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玲
[摘 要]語文的外延是生活。低年級識字教學要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用生活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生字、用生字,讓生活成為識字教學的“維生素”。
[關鍵詞]識字教學;生活情境;激發興趣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28-0094-01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課標明確指出:“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特點,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因此,識字教學要與學生生活進行結合,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漢字、用漢字,讓生活成為識字教學的“維生素”,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
一、生活是最好的教材——不學漢字很可怕
低年級的孩子喜歡讀童謠,喜歡聽故事,在識字教學中用生活中的童謠、故事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臺灣資深兒童文學作家方素珍老師就曾經創作過這樣一首有趣的童謠:小蟲寫信給螞蟻/他在葉子上/咬了三個洞/表示我想你/螞蟻收到他的信/也在葉子上/咬了三個洞/表示看不懂/小蟲不知道螞蟻的意思/螞蟻不知道小蟲的想念/怎么辦呢?
當我把這首童謠讀給學生時,學生一個個笑得前仰后合,紛紛跟著讀。然后我讓學生說說,“你覺得怎么辦呢?”學生紛紛說:“他們應該學寫字。”“是的。”我順勢介紹童謠的題目,“所以,這首童謠的名字就叫《不學寫字有壞處》。小朋友們可要認真學寫字哦!”學生連連點頭。
從孩子們喜歡的童謠、故事入手,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真切感受到不學寫字很可怕,從而激發學生識字寫字的積極性。
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漢字真有趣
在漢字教學中,要采用豐富多樣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到漢字學習的趣味性,從而喜歡上學習漢字。
(一)創設生活化情境
在教學中,教師要巧妙創設生活化的學習情境。
1.借助信息技術創設情境。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借助圖片、音樂創設豐富的生活情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能吸引學生入情入境地學習。
2.利用游戲活動創設情境。低年級學生對參與游戲很感興趣,教師可通過設計一些游戲活動來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運用生活化方法
在識字教學中,教學方法要生活化,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使學生對學習漢字充滿親切感,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
1.圖示法。運用漢字形象化的特點,將漢字演變過程展示給學生看。例如,學習“鳥”“亭”這一類象形字時,將古文字出示,讓學生猜一猜可能是什么字。當一個個漢字變成一幅幅有趣的圖畫時,學生學習起來一定會興趣盎然。
2.故事法。漢字是音形義三位一體的文字,漢字中常常蘊含著有趣的小故事。利用講故事的方法來教學漢字,既能讓學生對漢字的意思有所了解,又能讓學生感受到漢字的神奇。
3.謎語法。給學生猜字謎也是學習漢字的一種方法。課堂上讓學生猜字謎,引導學生編字謎都能有效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
將學生生活中喜聞樂見的兒歌、童謠、謎語、故事引進識字教學,豐富識字教學的方法,學生感受到漢字學習的樂趣,自然會主動學習漢字,識字教學的效率自然會有效提高。
三、經歷是最好的成長——學習漢字很有用
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巧妙抓住生活的資源,為學生搭建運用漢字的平臺,讓學生真切感受到學習漢字很有用,從而激發學生更加主動自覺地學習漢字。
(一)巧用節日資源
生活中有很多重要的節日,這些都可以成為漢字學習的資源。例如,元旦將至,讓學生給老師或者同學、親人寫幾句祝福的話語……無論是寫還是讀,都是學生漢字學習成果的展示。當學生看到自己運用所學的漢字向親人表達了祝福時,會從內心升騰起成功的喜悅,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漢字。
(二)妙解生活難題
教師應引導學生巧妙運用所學的漢字解決生活的難題,幫助學生有效學習漢字。例如讓學生讀一讀產品說明書,讓學生給爸爸媽媽寫留言條……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的難題,所學的知識就“活”起來了。
語文課程是學生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課程,識字教學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一定要善于創設生活情境,巧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讓生活成為語文教學的“維生素”,提高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責編 韋淑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