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米熱?吐爾遜??
摘要:高職教育是為國家提供專業化人才的培養基地,職業教育專業課程的設置都是緊緊圍繞社會就業需求開展的。漢語教學作為高職教育中的重要內容,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化趨勢加強,漢語教學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彰顯出來。本文主要研究高職教育中的漢語教學,分析其存在的問題提出漢語教學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就業;需求導向;高職漢語教學
高職教育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教育為我國經濟的發展進行了大批的專業化技術人才的儲備工作,培養高素質、高水準的職業人才是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高職教育活動的開展也是緊緊圍繞社會的就業需求展開的。近些年來,國際間的交流不斷的增多,文化交流也日益頻繁,漢語熱的情況十分普遍,漢語教育展現出極大的人才需求,在國家的倡導和社會需求的引導下,高職院校開展了漢語專業,為了更好地宣傳漢語文化,加強高職院校漢語教學的管理,改革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果,高職院校應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更好地滿足社會的就業需求。
一、 高職漢語教學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 教學教材缺乏實用性和職業性
現階段高職教育在漢語教學的教材設置上,缺乏應有的實用性和職業性,漢語教學作為文學專業的基礎課程,其中涵蓋豐富的內容,適用于很多的專業學科。例如,新聞、對外漢語專業也設有現代漢語教學,漢語教學在學校有著極大的重視程度,然而從大部分高職院校的教學選材上來看,高職院校選用的教學教材沿用了普通高校的漢語教材,教材雖然都具有一定的漢語基礎知識,但是缺乏應有的實用性和職業性,無法滿足高職院校的教學要求。
高職院校的漢語教學目標就是提升學生對漢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就業打下堅實的文字基礎。高職院校漢語專業的學生就業方向十分的廣闊,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在教學的教材選擇上,應該更多的以就業為導向,進行教學教材選擇和教學內容的設計,實現提升學生漢語技能的掌握程度。例如,新聞類工作其中會涉及新聞收集和編輯的工作,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在教學中設計采訪、寫作和編輯等方面的工作。文秘工作的就業需求,需要學生具備公文的寫作能力、方案策劃能力,這些就業需求都需要加入到教材中,教材的編寫應該圍繞漢語的實用性和職業性,注重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二) 教學模式過于陳舊落后
高職院校在漢語專業的教學上沿用傳統語文專業的教學方式,由于傳統漢語教學的開始時間較長,在教學模式和教學課程設置上已經趨于穩定,同時自身也具有一套完整的教學系統體系,以教師為教學中心對學生進行填充式的知識傳授是傳統漢語專業教學的最大特點,然而這種傳統的漢語專業教學,難以適應高職院校漢語教學的教學需求,缺乏職業性和實用性,這樣無法實現學生漢語素養的提升。在高職院校的漢語教學中,部分老師沒有意識到學生職業發展的重要性,在漢語教學中單純地進行知識的傳授,沒有進行教學內容的創新,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工作缺乏內在聯系,無法實現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導致高職院校的漢語教學模式難以培養出適應職業需求的專業漢語人才。
二、 以就業需求為導向的高職漢語教學
(一) 根據職業標準進行教學目標的制定
介于高職院校為社會提供專業技術人才的教學目的,職業化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特征,因此高職院校在進行漢語教學目標的制定上,應該根據不同的職業標準進行制定,考慮不同職業需求對漢語人才的能力要求。漢語專業有著較廣的就業前景,在進行漢語專業的教學時,應該結合不同的崗位需求,有目的和有意識地進行相關職業技能的培訓,培養符合就業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在高職院校的漢語教學匯總可以著重培養學生的文字運用和處理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的能力,只有緊緊抓住“聽說讀寫”四方面的技能鍛煉,才能培養出專業化的實用型人才。
(二) 以就業需求為導向,開展教學活動
高職院校漢語專業的教學活動應該以市場的就業需求為導向,圍繞學生漢語專業技能的培養開展教學活動,提升漢語專業學生的就業率。首先,優化教學條件和調整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場地,培養應用型和漢語技能型的專業人才。例如,學校創辦文字設計工作室、節目主持工作室、文書服務工作室、新聞采編工作室等,這樣學生可以自主地進行選擇,通過開辦實踐教學課程,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就業方向。其次,調查人才市場,針對市場的需求進行有目的的培養,保證學生的就業率。最后,校企合作的形式,高職院校同企業合作,根據企業的需求進行人才培養,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實習場所。
(三) 根據職業發展需求進行教學內容的設置
高職院校漢語教學內容應該圍繞學生的就業需求進行設置,了解不同職業對于學生的技能要求,將技能要求同教學內容進行融合,教學教材的編制上,堅持實用性的原則,更多的側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例如,文案寫作技能的培養、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等,此外,針對國際漢語教學,還可以加強漢語的發音練習;文字寫作方面,提高文字的寫作規范等。還有一些編輯工作和方案策劃工作,則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文字功底,這些技能都需要教師將其融入到日常的漢語教學活動中,以漢語專業技能培養為核心進行教學內容的設置。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是培養專業化技術人才的基地,然而現階段高職院校在漢語教學方面,存在著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落后、教學內容脫離學生就業實際的情況,這與高職院校培養專業化技能人才的教學目標是相悖的。因此,高職院校在進行漢語教學的教學活動中,首先,教師應根據不同的職業的崗位需求進行教學目標的設置。其次,教學活動圍繞就業需求展開,增加實踐課程的教學,注重專業技能的培養。最后,在教學教材和教學內容的設置上,明確培養技能型人才和實用性人才的教學目的,將職業技能同教學內容融合,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職業性。
參考文獻:
[1]王歡.以就業需求為導向的高職漢語教學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15,(10):142.
[2]孫永進,魏珊.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學生英語需求分析與教學改革研究——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興新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新校園旬刊,2016,(04):51.
[3]戴紅穩,彭展聲,陸漢軍等.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漢語專業定位與課程體系[J].文教資料,2009,(01):5.
[4]宋會尊.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方式創新分析[J].學周刊b版,2014,(05):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