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琴
摘 要:通過分析互動教學理論的主要內涵,闡述了課堂教學實踐中師生有效互動的含義,提出了新課程背景下優化高中地理互動教學實踐的主要策略,旨在通過科學化的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實現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良好的師生互動及生生互動,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高中地理;互動教學理論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6-007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6.045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目前我國高中地理教學實踐過程中,多數教師采取“滿堂灌”的模式開展課堂教學,學生地理學習的積極性及主動性不足。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課堂教學實踐開始注重通過師生間的相互互動,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新課改教學目標,積極地創設教學情境,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實踐,不斷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水平及效率。
一、互動教學理論概述
(一)課堂教學實踐中師生有效互動的理論依據
通常認為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理論依據為構建注意學習理論,該理論認為,學習的過程是學習者在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通過教師或其他學習伙伴等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不斷地獲取知識的過程。學習者利用教材、網站、課件及掛圖等通過意義構建的方式獲得相關知識。該理論倡導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及人機互動等方式來實現學習者對所學知識的意義構建,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及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課堂教學實踐中師生有效互動的含義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師生有效互動的教學模式被廣泛地應用于教學實踐環節,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是指在課堂教學情境中,教師與學生雙方借助各種手段實現情感、認知、價值觀、態度等多角度的相互作用及人際交往。在師生有效互動的過程中,通過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實現了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互動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及學習效果等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作為一種新的課程教學理念,互動教學模式注重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各種組織形式,實現教師、學生、教學資源、媒體及教學內容等要素間的相互作用,最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及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該教學模式強調教學實踐應充分發揮師生間的積極性,實現教學實現環節教師與學生的相互作用,保證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互動教學實踐研究
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中,地理教師應從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互動情境,實現社會與課堂的相互融合,實現課堂教學的“生活化”,利用學生熟知的素材來實現教材內容的充分理解,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及欲望。
(一)創設教學情境,為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創造條件
1.豐富課堂教學方式及方法,激發學生參與互動的興趣。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多種途徑創設生活化、多樣化的教學情境,采用豐富的圖片、相關視頻等優化課堂教學,實現地理教學的現代化發展。教學環節教師可向學生展示不同地域的風俗習慣及日常生活,利用有關天氣的諺語及故事等進行課堂教學。高中教師應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及方式,為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創造條件,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
2.創新課堂教學,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實踐。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學實踐環節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打破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不斷地創新課堂教學的模式,通過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及主動性。教師應在小組討論、小組交流的基礎上,為學生互動提供更多的機會,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做好課前準備,精心設計教學環節
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不斷地優化教學設計,為有效的課堂互動創造良好的條件、在備課環節,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及教學目標,全面把握整個教學過程,激發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積極地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互動,將自身的價值發揮至最大。教師做好課前準備要圍繞教學目標,全面掌握教材內容,在分析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為有效的課堂互動創造條件
與傳統的課堂教學實踐不同,新課改教學背景下,教師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及領導者,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發揮自身的主體地位,教師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與學生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創造民主、自由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互動,師生間有效的情感互動及思維互動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創新思維的主要途徑。教師應注重培養良好的師生感情,不斷地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在課堂中與課后積極地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激發學生參與互動的興趣,不斷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水平及效率。
(四)豐富教學手段及學習方式
在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中,教師可采用靈活多樣的課堂學習形式,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及全面發展創造條件,讓學生充分地展示個性。教師可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造課堂學習的情境,多媒體教學可實現圖片、文字的有效結合,視頻與音頻創造的課件更加形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便于理解,進而積極地參與其中。多媒體技術的有效利用,使教師通過學生學習的實際效果及反饋,及時地調整課堂教學的方式及進度,與學生不斷地進行交流與溝通,實現高效率的課堂教學。
三、結語
綜上所述,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課堂教學注重互動教學。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創造有效的教學情境,不斷地優化課堂教學的方式及方法,吸引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模式下的科學教學,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及個性化發展,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馮向菊.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互動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
[2] 張宇.地理課堂“問題鏈導學”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6.
[3] 蔡遠泊.高中地理活動教學研究與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14.
[4] 崔玉蓮.高中地理教學中微課程的應用研究[D].魯東大學,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