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小艷??
摘要:物理和數學作為初中階段息息相關的兩門學科,與學生的學習生涯有直接的關系。為了提高初中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本文對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進行了創新,引入數學知識使得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利用數學知識加深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提高對于物理問題的解決能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數學知識;綜合
一、 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物理與數學之間的關系
物理教師應當在引導學生入門的時候就讓學生認識到物理知識與數學學科之間緊密的聯系,讓學生正確認識到數理結合的思想,讓學生擁有綜合的學習觀念,科學地利用自身擁有的知識結構解決新知識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為此,初中的物理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對當前初中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進行研究,了解學生當前的知識結構水平,翻閱初中生的數學教材,在講解物理知識的時候適當借鑒數學教材的內容,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時候充分調動自身的知識結構,減少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理解的難度,同時降低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難度,實現一舉兩得的作用。物理教師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可以與數學教師多溝通交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理解能力,結合數學教師的建議在物理課堂上創設多樣化的學習情境,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利用數學知識進行問題的解決。
例如:在講解密度的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理解密度這一概念的由來,通過數學計算驗證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到密度計算公式的由來,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不用死記硬背物理公式,而是通過驗證理解的方式了解物理公式的由來以及應用。
不僅如此,借助數學方式讓學生在理解物體形變的時候具有一定的邏輯思考能力,思考如果通過數學的邏輯推斷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物理學習思路,并向學生強調數學能力的提高有效鍛煉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對于正確推斷最終的物理結果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 在基礎物理知識教學的過程中穿插數學基礎知識
人類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會有同化和調節兩種方式,就像吸收就營養物質一樣,通過刺激或者環境的改變才能增強人為的消化功能,在學習物理知識的時候也是一樣。通過課堂環境的改善以及教學方式的創新,讓學生對于物理知識有更多自主探究的方式,也就是說,物理教師在課堂講解的時候引用數學知識,通過新舊知識的相互作用,改變學生在傳統物理課堂上形成的既有認知結構,改變學生物理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從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知識結構上探究物理問題的解決,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物理問題解決能力。
例如:在學習物理基礎知識的時候,單位換算的方法看似簡單,但是學生在計算的時候常常會出現失誤,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物理單位以及換算規則,從而更深層次地理解物理公式,在學習課堂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用階梯式的方法讓學生了解單位換算之間的規則,如圖所示:
讓學生記憶每一個臺階都是10遞進,從千米到米是三級臺階,以此類推如下圖所示:
km1000m10dm10cm10mm1000μm1000nm
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單位換算規則。
為此,物理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提醒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規則了解記憶物理知識,使得學生充分地利用數學這一門工具學科,有針對性地利用自己的知識結構,鼓勵學生多花時間研究數學知識與物理知識之間的關系,在課堂上以身作則,多向學生指導和示范數學知識的利用。
三、 在物理教學中注意建立與數學知識之間的鏈接
在物理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就如何利用數學學習方法,掌握數學與物理問題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在面對物理知識學習困難的時候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以平靜的心態尋找物理問題解決的方式,教師可以在講解物理概念的時候使用數學語言簡明地表達,向學生清晰地傳遞物理概念以及物理規律,借助數學符號、圖示以及關系表達能夠讓學生的理解更加直觀、準確,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和記憶的深度。
例如:在學習歐姆定律的時候,學生對于I=U/R的公式理解比較困難,學生對于歐姆定律的文字描述存在一定的困難,在課堂上鼓勵學生親自動手探究,從實驗數據的分析之中理解歐姆定律講述的內容,同時也借助課堂實驗讓學生對于電壓、電流以及電阻的概念有更直觀的基礎以及了解。實驗的課堂方式能夠增進課堂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小組內部討論,讓學生對于歐姆定律的理論的理解更加的有深度,借助數學方法對實驗數據進行驗證,讓學生真正地認識到數學表達式與物理意義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地增強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識。
四、 總結
在初中學習階段,物理學科的學習是夯實基礎知識的階段,為了讓初中生在此階段打好基礎,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初中的物理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讓學生從更多的角度學習物理知識,出于數理不分家的原則,在課堂教育的時候充分地結合數學知識,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時候鍛煉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借助思維判斷能力強化理解物理知識,使得學生能夠借此機會完善知識結構,鍛煉提高自身的綜合學習能力,讓學生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發現理學知識學習的樂趣,為日后物理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何艷陽,高日冉.初中物理和數學知識不銜接的應對策略[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5,33(2):58-59.
[2]樊家興.談數學知識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01,17(S2):77,80.
[3]楊小蘋.數學知識應該是初中物理教學中最后所教的知識[J].科學教育,2010,(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