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麗
摘 要: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對高中地理教學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在高中地理學科中教師要正確運用問題教學法,以此來滿足高中地理教學的發展需求。在教育改革背景的影響下,一些學校中雖然已經運用了問題教學法,但是效果卻并不理想。基于此針對高中地理學科中的問題教學法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地理;問題教學法;運用措施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教育也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就目前來說,新課改得到了廣泛的實施與推進,教學方法得到了創新與發展。對于問題教學法來說,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師要做好分析與研究工作,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措施,以此來引導學生分析好地理知識,提高學習的效果。
一、問題教學法
問題教學法,就是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借助問題來進行教學。在問題的指導下,可以激發出學生的學習欲望,鼓勵學生實現自主學習,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中不斷優化學習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可以說在問題教學法的影響下,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激發,從而活躍了課堂教學的氛圍,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地理知識。
二、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運用問題教學法存在的問題
1.實際運用相對較少,教師問答水平較低
問題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相對較少,且教師自身的問答水平也相對較低。就目前的一些高中地理教師來說,受到新課改的影響,已經認識到問題教學法的重要性,并積極將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但是從實際操作中可以看出,一些高中地理教師并沒有認識到問題教學法的內涵,這樣也就使得在課堂中,問題教學法成了提問教學,甚至一些教師將提問教學簡化為教師的自問自答模式,這樣也就影響了問題教學法的有效實施,同時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難以滿足問題教學法的要求。
2.固定化模式嚴重,學生的思考空間受到了限制
問題教學法的實施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著問題與結論固化的現象,這樣也就使得學生的思維空間相對狹窄。問題教學法中主要包含教師對教學內容提出問題、教師在講述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通過學生的思考來形成新的問題。在高中地理教學中,一些教師存在著害怕學生提出問題的現象,且在教師觀念中認為學生提出問題會影響到自身的教學思路,在這一心理的影響下,教師也不愿意引導學生提出開放性的問題,最終也就使得問題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難以得到有效的落實。
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教育方式的影響,教師在教學觀念上存在著固化教授的問題,學生也習慣性地接受教師講述。由于學生對自身主動發現、提出問的意識不足,這樣也就使得自身的學習效果受到了影響,同時也降低了問題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效果。
三、在高中地理學科中運用問題教學法的措施
1.做好問題教學法的運用,增強教師的問答水平
由于高中地理學科中問題教學法運用相對較少,加之教師自身的問答水平不足,從而影響了問題教學法的運用與發展。因此,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在教學中就要認識到問題教學法運用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提高教師自身的問題水平。在教學中教師還要對問題教學法進行分析,避免課堂中出現自問自答形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要正確地引導學生,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從而提高問題教學法運用的效果。
2.設計出開放性的問題,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
在教學中教師就要采取開放性的問題形式,以此來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同時還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對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以此來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其次,教師要充分從學生的角度上進行思考,給學生一定的空間,讓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以此來提高問題教學法的運用效果。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現階段的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缺乏獨立思考問題與主動應對困難的勇氣。因此,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認識到自身才是課堂中的主體。通過給學生營造出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來讓學生進行和平共處,提高交流的效果。只有讓學生將疑問提出來,才能提高教學的質量。在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時,教師就要適當地表揚學生,以此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問題意識,提高問題教學法的運用效果。如學生學習水循環一節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問:“這一環節想要掌握什么樣的知識?什么是水循環?”等,通過問題的引導,可以逐漸引入教學內容,從而幫助學生進入到學習中去。
綜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做好問題教學法的研究與分析工作,分析現階段存在的問題,以此來設計有針對性的問題,這樣才能啟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實現長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光發.新課程背景下問題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實踐[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3(4):77-78.
[2]李永紅.新課程背景下問題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地理教育,2013(2):56-57.
編輯 張曉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