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建芳
摘 要:多元智能理論是從人的職能屬于多元的認定上出發的。通過應用多元智能理論,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通過主動的探究與學習實現教育的目標。因此,在教學中要從多元智能理論入手,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基于此針對高中化學教學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高中化學教學;探索分析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對高中化學教學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多元智能理論背景下,教師在教學中要發揮出學生的優勢,為學生創建出適宜的學習情境,發揮出學生的特長,讓學生在充滿自信的環境下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教師還要關注學生的優勢智能,培養其多元智能,挖掘學生的潛力,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一、多元智能理論下的高中化學教學
對于多元智能理論來說,就是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通過主動探究與互動學習,從而培養學生分析與收集問題的能力。人的智能存在著普遍性與發展性的特點。所以在多元智能理論的指導下,高中化學教學就要堅持從學生的特點入手,設計出多元化的課程,不僅要包含學校所設計的課程,同時也可以從當地的特點入手,做好環境的開發與研究工作,設計出相應的活動,延伸學生的視野,主動將生活與化學知識結合在一起,實現化學教育的目標。可以說在這種教學理念的影響下,通過進行深入的探索,可以讓學生展示出自己的興趣與愛好,同時也可以幫助教師全面地了解學生,觀察這一階段學生的智能特點,結合好教學的內容,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
二、多元智能理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措施
(一)做好認知上的訓練工作,提高學生的語言智能
語言智能,就是人們對語言的掌握程度以及科學運用語言的能力。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包含了許多的概念以及專業術語,為了方便學生記憶,可以將其改編成順口溜,以此來發展學生的語言智能。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實現語言智能的目的就是要幫助學生不僅掌握好化學術語,同時還要提升科學運用化學的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借助講故事等方法來吸引學生的目光,做好訓練與引導工作,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言智能,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拓展學生的視覺空間智能
視覺空間智能,就是人在面對形狀、色彩等要素的過程中所需要的感受與表達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就要做好開發與研究工作,選擇一些可以刺激學生視覺的內容。如選擇教材中的插圖以及化學實驗儀器等,以此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教育的質量。
(三)培養學生的數理邏輯智能
數理邏輯智能,就是要求學生理解好邏輯結構關系,不斷提高自身的表達與推理能力。其中也就包含科學、數學以及邏輯等方面的知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實驗分析法以及模型法等來進行教學。通過為學生創建有效的教學情境,以此來滿足學生的思維發展需求,幫助學生掌握好化學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與研究能力。如學生在解決化學習題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借助不等式法以及數列法等來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識,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四)做好運動上的訓練工作
在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控制自己肢體的能力,借助有效的動作與表情來傳遞出相應的思想情感,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在開展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與其他人進行交流,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鍛煉學生的運動技能。只有不斷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才能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從而也就可以實現化學教育的目標。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設計出開放性的探究實驗,以此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獨立完成學習,提高學習的效果。
(五)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
借助有效的觀察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自然界中的事物形態,同時也可以對物體進行分類與辨認。因此,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通過相應的演示實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主動進行觀察,通過對實驗的內容進行記錄,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與感受能力,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同時教師還要做好學生的引導工作,針對學生的觀察設計出相應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此外,還要鍛煉學生的交往能力。人與人之間進行合作交往對自身的未來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要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學習的效果。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對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要堅持從多元智能理論的角度上出發,做好教學引導工作,鼓勵學生進行探索,從而吸引學生的目光,實現化學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趙娜.多元智能理論下高中化學教學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4(36):199-200.
[2]周瑋,何超.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研究與應用[J].亞太教育,2015(34):29.
編輯 張曉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