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初榮

摘 要:初中數學是初中階段一門重要的學科,具有邏輯性、抽象性強的顯著特點,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和推進,初中數學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改革,新課改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那么怎樣才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效率呢?眾所周知,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使用,以多媒體為代表的信息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到教學領域,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形象、直觀、圖文并茂等優勢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呢?以九年級數學為例,針對“多媒體在課堂中的應用”這個話題進行討論。
關鍵詞:初中數學;新課改;多媒體;應用策略
一、多媒體教學
所謂的多媒體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利用多媒體技術形象、直觀、圖文并茂等優勢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以及比較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從而便于學生理解,提高課堂效率,它是新課改下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
二、現階段多媒體教學應用現狀
1.教師對多媒體教學的認識不夠
盡管多媒體已經越來越多地應用到教學領域,但仍有一部分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即“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
2.教師應用多媒體教學的能力欠缺
由于很多教師沒有經過專門的技能培訓,很多教師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從而導致課堂不能正常進行。
3.多媒體教學本身存在著不足
盡管多媒體以其自身的優勢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但是有部分教師過多地依賴多媒體,連最基本的筆記都不讓學生記,學生往往會出現當時能聽懂,但是過后就會遺忘,對學生鞏固知識很不利。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應該如何解決呢?接下來,我們就共同討論一下“多媒體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三、多媒體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1.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問題情境,使數學主題更有趣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更多地關注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很少關注學生的接受情況,因此學生的興趣不高。這時期的學生求知欲比較強,這時我們不妨利用多媒體來創設問題情境,既可以滿足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又可以突出數學主題,提高課堂效率。
2.運用多媒體豐富教學內容,使數學形式“活”起來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圍繞課本教材和自己的實踐經驗來授課,這樣就會使學生的知識面變得特別狹窄,而且不能將所學的知識靈活地運用。這時,我們不妨利用多媒體信息量大的優勢來豐富教學內容,既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可以將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起來,從而達到活學活用的教學目標。
以“成比例線段”為例,為了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這節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地圖上的比例尺,然后比較它們之間的距離,再或者選取學生比較熟悉的五角星讓學生分析每個線段的比例是否相等以及比值大約是多少等等,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運用多媒體教學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提高課堂效率
以“動點問題解決方法”為例,此類問題常常集代數、幾何知識于一體,數形結合,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如果教師只單純地講理論知識學生會覺得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學習興趣也不高。我們都知道,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在于學會尋找變化過程中的不變量,并借助三角形有關的知識點來解決問題,這時我們不妨利用多媒體形象直觀的優勢為學生展示動點問題中的動中求靜,立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充分感受到解決動點的實質就是變動為靜、尋找不變的量,這樣學生理解起來就很輕松,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如圖:已知△ABC中,AB=AC=10厘米,
BC=8厘米,點D為AB的中點,如果點P在線段BC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向C運動,同時點Q在線段CA上由C點向A點運動,若點Q的運動速度與點P的運動速度相等,經過1秒后,△BPD與△CQP是否全等?
如果教師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講解,學生可能聽得有些不
解,而如果這時教師采用多媒體教學,即讓D、Q按照題目的要求一步步地運動,學生便能從演示中了解其運動過程,進而得出
△BPD與△CQP全等。
綜上所述,多媒體教學以其形象、直觀、圖文并茂等優勢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課堂效率,我們通過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問題情境、豐富教學內容以及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等三個方面具體論述了如何利用神奇的多媒體來打造美麗的數學課堂,希望我的論述能為我們的教學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陳媛媛.多媒體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J].新課程(初中數學),2014(8).
[2]牛素花.論初中數學多媒體教學的利弊[J].商情,2012(6).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