不同的發展目標。數學教學的目標則是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并在教學中貫徹好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3]。
(三)反映數學的本質及價值
數學核心素養可以反映出數學的價值和本質,體現學習數學知識的思想和方法。如果對數學學習理解不足,則學生會缺乏空間感,對于其他領域的學習或未來的數學學習影響較大,因此數學教學中應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質量。
三、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策略
(一)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
雖然目前對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并沒有形成統一的看法,但可以明確的是,數學核心素養是復雜的能力,能夠妥善解決各種數學實際問題的高級能力。正因如此,數學核心素養不能只通過教師直接講授來培養,而要將學生置于各種真實的問題情境中通過實踐來培養。這里特別強調問題情境的真實性,因為在小學數學中有許多題目被稱為“問題解決”,實際上,數學題目中的“問題解決”大多數不是生活中的現實問題,只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故意設置的虛擬問題。這類數學問題都有一個共同點[4]:準確的答案。而現實生活的復雜性往往會產生許多真實問題,一方面這樣的真實問題沒有準確的答案,另一方面也在啟發我們可能有很多不同的解決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路徑。
(二)強化形象及抽象思維結合能力培養
針對于數學這門學科而言,其本身就具備了很多的抽象事物。而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加大力度培養學生的抽象事物和具體事物聯合的能力。例如,在立體幾何中,眾多的圖形是離不開學生想象力的,而學生需要將具體形象和抽象思維融合,在能有效快速應對數學問題。例如,當在對長方形體積這一知識點學習時,教師可通過引導學生去對自己身處的教師發揮想象,將屋頂與四周實墻給抹掉,只存在線條,實際也就是一個長方體的結構。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于這樣的例子,對本質的東西給予除開,剩下的則是本質實用的東西。而學生具備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的結合,對他們后期的生活面對困難是有一定幫助的,進而達到對其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培養的目的[5]。
(二)關注生活問題
數學學科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而思維能力的應用則不僅僅局限在課堂之內。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考慮考試成績與知識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更應注意將數學和生活緊密聯系,從而促使學生可以把知識靈活應用于現實生活中。為處理好這個問題,教師可以把生活中的現象引入到課堂中來[6]。比如,貼磁磚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一面墻上貼磁磚,其中中間有 4 塊花磁磚需要貼成正方形,構成一個完整的圖案。這面墻一共可以貼長 8 格、寬 6 格的瓷磚,如果想把帶花紋的四塊瓷磚組合貼在墻面的隨便一個位置,總計有多少種貼法?學生就這個問題展開相應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嘗試使用平移等方法,這就是將教材知識內容引入生活的一種有效手段。
結論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能反映小學數學教育的本質及價值,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核心問題。教學過程中,教師除應注意教授學生數學知識以及技能外,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引導學生參與核心素養的建立和提升過程,最大程度的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廖群英.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J]. 西部素質教育,2017,34(12):292-293.
[2]李奎,馬麗君. 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建構初探[J]. 現代中小學教育,2017,12(04):36-37.
[3]蔡國華. 淺談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價值[J]. 赤子(上中旬),2017,21(07):225.
[4]王伊美. 探析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J]. 教育現代化,2017,32(11):242-243.
[5]曹培英. 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徑[J]. 課程.教材.教法,2017,16(02):74-79.
[6]崔海江. 認真研讀教材 培育核心素養——結合冀教版《小學數學》談教材挖掘和利用[J]. 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7,13(0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