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芳娥??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已被提出全新的要求,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不斷優化完善,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培養的重要性也日漸顯現。因此,本文作者多角度客觀分析了數學教學中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培養的重要性,多層次探討了數學教學中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途徑。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學生;團隊意識;培養;途徑;分析
在小學階段,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對學生日后各方面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關鍵性作用,也就是說,學好數學學科可以更好地培養小學生各方面能力,比如,“理解、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傳統“填鴨式、放羊式”傳統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各方面出現的問題不斷顯現,急需要優化數學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備較強的團隊合作意識便是其中之一。同時,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借助相關實踐活動,可以增加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學科的興趣,提高他們參與課堂的程度。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能夠增加師生、生生間互動,促使學生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共同進步,教師也能更好地了解班級不同層次學生各方面情況,優化課堂教學方法,提供課堂教學有效性,確保教學目標順利實現。此外,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利于培養他們多方面能力,培養他們團隊合作精神,提高他們合作技能等,這些都是21世紀人才必須具備的技能,利于學生學習數學課程知識的同時,德、智、體等全面發展。
一、 創建良好的實踐平臺,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關鍵所在,也是培養他們團隊合作意識的重要手段。在培養小學生團隊合作意識中,教師要優化課堂教學方法,優化利用合作學習法,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實踐平臺,有效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積極主動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有效展開課堂教學。以“年、月、日”為例,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圍繞該章節知識,通過不同途徑搜集不同年份的年歷卡,準確把握該章節重點與難點知識,制作合理化的教學課件。課堂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觀看相關圖片、視頻等,吸引他們眼球的同時,使其對“年、月、日”章節知識留下初步印象,巧妙引入這一新課題。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將課前搜集的年歷卡發給各學習小組,要求他們以小組為單位,相互探討、交流,根據這些年歷卡以及剛才看的圖片、視頻等,都能發現些什么信息。教師只需要仔細觀察各小組學生探討情況,不要過分干預他們,使其在團隊合作下積極思考、不斷探索。在探討、交流過程中,有小組發現,在一年中,有些月份是31天,比如,1月、8月、12月,而有些月份是30天,比如,4月、9月,還有小組發現2月是一年中最特殊的月份,并不是30天、31天,沒有和其他月份天數相同的,也不固定,28天或者29天。根據學生發現的信息,教師要優化課堂教學環節,針對性引導他們,以小組為單位,試著總結其中所蘊含的規律,大膽說出心中的疑問,積極思考,試著借助小組力量來解答這些問題,使其在良好的實踐平臺中獲取新的知識,逐漸對數學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還能在無形中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逐漸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二、 引導學生質疑,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
從某種角度來說,質疑是開發小學生智力,幫助他們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更是提高小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以“分數的認識”為例,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促使班級學生對“分數”這一概念有正確的認識,多角度引導他們學習1/2這一分數。隨后,教師要根據班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生活經驗,巧設問題情境,比如,在學習分數“1/2”之后,你們能創造出不同的分數嗎?提出這一問題后,教師可以將課前準備好的長方形與圓形紙張發給學生,引導他們積極思考,充分挖掘自身潛力,創造新的分數。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前后桌學生為單位,和小組其他成員分享自己的成果,發現他們創造的分數各不相同,比如,1/3、1/4、1/8。教師可以根據自己觀察的情況,巧妙引導班級學生質疑,有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我創造的‘1/4和小組這位同學的‘1/4形狀不同”,隨后,還有學生說自己是怎樣利用長方形、圓形紙張創造出“1/4”的,將長方形紙張兩次對折后便出現一個小長方形,正好是“1/4”,將圓形紙張兩次對折后便出現一個像三角形的圖形,正好是“1/4”。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進一步引導他們發問,“這個像三角形的圖形和我們日常生活中什么物體形狀相同?”提出該問題的同時,可以做出扇子的手勢,有同學說道,“像扇子”。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回答,說道“這邊是扇形”,并引導他們思考如何正確解釋自己創造的分數,即“將長方形平均分成四等分之后,其中一份便是其1/4。”隨后,教師還可以讓班級學生以剛才組建的小組為單位,進一步探討、交流,試著如何解釋“1/3、1/8”等,使其在不斷質疑過程中掌握新的知識點,并強化自身團隊合作意識。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意識到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重要性,要與時俱進,樹立生本教育理念,充分展現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圍繞數學課程知識難易點,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優化課堂教學方法,構建多樣化的實踐平臺,多層次引導學生質疑,引導他們走出教室、走進生活,在理論與實踐相融合中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更好地學習數學課程知識以及技能。以此,逐漸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促進他們全面發展,為進入更高階段的學習提供有力的保障,進一步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馬志祥.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J].教育科研論壇,2010,(11):8-9.
[2]郁銀芳.傾聽獨立應用合作——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習慣的探索與實踐[J].學周刊,2015,(07):47.
[3]朱靜娟.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初探[J].基礎教育研究,2015,(12):19-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