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建表??
摘 要: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網絡逐漸走入千家萬戶。小學生也對網絡非常熟悉了,他們的生活已經與網絡分不開了,網絡以其獨特的魅力對小學生產生著很大的吸引力。網絡是一個精華與糟粕共存的環境,在這一環境中,我們的德育教育應該如何進行?德育教師和德育工作者應該如何面對網絡環境帶來的挑戰呢?
關鍵詞:小學;德育工作;網絡環境
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網絡逐漸走入了千家萬戶,小學生也對網絡非常熟悉了,他們的生活已經與網絡分不開了,網絡以其獨特的魅力對小學生產生著很大的吸引力。網絡是一個精華與糟粕共存的環境,在這一環境中,我們的德育教育應該如何進行?德育教師和德育工作者應該如何面對網絡環境帶來的挑戰呢?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 對網絡環境的特點進行分析
(一) 網絡具有開放性和隱蔽性
網絡猶如一個信息的海洋,從中學生能夠找到任何自己所需要的材料、信息,無論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也不受年齡的限制。在網絡上,學生可以隨心所欲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只要不涉及一些違法的內容,就不會受到任何的約束,也不用擔心自己所說的話會帶來什么不好的后果,更不會受到任何懲戒。網絡交流不分男女老幼,人和人之間都是自由、平等的。
(二) 網絡是一個多元化的空間
在網絡上,各種各樣的價值觀與道德觀會聚集在一起,產生強烈的沖擊,對小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養成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時,由于上述的網絡特性,有些不良信息會無法避免地出現在學生面前,長期受其感染,小學生的道德意識就會逐漸弱化,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就會逐步降低,有時候甚至會產生一些違反社會常規的惡性事件。
由此可以看出,德育工作者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我們切不可對此掉以輕心,而是要做好小學生的網絡監管工作,將學校的網絡建設工作逐步加強,使網絡更好地為小學生獲取新知識服務。
二、 網絡具有兩面性,德育工作者要積極對待
(一) 網絡具有積極性因素
近年來,網絡的發展非常迅速,這就使得小學生有了一個全新的知識獲取途徑,他們的學習不再受書本的限制,網絡上有著海量的圖文并茂的信息,也有各種各樣的學習資料,每天都會有一些新的知識涌現,并且,新知識的傳播速度是非常迅速的,往往令人應接不暇。在網絡的幫助下,學生可以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網站進行訪問,拓寬他們的求知途徑,使小學生得到了更為多樣的網絡學習。
網絡空間能夠為學生創造與同齡人溝通交流的機會,無論是上網聊天還是通過BBS等形式,學生都能交到很多的朋友,參與到話題的討論中來,針對某些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與見解,同時了解和接受他人的觀點,不斷增強自身的各項能力,促進學生自身潛能的開發。網絡環境是非常寬松的,學生那些不想和老師、家長講的話都可以在網絡中宣泄,同時,學生可以利用網絡進行心理健康測試與咨詢,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性格與較高的素質。
(二) 網絡具有負面影響
在為小學生帶來很多便利的同時,網絡也會帶來很多不良的影響。當前,很多學生都沉溺在網絡游戲中,街頭的網吧繁雜多樣,他們在放學或周末會將大量的時間消耗到網吧上。有人曾經針對網吧上網人群做了一次數據調查,發現有30%的人是在聊天,60%的人是在玩游戲或是瀏覽一些不健康的網站,利用網絡做一些正當事的人則非常少,而青少年學生則是網吧里的“主力軍”。很多的學生都有“戀網”情結,他們沉溺在虛擬的世界之中,無論是身體的發育還是心理健康的培養,都面臨著巨大的危害。
此外,網絡上有很多新鮮、新奇的信息,對于好奇心極強的小學生來說,這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的,由此他們就會對網絡上癮,并逐漸地對網絡產生一種依賴性心理。在這種心理的影響下,學生想要一直處于虛擬世界中,對于現實社會,他們會從內心深處產生一種逃避心理,無論是對人對事,都會表現得非常冷漠,在社會交往中沒有自信心,也不具備基本的交往能力與技巧。長此以往,學生的心理就會產生錯位,他們的生理機能和神經系統也會遭到很大的破壞,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帶來阻礙。
三、 網絡環境下如何更好地開展德育教育
(一)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倫理
網絡世界是極為精彩的,同時網絡文化的傳播方式也具有多樣化與快捷的特點,對于判斷能力尚不充足的小學生來說是極為有趣的,他們很容易為之沉迷,甚至發展成為網癮。德育教師要多向學生進行一些上網會對心理發展產生障礙的教育,教會學生如何避免心理障礙,斷絕學生產生網癮的途徑。對于網絡中的一些垃圾理論,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甄別和判斷,明確自己的上網目的。此外,我們還要對學生加強網絡法紀教育以及思想道德教育,使學生能夠自己去抵制不良的網絡文化,形成科學的、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和道德觀,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高尚的情操。
(二) 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學習網站
當今網絡技術極為發達,它涵蓋了海量的內容,可以說是整合了天下的資源。對于這些豐富的資源,小學生在判斷與選擇方面有著一定的難度,他們多數是全盤接受,而且會盲目地相信網絡中的那些良莠不齊的信息。為了使網絡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教師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導向作用,為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適合他們使用的學習網站。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此類的網站,如雛鷹網、中青網等,這些網站內容健康,學習資源豐富,頁面安排方面也比較合理,多以學生喜歡的暖色調為主,很容易吸引學生的興趣,在課余時間瀏覽15~30分鐘,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是有很大益處的。曾經有一位家長告訴筆者:“這種學生網站特別好,有很多孩子喜歡的內容,他根本沒有空閑時間去瀏覽其他網站。”
(三) 開設校園網站
當前,很多學校都有自己的校園網站,校園網站不僅能夠幫助教師和學生工作和學習使用,同時還是學校面向社會的一個窗口。在我們的德育工作中,也可以將校園網站充分利用起來,作為我們的戰斗武器。首先,德育工作者要與網絡建設人員多多溝通,使校園網站能夠施行規范化管理,加強技術防護,過濾一些不良信息,并有效地監督學生的上網行為,對一些特色網站進行開發和維護,吸引學生的興趣。其次,利用校園網站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充分發揮網站的交互性特點,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們可以在網上論壇開設專門的主題,引導學生進行積極討論,也可以為學生開設一些德育專欄,將一些好人好事發布到校園網上。
總之,在網絡環境下,德育工作雖然面臨挑戰,同時也迎來了自身的機遇,我們要好好把握互聯網這一利器, 更好地為學生的德育建設工作服務,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與個人情操,促進學生全面、均衡地發展。